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很榮幸來到台中的瑞穗國小,與老師們一起進行一場關於「自殺防治」的研習。這是教育部每年都規定要辦理的重要課程。感謝擺渡拾光諮商所所長的轉介,讓我有機會在不同校園分享。

這次研習與輔導主任討論後,選擇的切入點是「創傷知情」。「創傷知情」並不是一套治療的步驟或技巧,而是一種看待孩子行為的眼光。
學習創傷知情,能幫助我們少一點「孩子有什麼問題?」的指責,多一點「孩子遭遇了什麼?他正如何回應環境?」的理解。在分享中,我和老師們一起討論:
- 如何用創傷知情的視角理解孩子的行為
- 透過活動與對話的技巧,幫助孩子調節情緒
- 也幫助系統中的大人(家長或行政人員)一同調節情緒
因為當我們的神經系統偵測到身邊是安全的、可以放鬆的,就像是我們在過馬路時,看到前方是「綠燈」,我們可以放心通行,而不需要保持停止或警戒的狀態。
當我們處在「綠燈」的狀態時,感到安全與平靜,才能夠思考、學習與溝通。而這樣的「安全感」是教育與系統合作的基礎。

《創傷知情的眼光:校園危機處遇與系統合作》講座大綱
研習結束後,主任告訴我,今天的分享讓大家能用一種比較輕鬆的方式理解這個議題。過去的研習常是帶來許多的沉重案例,不免讓老師們感到壓力與無助。而我也常提醒自己,設計成輕鬆的課程,不是要減少議題的重要性,而是希望能幫助老師們更好地吸收,而不是被沉重的無力感掩蓋過去。
另一位接待老師則笑著說,以往有些研習時,她常常會忍不住看手錶想「什麼時候才結束」。但這次將近兩個小時的分享,時間過得好快,她說:「我覺得你好厲害哦~講得好順,不知不覺時間就過去了。」
這些回饋讓我很感謝也很感動。其實我並不是最會演講的人,也不是對這議題最專長的人,不過因為議題本身相當沉重,我試著摸索出「輕鬆卻不失深度」的方式。因為只有在放鬆、平靜的綠燈狀態下,腦袋才能思考、理解與學習,甚至彼此合作。
願我們都能在教育現場,用創傷知情的眼光,既守護孩子,也好好照顧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