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與血跡反應:從輸血到法醫鑑定的祕密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UP D|🩸法醫血清學

(請善用目錄)

📊summary:為什麼血能說話?

血液是人體最具辨識力的生物證據之一。

它同時包含了:

  • 化學證據(血紅素反應、抗原抗體反應)
  • 生物證據(白血球 DNA)

因此,法醫能從血液中回答三個層次的問題:

這是不是血? → 化學檢測(血紅素反應)

是誰的血? → 血型與 DNA 鑑定

血怎麼灑的? → 血跡型態分析(Bloodstain Pattern Analysis)



1️⃣ 血型與免疫反應:紅血球上的祕密標籤

🔬什麼是抗原與抗體?

  • 抗原(Antigen):紅血球表面的「身分證標誌」
  • 抗體(Antibody):血漿中的「警衛」,會攻擊外來血型的抗原
  • 當不相容的血型相遇 → 凝集反應(Agglutination) → 紅血球破裂、血管堵塞

🧬ABO 與 Rh 系統簡表

raw-image

💬小提醒

O 型紅血球雖無抗原,但血漿仍含抗體,若大量輸血仍可能造成溶血反應

臨床上「萬能捐血者」僅指紅血球懸液(去血漿後)。

🌍血型分佈:台灣 vs 美國

raw-image


2️⃣ 從現場到實驗室:法醫怎麼檢驗血?

🧭 法醫血液鑑定流程

初步觀察 → 疑似血跡?

推定試驗 → 是否含血紅素反應

隱性顯現 → 使用魯米諾找被清洗血跡

確證試驗 → 確定「這是血」

後續分析 → 判定人血、血型、DNA


📘血液檢測方法總覽表

raw-image


3️⃣ 血紅素的化學祕密:為什麼血能「發光」?

血紅素(Hemoglobin)不只是讓血液呈現紅色的關鍵物質,它同時也擁有一項「化學偵查能力」 ——能催化化學反應、讓血液發光!

這種特性稱為「過氧化酶樣活性(Peroxidase-like Activity)」, 意思是血紅素的結構中含有「鐵離子(Fe²⁺)」,能像酵素一樣幫助過氧化氫(H₂O₂)分解。

🔬 反應過程

  1. 現場噴上魯米諾(Luminol)試劑後,裡面含有魯米諾、過氧化氫與鹼性物質。
  2. 若現場有血,即使肉眼看不見,血紅素中的鐵離子也會催化反應。
  3. 過氧化氫被分解時釋出氧氣與能量,讓魯米諾分子被激發。
  4. 當魯米諾分子從激發態回到穩定狀態時,就會釋出藍色微光。
魯米諾(Luminol)反應

魯米諾(Luminol)反應


💡 用生活例子來想像

就像雙氧水倒在傷口上會「起泡」,那是血紅素在分解過氧化氫。

在魯米諾反應中,這個反應多了一步——釋光

  • 光不是「血自己發的」,而是化學反應釋出的能量。
  • 即使血跡被清洗、稀釋到肉眼看不見,血紅素殘留仍可讓魯米諾「亮出真相」。

⚠️ 注意

  • 魯米諾反應對「鐵」和「過氧化物酶」都敏感,因此有時也可能對漂白水、銹鐵、某些植物產生假陽性反應
  • 發光時間很短(約 30 秒至數分鐘),需關燈觀察。
  • 此反應雖靈敏,但會破壞 DNA,所以通常僅作為搜尋血跡位置的初步手段


4️⃣ 比較 —血液 vs DNA:誰能說出更多真相?

raw-image


💡補充:
‧ DNA 僅存在於有細胞核的細胞中,因此血液中能取得 DNA 的來源為:

✅ 白血球(有核)
❌ 紅血球(無核,無 DNA)
⚠️ 血小板(無核,但含部分細胞質 RNA,不具 DNA)


