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6個月的生死線還能救?兩則法院的見解不同!別讓權利過期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權利還活著嗎?

很多人以為刑事告訴超過六個月就等於「判死刑」——沒救了。

但事實上,有一條法律默默地給了你「延長生命線」

——《鄉鎮市調解條例》第31條。

只要你在六個月內曾向公所調解委員會提出調解,

這個調解行為,

會被視為你已經提過刑事告訴


6個月的生死線

刑事告訴必須在得知犯罪人後六個月內提出(告訴乃論罪)

逾期就喪失權利——這是多數人知道的規則。

但你若是在這期間內(6個月內)進行「鄉鎮市公所調解」,

情況就不同。

因為依據《鄉鎮市調解條例》第31條,

只要調解後「不成立」,向調解委員會聲請將事件移送檢察官偵查,

視為在聲請調解時已經提出告訴

換句話說,調解這一步,可能讓你的告訴權「復活」。


復活之術的爭議!?

如果你對於時間夠敏銳,應該能發現一個問題。

如上所述,如果曾在6個月內提出調解的聲請,

且經調解不成立時,

「可向調解委員會聲請將事件移送檢察官偵查」

上述引號內的法條文字,

並沒有明文規定移送的限制為何?


舉一個極端的例子,

A在114年6月1日被過失傷害,
在114年8月1日A在公所調解委員會有調解不成立的紀錄,
那麼在10年後的124年8月1日向調解委員會聲請移送檢察官偵辦,

依該條例規定,好像沒有說不行啊!!


這樣的問題,你知道,我知道,法官當然也會知道。

所以接下來要介紹兩則新近的實務判決見解,

來觀察法官的想法。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高分院112 年交上易字第 318 號刑事判決

採取「寬鬆解釋」——法院認為《調解條例》第31條沒有明文規定時限,為保障人民告訴權,不該創設未明文的6個月限制。只要你曾提出調解、之後再聲請公所移請檢察官偵查,即使相隔時間久,也視為於調解時已告訴,合法有效。

📍臺灣高等法院114 年交上易字第 50 號刑事判決

採取「嚴格解釋」——法院認為若調解不成立後遲至六個月後才聲請移請偵查,就會變相「延長告訴期間」,違反刑事訴訟法第237條的立法意旨。因此,仍應限於「調解不成立後6個月內」聲請,逾期就不能再視為已告訴。



法院見解不同怎麼辦?

我的建議只有一個:不要賭!

什麼叫不要賭?

如果只有6個月的告訴期,

就趕緊在時間內完成刑事告訴,

上述行為是自己可以完成的事,

是屬於可控的變數。

不要把自己的權利交由別人來判斷,

當變數成為不可控的狀況下,

那麼結果就有可能不如己意。


《鄉鎮市調解條例》第31條是屬於例外的情形,

這種特別的復活之術是例外情形,

要小心使用。

你沒看洛基不斷的穿越時空,

就被時間變異管理局盯上了....


扯遠了,

回到正題,

有些頂級聰明人,

可能發現上述不同法條規定下,

出現不同的時間軸線,

會大聲的說:我在6個月內提調解,所以我的告訴期是無限啦!!

真的嗎?


《類似主題文章》

刑事告訴超過 6 個月還能補救?這個方法幫你爭回權利!

