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吉諒 書法情懷 - 輯三書法人生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融合書中「書法三問」「師徒之道」「人生三境界」「書法的美麗與哀愁」等核心思想,探討書法與人生、師承、創作之間的深層關係。從問學、師承到人生觀,全面展現他對書法精神的深刻體悟。書中不僅談筆墨,更談人心;不僅論技巧,更論品格。侯先生以自身的修行經驗,提醒後學:學書之道,實為修身之道。

一、書法三問──問技、問心、問道

侯先生提出「書法三問」,可謂書學修行的根本:

問技,是如何下筆;

問心,是如何養氣;

問道,是如何立身。

學書者初求筆法,但終須返求諸己。筆法可學,心法須悟;若心不正、氣不清,筆下難有神韻。侯先生強調,書法是人格的外化,是內在修為的延伸。書法三問,實乃人生三省。

二、初學二問──學誰?學何?

在〈初學二問〉中,侯先生談到初學書法者最常迷惑的兩個問題:學誰的字?學什麼字?他提醒我們,臨摹古人固然重要,但最終須找到自我。

書法學習的過程,就像登山:初時須有路徑,方能入山;然登至山頂,卻要自尋方向。學書若止於模仿,終難成家。唯有「取法乎上」,再「融會貫通」,方能「自成一家」。

三、師徒之道──尊師重道的精神傳承

侯吉諒先生極重「師門關係」。他認為,師徒之誼,不僅是技藝的傳授,更是道德的傳承。

在〈道在師門〉與〈師門關係,非同一般〉中,他提到「教育普及,不再尊師」的現象,感嘆現代社會的功利心使學藝之道變得浮淺。書法的學習,講究「傳心」;若無敬師之心,則難得書道之真。

他提出「傳統師徒五個條件」:信、敬、勤、悟、恆——信任老師、敬重傳統、勤於學習、善於領悟、持之以恆。這五者相輔相成,是書法修行的根基。

侯先生所謂「終身追隨」,並非奴性依附,而是一種精神認同——在師者身上見道,並以此為自我成長的座標。

四、書法之祕與無用之用──從功利到自在

〈書法之祕〉與〈無用之用〉兩篇,揭示書法的真正價值。

「書法之祕」不在技巧,而在心法;「無用之用」,乃最高的用。

現代社會強調效率與功利,許多人學書為名利,而忽略了書法的靜性之美。侯先生指出,真正的書法,是「無用而大用」——它教人沉靜、教人專注、教人以筆養心。書法的價值,不在被看見,而在讓人「回到自己」。

五、足下近如何──書法中的問候

這一篇題為「書法中的問候」,極具人文情懷。侯先生說,書法雖無聲,但筆墨之中自有溫度。每一次書寫,都是一種心靈的問候、一種情感的寄託。

「足下近如何」是古人信札中的客氣問候,但在書法家筆下,卻是一種生活的詩意與關懷。書法,不只是藝術,更是人與人之間的精神連結。

六、人生三境界──從學書到悟道

侯先生借書論人生,提出三個層次:

初境界,學技也;

中境界,養心也;

