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圖上看到台南南區有一條大圳,一路水平沿著中華西路流過市區到四鯤鯓,剛好那天也打算去四鯤鯓紅樹林一探觀光船、訪龍崗國小,卻不巧看見這校門。
校門四柱,可這四柱不單純,中間兩大柱若是花朵捧著花蕊,也像是一對手捧著火炬,兩邊小柱雖然迷你一些,但是造型立意幾乎一致。

線條簡單,卻有著令人想像寓意的校門,不論它代表什麼,這內縮抱牆四柱三進的大門,的確吸引我目光良久。其實引我停車的焦點還有入門後那尊孔子塑像,甚高,資料顯示落成於1985年,同年11月校慶時又落成了國父銅像。
校區是南區最大的3.5公頃多,娃口和班級數也是南區最大的33班8百多人,相對我原本要造訪的龍崗小,娃口只有十分之一,就隔著1公里呢,天壤之別啊。
校前那個吸引我的大排水溝,原本以為是古運河,一路漣漪到四鯤鯓的鯤鯓湖,問了附近人家,也沒人知道河道的芳名,後來查訪東區的竹溪整治資料,看到這條已經涵管化沒入街道下的河流竟然是日新溪上游,才得知芳名。
這讓我想到神隱少女的那條白龍,在都市化的過程中,許多的小河都會在人與大地搶河道為馬路的過程中,不只從地圖中消失,更是從人們的記憶中殞命,難怪一路問河畔商家,竟然無一人知道眼前的河道芳名,莫怪,白龍憔悴。
台南許多地方都有「永華」二字,像是永華宮、永華里、永華路、永華村,毫無懸念,就是為紀念明鄭期的輔佐官陳永華而命名,想來這國小也因此而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