《加入社群》

【無壓力留言板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ang Sir楊助理
27會員
220內容數
分享讀書心得,以及工作常見法律問題的討論,一個一起努力分享知識的空間。
Yang Sir楊助理的其他內容
2025/11/10
颱風天別傻傻衝法院!只要地方政府宣布停班,法院也一律停止開庭,書記官同樣不上班,不必打電話確認。開庭會自動取消,日後法院會另寄新通知。記得:停班=法院停開!
2025/11/10
颱風天別傻傻衝法院!只要地方政府宣布停班,法院也一律停止開庭,書記官同樣不上班,不必打電話確認。開庭會自動取消,日後法院會另寄新通知。記得:停班=法院停開!
2025/10/22
最高法院114年度台上字第878號明確指出:「不真正連帶債務」與「共同債務」性質不同,不可混用。立山公司訴狀聲明矛盾,原審未釐清即判決,遭最高法院指程序瑕疵、發回重審。訴訟聲明的清晰,才是法律專業的底線。
Thumbnail
2025/10/22
最高法院114年度台上字第878號明確指出:「不真正連帶債務」與「共同債務」性質不同,不可混用。立山公司訴狀聲明矛盾,原審未釐清即判決,遭最高法院指程序瑕疵、發回重審。訴訟聲明的清晰,才是法律專業的底線。
Thumbnail
2025/10/16
A持有六成房屋,主張出租;B、C反對。 依民法823條,多數決有效,但少數仍可主張分割。 這起共有糾紛揭示:法律允許共存,卻更鼓勵分手。 多數決解決效率,卻未必能修補人心—— 真正的公平,常藏在制度之外。
Thumbnail
2025/10/16
A持有六成房屋,主張出租;B、C反對。 依民法823條,多數決有效,但少數仍可主張分割。 這起共有糾紛揭示:法律允許共存,卻更鼓勵分手。 多數決解決效率,卻未必能修補人心—— 真正的公平,常藏在制度之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發生車禍時該怎麼辦?釐清車禍處理步驟、報警、蒐證、求償等重要事項,並解答常見疑問,例如:輕微車禍是否需要報警?和解書的撰寫?保險理賠等,提供詳細流程與注意事項,保障自身權益。
Thumbnail
發生車禍時該怎麼辦?釐清車禍處理步驟、報警、蒐證、求償等重要事項,並解答常見疑問,例如:輕微車禍是否需要報警?和解書的撰寫?保險理賠等,提供詳細流程與注意事項,保障自身權益。
Thumbnail
剴剴案陳社工開庭旁聽心得。文章說明審字號庭的流程、候核辦的意義,並分享旁聽時的觀察與對案件的看法。
Thumbnail
剴剴案陳社工開庭旁聽心得。文章說明審字號庭的流程、候核辦的意義,並分享旁聽時的觀察與對案件的看法。
Thumbnail
《一不小心就坐牢》讓你學會保護自己、避開牢獄之災。 年輕時曾經被某國驅逐出境, (當時就是書讀太少,不懂得謹慎思考,觸犯該國法律) 當時我想再次入境, 不過護照上最後的章可看出我是被驅逐出境的, 律師也無法保證我是否能再次入境。 我前往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告知櫃台我想換護照並說
Thumbnail
《一不小心就坐牢》讓你學會保護自己、避開牢獄之災。 年輕時曾經被某國驅逐出境, (當時就是書讀太少,不懂得謹慎思考,觸犯該國法律) 當時我想再次入境, 不過護照上最後的章可看出我是被驅逐出境的, 律師也無法保證我是否能再次入境。 我前往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告知櫃台我想換護照並說
Thumbnail
據報導,中正區一名租客,把行李箱放在人行道上曬太陽,房東以為是廢棄物拿走,房東得知對方報案後,親自帶著行李箱登門歸還,沒想到房客拒收,據傳,還抓準房東理虧,拒繳房租,房東最後乾脆斷水斷電! 因竊盜罪是「非告訴乃論之罪」,因此,就算被害人不願提出告訴,檢警與法院都得「公事公辦」,涉案人都得跑刑事程序!
Thumbnail
據報導,中正區一名租客,把行李箱放在人行道上曬太陽,房東以為是廢棄物拿走,房東得知對方報案後,親自帶著行李箱登門歸還,沒想到房客拒收,據傳,還抓準房東理虧,拒繳房租,房東最後乾脆斷水斷電! 因竊盜罪是「非告訴乃論之罪」,因此,就算被害人不願提出告訴,檢警與法院都得「公事公辦」,涉案人都得跑刑事程序!
Thumbnail
「你今天被騙了嗎?」恐怕會取代「你今天好嗎?」!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特別發文披露「冒用他名字、招搖撞騙的詐騙集團非常猖獗」透過網路平台大量且持續地投放詐騙廣告。天下雜誌第787期的封面故事標題:《白領詐騙》,副標題:「加賴領飆股!」銀行員、工程師變共犯。台灣詐欺產業(電信詐騙集團)早已輸出到外國去!
Thumbnail
「你今天被騙了嗎?」恐怕會取代「你今天好嗎?」!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特別發文披露「冒用他名字、招搖撞騙的詐騙集團非常猖獗」透過網路平台大量且持續地投放詐騙廣告。天下雜誌第787期的封面故事標題:《白領詐騙》,副標題:「加賴領飆股!」銀行員、工程師變共犯。台灣詐欺產業(電信詐騙集團)早已輸出到外國去!
Thumbnail
有些網友,希望我也談一些日常生活法律方面的常識,我也想談一些風險思維方面的觀念。初衷是希望能起到一些幫助了解日常法律基本觀念與提升風險意識的作用。期望讓一般人在面對日常生活糾紛時,不至於驚慌失措或徬徨無助,能措其手足或知所應對進退,甚至還能趨吉避凶或消災解難。
Thumbnail
有些網友,希望我也談一些日常生活法律方面的常識,我也想談一些風險思維方面的觀念。初衷是希望能起到一些幫助了解日常法律基本觀念與提升風險意識的作用。期望讓一般人在面對日常生活糾紛時,不至於驚慌失措或徬徨無助,能措其手足或知所應對進退,甚至還能趨吉避凶或消災解難。
Thumbnail
一、「證據」勝於雄辯 許多當事人被告之後,沒有及時委任律師,等到一審敗訴,才趕緊找律師協助上訴。這樣的案件,往往在閱卷後,才發現當事人根本沒提出任何證據,都「天真地」以為用口頭講出事實,法官就會判贏。 殊不知,法律根本不是這樣運作的
Thumbnail
一、「證據」勝於雄辯 許多當事人被告之後,沒有及時委任律師,等到一審敗訴,才趕緊找律師協助上訴。這樣的案件,往往在閱卷後,才發現當事人根本沒提出任何證據,都「天真地」以為用口頭講出事實,法官就會判贏。 殊不知,法律根本不是這樣運作的
Thumbnail
一、今日小故事 今天到新北地院民事庭開庭,由於提早到庭,便旁聽同位法官前面開的庭。 原告抱怨:「上次在地檢署每次開庭都隔半年,現在法官你還不馬上判給我,我的人生都花在訴訟上了。」
Thumbnail
一、今日小故事 今天到新北地院民事庭開庭,由於提早到庭,便旁聽同位法官前面開的庭。 原告抱怨:「上次在地檢署每次開庭都隔半年,現在法官你還不馬上判給我,我的人生都花在訴訟上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