高境界,悟道也。

學書之初,重在筆法技巧;中期,須養氣養心;至極處,則筆隨心動,心筆合一,達到「無筆之筆」的自由之境。

書法之道,正如人生的修行:由外而內、由技而道,最終歸於自然。

七、書法的美麗與哀愁──創作與孤獨

侯先生在〈書法的美麗與哀愁〉中,坦誠書法家的孤寂。書法的美,在於心靈的流動;書法的哀愁,則在於創作的孤獨。

創作之路,如春燕歸來,帶著希望,也承載風霜。〈創作的春燕〉象徵著書法家的初心與堅持——即使時代冷落,仍以筆為翼,尋找心靈的春天。

心得

「書法不是寫字,而是做人;不是技巧,而是修養。」

在他的筆下,書法不再只是藝術形式,而是一條通往人生智慧的修行之路。讀完此輯,深感書法之路漫長而美麗,唯有敬師、守道、持恆、悟心,方能在筆墨之間,寫出屬於自己的生命風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lycen的沙龍
48會員
208內容數
2017年 10 月習篆書 2024年 10 月習國畫及楷書以及隸書 2025年 3 月習智永行楷
Allyc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29
以「用筆如劍」為題,進一步闡釋書法中筆勢、心力與修為之間的深層關聯。全篇從筆法談至心法,從技巧走向哲理,讓人深刻體會到書法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一種修心之道。 一、用筆如劍——筆鋒之力與心氣之合 「用筆如劍」是一種比喻,也是一種境界。劍講求內勁與神氣合一,書法亦然。筆鋒運行之際,須有劍氣的果斷
2025/10/29
以「用筆如劍」為題,進一步闡釋書法中筆勢、心力與修為之間的深層關聯。全篇從筆法談至心法,從技巧走向哲理,讓人深刻體會到書法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一種修心之道。 一、用筆如劍——筆鋒之力與心氣之合 「用筆如劍」是一種比喻,也是一種境界。劍講求內勁與神氣合一,書法亦然。筆鋒運行之際,須有劍氣的果斷
2025/10/28
以「拳理、琴韻、畫境、茶香」四韻為軸,從不同文化意象切入,展現書法不僅是一門技藝,更是一種身心修養與生命體悟的結晶。每一韻都代表著書法之中「力、律、意、情」的層層遞進,構築出書法的精神宇宙。 一、拳理——書法的力道與節奏 書法之筆,如拳之勁。筆鋒運行之間,講究「起承轉合」的勁道與節奏,這與拳理中
2025/10/28
以「拳理、琴韻、畫境、茶香」四韻為軸,從不同文化意象切入,展現書法不僅是一門技藝,更是一種身心修養與生命體悟的結晶。每一韻都代表著書法之中「力、律、意、情」的層層遞進,構築出書法的精神宇宙。 一、拳理——書法的力道與節奏 書法之筆,如拳之勁。筆鋒運行之間,講究「起承轉合」的勁道與節奏,這與拳理中
2025/10/27
修書即修身:作者以「寫信」為例,說明書寫之道即為修身之道。書信的禮節、格式與誠意,是人格教養的延伸。  >「筆下見人品,文字是修養的映照。」 師徒之道:真正的學習關係超越「師生」,在於「入道」與「承傳」。  >「師徒之間的交流,是心法與生命觀的傳遞。」 道家思想的影響:道家重視自然與靜
2025/10/27
修書即修身:作者以「寫信」為例,說明書寫之道即為修身之道。書信的禮節、格式與誠意,是人格教養的延伸。  >「筆下見人品,文字是修養的映照。」 師徒之道:真正的學習關係超越「師生」,在於「入道」與「承傳」。  >「師徒之間的交流,是心法與生命觀的傳遞。」 道家思想的影響:道家重視自然與靜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在摹寫詩詞閒賦時,如能更了解這篇作品的背景、內容和表達的情感,選擇適當的字體,相信更能體會到其中的文化蘊涵。 最後,書法是表達情感的書寫,就像現今社會,如果收到一封手寫的書信、賀卡,遠比印刷的字感受到其中的情義。 動手來寫書法看看吧!
Thumbnail
在摹寫詩詞閒賦時,如能更了解這篇作品的背景、內容和表達的情感,選擇適當的字體,相信更能體會到其中的文化蘊涵。 最後,書法是表達情感的書寫,就像現今社會,如果收到一封手寫的書信、賀卡,遠比印刷的字感受到其中的情義。 動手來寫書法看看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寫作對於個人成長和生活改善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師北宸寫作法和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以及萬能寫作法的核心三元素。通過讓寫作成為利器,作者提倡讓寫作成為過好生活的最佳利器。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寫作對於個人成長和生活改善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師北宸寫作法和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以及萬能寫作法的核心三元素。通過讓寫作成為利器,作者提倡讓寫作成為過好生活的最佳利器。
Thumbnail
形態學心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YfpFO74l70
Thumbnail
形態學心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YfpFO74l70
Thumbnail
有些書其實不適合「重點摘錄」。很多大師的教導,就算是散文式的書寫,其實有「進程」,他知道一般人常有的認知痛點,先處理下針,Guru級的,甚至會在實體書中佈下療癒能量,雖然他一句話都沒說,也可能他不是有意去這樣做,卻幫助了人。 但現在人很忙,普遍喜歡重點式的瀏覽,網上文章隨便掃過,這樣會很可惜。
Thumbnail
有些書其實不適合「重點摘錄」。很多大師的教導,就算是散文式的書寫,其實有「進程」,他知道一般人常有的認知痛點,先處理下針,Guru級的,甚至會在實體書中佈下療癒能量,雖然他一句話都沒說,也可能他不是有意去這樣做,卻幫助了人。 但現在人很忙,普遍喜歡重點式的瀏覽,網上文章隨便掃過,這樣會很可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