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系列(5):掌握AI + 6G無線行動通訊網路 —— 超高速、零延遲、智慧城市全攻略 🌐》
36/100 📌 第 4 周:無線接取網 RAN - 基地台+無線鏈路,連接用戶與核心網。
36. Massive MIMO 📡
數百根天線齊上陣,容量翻倍提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單元導讀
在 4G 時代,我們已經用過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輸入多輸出) 技術,利用多根天線同時發射/接收訊號,提升頻譜效率。
但進入 5G,需求更高:更大的頻寬、更低的延遲、更廣的連接數。
於是,Massive MIMO(大規模多天線) 應運而生。
它的核心就是:
👉 把天線數量從幾根,提升到數十根、甚至上百根,讓基站同時服務更多用戶,並且能用「波束賦形(Beamforming)」精準傳輸。
換句話說,Massive MIMO 就像從「單兵作戰」升級成「大軍陣列」,讓網路容量直接翻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Massive MIMO 的核心概念
1️⃣ 多天線擴展
• 傳統 MIMO:2×2、4×4、8×8。
• Massive MIMO:64×64、128×128,甚至上百天線。
2️⃣ 波束賦形(Beamforming)
• 讓訊號不再四散,而是形成「定向光束」,專門對準使用者。
• 好處:訊號強、干擾低、效率高。
3️⃣ 多用戶 MIMO(MU-MIMO)
• 允許基站同時服務多個用戶,各用戶都獲得專屬的空間通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Massive MIMO 的優勢
• 容量翻倍:同樣的頻譜能容納更多用戶。
• 頻譜效率提升:bps/Hz 大幅提高。
• 覆蓋更廣:波束定向,訊號更集中,改善邊緣用戶體驗。
• 抗干擾能力強:定向傳輸減少跨小區干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ASCII 示意圖
Massive MIMO 基站
📡📡📡📡📡📡📡📡 (數十~上百天線)
|
┌───────┴────────┐
v v
👤 User A 👤 User B
<──專屬波束──> <──專屬波束──>
這張示意圖展示的是 5G Massive MIMO(多輸入多輸出)基站的運作原理。在此架構中,基地台配備數十到上百根天線,可同時向多位用戶(如 User A、User B)發射各自專屬的「波束(Beam)」訊號。透過波束成形(Beamforming) 技術,基地台能精準地將能量集中在特定方向,減少干擾並提升訊號強度,使每位用戶都能獲得獨立、高速、穩定的無線連線。簡言之,Massive MIMO 讓 5G 基地台能同時服務多用戶、提升頻譜效率與容量,是 5G 高速與大連線能力的核心關鍵技術。
👉 說明:每個用戶都獲得專屬「定向光束」,互不干擾,容量倍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模擬題
1.專業題
請說明 Massive MIMO 與傳統 MIMO 在天線數量與波束控制上的差異。
傳統 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系統一般使用 2×2、4×4 或 8×8 天線組合,
主要依靠空間多工技術(Spatial Multiplexing)與波束成形(Beamforming)來提升頻譜效率。
而 Massive MIMO(大規模多輸入多輸出) 則是將天線數量擴展到數十甚至上百根(例如 64T64R、128T128R),
藉由精細的波束控制在空間上同時服務多個使用者。
它的關鍵差異在於:
• 天線規模:由小型矩陣變成「巨量陣列」,能精準塑造窄波束(Narrow Beam)。
• 波束控制精度:可動態追蹤使用者位置,形成「空間分割(Spatial Division)」的多使用者傳輸。
• 干擾抑制能力:由於波束極窄,干擾顯著減少,整體容量與能效提升數倍。
簡言之,Massive MIMO 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使天線不僅多、更聰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應用題
假設要在大車站這種高人流區部署 5G,為什麼必須使用 Massive MIMO?
大車站是人流密集、裝置密集、流量爆發的「超高密度場域(Hotspot Environment)」。
在這種環境下,若仍採用傳統 MIMO,基地台容易出現:
• 頻譜共享造成干擾嚴重、
• 多用戶同時上傳/下載導致壅塞、
• 網速不穩、延遲增加。
而 Massive MIMO 透過**多用戶波束成形(MU-Beamforming)**可同時向不同方向發送獨立訊號,
讓每位使用者彷彿擁有「專屬通道」。
其優點包括:
• 大幅提升容量(Capacity)與使用者吞吐量;
• 減少干擾、穩定連線品質;
• 提升頻譜利用率,支撐 5G eMBB(增強型行動寬頻)需求。
因此,在像大車站這樣的場域中,Massive MIMO 是確保5G體驗的必要技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情境題
如果 Massive MIMO 的波束在高速移動用戶(如高鐵上)容易失準,你會如何改善?(提示:結合波束追蹤與 AI 演算法)
高速移動下,使用者位置與角度變化極快,導致波束方向(Beam Direction)無法即時追隨,造成訊號衰減或斷線。
為改善此問題,可採以下策略:
1️⃣ 動態波束追蹤(Beam Tracking):
透過即時量測 UE 的 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與角度變化,
eNodeB/gNodeB 動態調整波束方向,使其「鎖定」目標用戶。
2️⃣ AI/ML 預測模型(AI-based Prediction):
利用歷史移動軌跡、速度、方向等特徵,
建立機器學習模型(如 RNN、LSTM),預測下一時刻 UE 位置,
提前調整波束角度,降低延遲與失配。
3️⃣ 混合波束成形(Hybrid Beamforming):
結合類比與數位波束技術,讓系統可同時覆蓋廣區域與精準追蹤重點目標,
避免因單一窄波束追蹤失準造成瞬斷。
✅ 總結:
在高速移動環境下,「AI 輔助的波束預測與即時追蹤」
是解決 Massive MIMO 波束失準的最佳策略,
能讓用戶即使以 300 公里時速移動,仍保持穩定 5G 連線品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小結與啟示
• Massive MIMO = 5G 的核心技術,靠「天線數量大幅提升 + 波束賦形」。
• 優點:容量提升、覆蓋更廣、效率更高。
• 是 5G 在 高頻段(如毫米波) 能真正落地的關鍵。
• 也為 6G 的 超大規模天線陣列(Ultra-Massive MIMO) 奠定基礎。
👉 一句話總結:Massive MIMO 讓 5G 基站變成「百人合唱團」,訊號更集中、更高效,讓高速上網成為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