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商業周刊》文章〈退休還能年領200萬的秘密:百萬富翁最推的10個被動收入來源〉主要是整理美國財經作家 Sam Dogen(薩姆.多根) 的實戰經驗,說明「被動收入」其實不是神話,而是需要先投入心力、再享受長期回報的策略性結果。以下是重點整理與分析:
🧩 核心觀念
- 被動收入不是完全不用工作,而是「前期主動投入 → 後期自動回報」的系統。
- 目標是讓資產替你工作,換回「時間自由與選擇權」。
- 每一種收入模式都有其「投入時間 × 資金 × 風險 × 流動性」的取捨。
💰 Sam Dogen 最推的 10 種被動收入來源
類別說明適合對象特色與重點
1. 配息型股票投資能穩定發股息的公司或ETF(如台灣50、VOO、SPY)。
長期投資者
資本需求高,穩健、穩定現金流。
2. 國債與公司債
投資利率4~5%的公債或優質債券。
保守型、追求穩定者
風險低但報酬有限,須留意利率與匯率變動。
3. 出租不動產
購屋出租收租金,兼具增值潛力。
實體資產派
可長期收租,但需管理租客、維修。
4. 不動產平台/共享出資
透過平台小額分散投資房地產。
不想當房東者
報酬7~12%,但流動性與法規風險需留意。
5. 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
股票化的不動產商品,收益來源為租金。
想兼顧流動性者
投資門檻低,但景氣敏感、波動大。
6. 定存/高收益儲蓄帳戶
利率約2~4%,保本保息。
保守型/短期儲蓄者
適合緊急備用金或短期資金停泊。
7. 數位內容產品
電子書、線上課程、模板、App 等。
具專業技能、創作者
前期投入大,後期可長期販售。
8. 硬資金借貸(Hard-money lending)
個人或企業放貸,利率高達7%以上。
有資金且懂風險管理者
高報酬但信用風險大。
9. 權利金/版稅收入
出版書籍、軟體授權、攝影設計授權。
創作型人才
一次創作,多次收益。
10. 延遲型被動收入(成長型投資)
投資成長型公司,等待未來增值。
有長期耐心的投資人
沒有短期現金流,但潛在報酬高。
🧠 Sam Dogen 的啟示
「許多被動收入,一開始根本不被動。
但如果你願意先投入,未來能買回自己的時間。」
- 他在34歲辭去投資銀行工作時,已靠被動收入年收8萬美元。
- 財富自由後,他的生活更有彈性:陪伴家人、旅行、創業。
- 關鍵不是賺快錢,而是打造可持續現金流的系統。
🧭 實用建議:從哪開始?
- 從最簡單的投資入手:定期定額ETF或REITs。
- 建立知識資產:撰寫內容、開線上課程、出版電子書。
- 多管道分散風險:配置在股票、債券、房產、數位資產間。
- 設定明確目標:先達成第一個「月入1萬元」的被動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