行為暗示:影響思考、感覺和行為的心理學工具

2024/03/1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行為暗示是一種強大的心理學工具,它可以影響我們的思考、感覺和行為。這種影響力可能微妙到我們甚至不自覺其存在,但其效果卻可能深遠。

行為暗示是一種無意識的心理反應,它是由外部環境中的提示觸發的。這些提示可以是語言、圖像、聲音或其他感官刺激。當我們接觸到這些提示時,我們的大腦會自動產生與之相關的思想、感覺或行為


常見理論

  • 認知失調理論 (CDT)

認知失調理論(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CDT)是由費斯汀格(Leon Festinger)在1957年提出的。這種理論認為,當個體的兩種或多種認知之間存在不一致或衝突時,他們會感到不適,並嘗試以改變認知、添加新的認知或降低認知重要性等方式來減少這種不一致。

案例1:一個人可能會因為吸煙和健康觀念之間的認知失調而感到壓力。他們可能會試圖通過否認吸煙的健康風險或者認為自己可以隨時戒煙來減少這種認知失調,這可能會導致他們繼續吸煙。
案例2:一個人可能厭惡房貸壓力,但還是選擇貸款購房。他可能會透過合理化改變現有態度,例如說服自己「我計畫一年後結婚生子,現在必須買房」,或者透過確認偏誤增加新態度,例如「剛才聽房產專家説租不如買!」。


  • 自我知覺理論 (SPT)

自我知覺理論(Self-Perception Theory,SPT)由伯內(Daryl Bem)在1960年代提出,認為個體會根據自己的行為來推斷自己的態度和信念。換句話說,我們觀察自己的行為,然後從中推斷出我們的態度

案例1:如果一個人經常遲到,他可能會根據自己的行為來推斷自己就是一個總是遲到的人,這可能會導致他在未來更容易接受自己遲到的行為。
案例2:當我們說要少攝取熱量,朋友會說吃些高熱量的甜點也沒什麼大不了,畢竟不是餐餐吃。這種情況下,我們可能會透過自我知覺理論,觀察自己的行為(選擇吃甜點),並根據這個行為推斷出自己對甜點的態度(喜歡甜點)。


  • 社會學習理論 (SLT)

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的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SLT)認為,人們可以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態度和結果來學習。這種理論強調了模仿或模型學習的重要性。

案例1:青少年可能會從他們的朋友或者媒體中看到吸煙或者喝酒的行為,並且認為這些行為是酷的或者成熟的,這可能會導致他們模仿這些不良行為。
案例2:一個小孩看到他的朋友因為說真話而得到糖果獎勵,他可能會模仿這種行為,以期望也能得到糖果。這種情況下,小孩是透過觀察和模仿他人的行為來學習說真話。


  • 操作制約理論 (ORT)

操作制約理論(Operant Conditioning Theory,ORT)由B.F. 斯金納(B.F. Skinner)提出,認為行為是由其後果塑造的。換句話說,如果一種行為帶來了獎勵,那麼這種行為就更有可能再次發生

案例1:如果父母經常對孩子的壞行為給予過多的關注,而忽視他們的好行為,孩子可能會學會通過壞行為來獲得關注。
案例2:教導狗狗撿球,每次成功賞與食物,則狗狗學習的成效會很好。若狗狗表現得更好則加倍獎勵,則訓練狗狗的成效會非常好。反之,在這樣的情況下,當狗狗成功時不給予食物,反而嚴厲指責,則會使狗狗失望喪失學習動機。


結論

行為暗示是一種強大的心理學現象,它影響著我們的思考、感覺和行為。了解行為暗示的工作原理,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並使我們能夠更有效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然而,我們也需要警覺,避免被不良的行為暗示所操控。

6會員
37內容數
想發什麼就發的人,就如同我的名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