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 奇摩新聞的一篇報導,標題為「【AR了解食物碳排放】牛放屁威力大!餐桌上的食物和全球升溫有何關係?」。文章重點如下:
1. 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
- 氣候變化指的是人類活動造成大氣組成改變,導致全球氣候異常。
- 過去一世紀,燃燒化石燃料、砍伐林地、農業與工業發展增加溫室氣體濃度。
- 過量溫室氣體造成「全球暖化」。
2. 農業與畜牧業對溫室氣體的貢獻
- 農業和畜牧業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約 25%。
- 紅肉(牛、羊)蛋白質排放的溫室氣體比豆類高 250 倍。
- 牛隻與羔羊排放大量甲烷,甲烷升溫潛能值是二氧化碳的 80 倍。
- 全球約 15 億頭牛,牛每天排放 160–320 公升甲烷。
3. 牛隻的全球影響
- 畜牧產業占全球溫室氣體 14%,其中三分之二來自牛。
- 如果把全球牛隻視為一個單位,它們是全球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者(僅次於中國和美國)。
- 因此減少紅肉攝取、改吃素肉可降低碳足跡。
4. 巧克力與全球暖化
- 生產巧克力需要大量水資源(約 1000 升水製作一塊巧克力)。
- 可可樹種植砍伐森林,特別是在科特迪瓦,50 年內 80% 樹林消失。
- 牛奶巧克力中乳牛也產生溫室氣體。
5. 畜牧業對資源的壓力
- 畜牧業使用 30% 的土地和 16% 的淡水。
- 全球三分之一糧食產量用於餵養牲畜。
- 飼養牲畜需要砍伐森林,形成惡性循環。
6. 全球暖化對糧食與生態的影響
- 高溫與水位上升將影響稻米、小麥、大麥產量。
- 2100 年東南亞稻米產量可能下降 50%。
- 海洋生物(青口、蜆、寄居蟹、海參)、咖啡、葡萄、蜂蜜等產業將首當其衝。
- 蜜蜂授粉受影響,威脅全球四分之三糧食供應。
簡單總結:牛隻放屁排出的甲烷、紅肉、畜牧業和某些農產品(如巧克力)都是全球暖化的重要因素。減少紅肉消費、選擇素食或替代品、保護森林和蜜蜂,是減緩氣候變化的有效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