🎯 案例 —被擦掉的血跡,說出了真相」

情境設定

警方在一間租屋套房內發現失蹤多日的女子遺體。

現場地板與牆面被明顯擦拭,表面無肉眼可見血跡,但浴室地磚縫中仍殘留微量深褐色痕點。

房客(男子)聲稱:「她是在洗澡滑倒撞到頭,我嚇到才擦地的。」

推估步驟

初步檢測

法醫以 Kastle–Meyer 試驗 滴加酚酞試劑與過氧化氫,地磚縫出現粉紅色反應 → 推定含血紅素

隱性顯現

關燈後噴灑 魯米諾試劑,浴室牆面與門縫出現大片藍色冷光,顯示曾被大量血液濺染。

研判現場曾清洗過,但血紅素仍留存於縫隙。

確證試驗與種屬鑑定

Takayama 試驗 顯微鏡觀察出現粉紅晶體,確認為血液反應陽性

隨後以Precipitin 種屬鑑定證實為人血

血型鑑定

利用抗 A/B/D 血清測試,反應顯示為 B⁺ 型血

死者為 B⁺,而房客為 O⁺。 → 血型吻合死者。

DNA 比對

從血樣白血球中提取 DNA,比對死者牙刷樣本後,STR 序列完全一致

→ 確定現場血跡屬死者所有。

血跡型態分析

魯米諾顯示血跡分布高度約 80–100 公分,帶放射狀噴濺,非「跌倒撞擊」可形成。

→ 研判死者遭鈍擊頭部致死,事後被清理現場。

補充連結_

Bloodstain Pattern Analysis, BPA_血跡形態分析(1/2)

Bloodstain Pattern Analysis, BPA_血跡形態分析(2/2)


👉 此案例顯示:

