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本經典小說都是失去雙親,孤苦無依的主角,如何自力更生的成長故事,《孤女努力記》的主角佩玲,憑著自己的努力,翻轉命運,並協助改善工廠的工作環境。
對比《孤女努力記》,《孤雛淚》明顯沉重許多,揭露了底層社會的生活樣態,看似風光的工業革命,底下的社會是多麼黑暗不公,從文學作品裡,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面相。也許在極端的生活環境下,有些人為了生存,扭曲了人性,不重視兒童的生存權利,把兒童當成廉價勞工或犯罪的工具。環境影響人還是人改變環境?
《寄生上流》有句有名的台詞 : 「有錢的話,我也會很善良。」這句話強調的是,環境改變了人性。而我認為,雖然環境影響重大,人仍然可以有選擇,像是《孤雛淚》書中的悲劇人物南西,雖身處黑暗中,卻沒有泯滅自己的良心,仍用心中的那一道光,照亮主角奧利佛的生命,最後成為幫助奧利佛脫困的關鍵人物。
在那個生存權飽受威脅的年代,許多孩子在無止盡的深淵裡,期待有人伸出援手,而那些沒來得及逃出的孩子,只能任憑生命在命運之河裡載浮載沉,或淪為惡匪同黨苟且偷生。作者查爾斯·狄更斯有過相似的童年時光,曾因家中經濟問題,被迫到條件惡劣的環境下當童工,《孤雛淚》像是說出他童年的陰影與社會觀察,也是替弱勢團體發聲。
文學讓我們得以窺見昔日的困境,也提醒著我們:「原來今日的平凡日常,是多麼難得的幸福。」親子共讀的時候,邀請你一起抱抱孩子,珍惜我們擁有的權利,因為這些權利,是當時後的人花很多心力甚至犧牲生命,才換得來的,感謝前人種樹,得以讓後人乘涼。
🌻 康栗米讀書🌻
臉書粉專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Click.Mi.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