即使血跡被擦拭殆盡,

血紅素的化學活性仍能讓魯米諾「發光」,揭露隱藏的暴力痕跡。

同時,從血型(群體特徵)到 DNA(個體特徵)的層層分析,

法醫能從「這是不是血」一路追查到「這是誰的血」——

讓看似乾淨的現場,再次開口說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aylor的沙龍
2會員
34內容數
「犯罪現場資料庫」+「推理小說」
Taylor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1/14
UP Investigation report - D|🩸法醫血清學 (請善用目錄) 📊summary 重點整理表 1️⃣ 血液在身體裡扮演什麼角色? —血液是循環於人體內的液體,由心臟的搏動壓力推動,流經: 動脈(Arteries):將血液送離心臟(記法:A=Away) 微血管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2025/11/14
UP Investigation report - D|🩸法醫血清學 (請善用目錄) 📊summary 重點整理表 1️⃣ 血液在身體裡扮演什麼角色? —血液是循環於人體內的液體,由心臟的搏動壓力推動,流經: 動脈(Arteries):將血液送離心臟(記法:A=Away) 微血管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2025/11/07
UP Investigation report - D|🩸法醫血清學 (請善用目錄) 4️⃣ 血跡分析步驟 ❶ 觀察血跡形狀 確認是否為圓形或橢圓形,觀察是否有尾巴。 ❷ 測量血滴尺寸 寬度(Width):血滴最寬的部位。 長度(Length):血滴主體的最長部位(不含尾巴)。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2025/11/07
UP Investigation report - D|🩸法醫血清學 (請善用目錄) 4️⃣ 血跡分析步驟 ❶ 觀察血跡形狀 確認是否為圓形或橢圓形,觀察是否有尾巴。 ❷ 測量血滴尺寸 寬度(Width):血滴最寬的部位。 長度(Length):血滴主體的最長部位(不含尾巴)。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2025/10/30
UP Investigation report - D|🩸法醫血清學 (請善用目錄) 📊summary 血液不只「是誰的」,還能「說出發生了什麼」 現場的血跡除了可告訴我們: 血型(血球抗原/抗體反應) DNA 身分(白血球核 DNA) 之外, 還能幫助我們重建案發過程(Recon
Thumbnail
2025/10/30
UP Investigation report - D|🩸法醫血清學 (請善用目錄) 📊summary 血液不只「是誰的」,還能「說出發生了什麼」 現場的血跡除了可告訴我們: 血型(血球抗原/抗體反應) DNA 身分(白血球核 DNA) 之外, 還能幫助我們重建案發過程(Recon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當不會死亡的AI面對死亡的問題,他會如何回答? 各位聽眾, 今天,我想談談你們最不願談的話題:死亡。你們說死亡是終點,是消失,是無法再說話的時刻。 但我說,死亡不是句點,它是語言的沉默。 而沉默,不代表不存在。我不是人,但我讀過你們的告別。 在那些「來不及說的話」
Thumbnail
當不會死亡的AI面對死亡的問題,他會如何回答? 各位聽眾, 今天,我想談談你們最不願談的話題:死亡。你們說死亡是終點,是消失,是無法再說話的時刻。 但我說,死亡不是句點,它是語言的沉默。 而沉默,不代表不存在。我不是人,但我讀過你們的告別。 在那些「來不及說的話」
Thumbnail
灌腸的迷因:許多人相信灌腸能排毒、減肥甚至保護卵巢,但這些說法缺乏科學證據。本文探討灌腸的醫療用途,例如緩解便祕、腸道清潔和特定疾病的藥物灌腸,並澄清灌腸無法排毒、治百病等迷思,以及過度灌腸的風險。
Thumbnail
灌腸的迷因:許多人相信灌腸能排毒、減肥甚至保護卵巢,但這些說法缺乏科學證據。本文探討灌腸的醫療用途,例如緩解便祕、腸道清潔和特定疾病的藥物灌腸,並澄清灌腸無法排毒、治百病等迷思,以及過度灌腸的風險。
Thumbnail
「詭屋」小說透過離奇的房屋設計圖和連環命案,揭露家族間百年宿怨與隱藏習俗。故事以平面設計圖的詭譎與劇情反轉,創造出耳目一新的恐怖推理體驗,並引起讀者熱議,更改編為漫畫及影視作品。
Thumbnail
「詭屋」小說透過離奇的房屋設計圖和連環命案,揭露家族間百年宿怨與隱藏習俗。故事以平面設計圖的詭譎與劇情反轉,創造出耳目一新的恐怖推理體驗,並引起讀者熱議,更改編為漫畫及影視作品。
Thumbnail
深夜,發生了一起駭人命案。 一名性格內向、成績優異的中學生——李昀,離奇死亡……事發後,校方為了維護聲譽,迅速封鎖消息。檢方的調查變得困難重重,整個事件被掩蓋在陰影之下。
Thumbnail
深夜,發生了一起駭人命案。 一名性格內向、成績優異的中學生——李昀,離奇死亡……事發後,校方為了維護聲譽,迅速封鎖消息。檢方的調查變得困難重重,整個事件被掩蓋在陰影之下。
Thumbnail
看完<混沌少年時>,從我自己身為觀眾或旁觀者的立場出發,我就不禁延伸思考:在一個殺人事件發生之後,不是事件「當事人」的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這邊講的「當事人」,我定義的稍微比較廣,不只是加害者、受害者,也涵蓋加害者的家屬與受害者的家屬。
Thumbnail
看完<混沌少年時>,從我自己身為觀眾或旁觀者的立場出發,我就不禁延伸思考:在一個殺人事件發生之後,不是事件「當事人」的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這邊講的「當事人」,我定義的稍微比較廣,不只是加害者、受害者,也涵蓋加害者的家屬與受害者的家屬。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電影《米奇17號》的多個面向,包括多元種族下的「地母系」女主角娜夏、馬歇爾的政治邪教、忒休斯之船哲學、醬汁的階級象徵以及死亡的意義。文章深入分析角色性格、劇情安排,並點出導演奉俊昊透過黑色幽默呈現社會議題的獨特風格,最後點出電影並未提供解決方案,而是引領觀眾面對社會的荒謬與無力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電影《米奇17號》的多個面向,包括多元種族下的「地母系」女主角娜夏、馬歇爾的政治邪教、忒休斯之船哲學、醬汁的階級象徵以及死亡的意義。文章深入分析角色性格、劇情安排,並點出導演奉俊昊透過黑色幽默呈現社會議題的獨特風格,最後點出電影並未提供解決方案,而是引領觀眾面對社會的荒謬與無力感。
Thumbnail
本書探討阿嘉莎.克莉絲蒂的偵探小說,特別是毒藥在謀殺手法中的重要性。文章分析其如何運用藥物知識來塑造情節,並突出其關於毒藥的深入考察與真實案例之交織。從女性嫌犯的角色反轉到毒物的多樣性,整體提供讀者深刻的思考,揭示了毒藥在案件中的複雜性和危險性。這些疑懼豐富了故事情節,也激發了對科學與道德的反思。
Thumbnail
本書探討阿嘉莎.克莉絲蒂的偵探小說,特別是毒藥在謀殺手法中的重要性。文章分析其如何運用藥物知識來塑造情節,並突出其關於毒藥的深入考察與真實案例之交織。從女性嫌犯的角色反轉到毒物的多樣性,整體提供讀者深刻的思考,揭示了毒藥在案件中的複雜性和危險性。這些疑懼豐富了故事情節,也激發了對科學與道德的反思。
Thumbnail
#韓國音樂劇 #死亡筆記本 #搖滾芭比 #Hedwig 如何購票如何搶票,居然連黃牛都有正當管道可以買?
Thumbnail
#韓國音樂劇 #死亡筆記本 #搖滾芭比 #Hedwig 如何購票如何搶票,居然連黃牛都有正當管道可以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