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有信,四時成章。」古人以節氣為序,而在熟悉餐桌語言的食饕心中,秋天的篇章始終寫著兩個字——蟹黃。今年入秋,我走進台北喜來登 17 樓的「請客樓」,窗外城市霓虹如潮,室內卻是另一種安靜的流動。那是一種來自廚藝、來自季節,也來自匠心的溫度。若用詩人鄭愁予的語氣來形容此刻的心境,大概會是——「我彷彿在一張餐桌的風口,看見川味與秋蟹緩緩向我走來。」而這份靠近,是幸福,是期待,是一場足以讓味蕾與記憶同時明亮的饗宴。

當代川味 × 秋蟹風景:請客樓的修辭學
請客樓,在台北精緻中菜的語境裡,一向像是個沉穩、內斂卻極度講求技藝的存在。川揚為底、香氣為軸、技法為語言——這是許宏德主廚的廚藝座標。自從前一年與成都米其林一星「許家菜」合作後,他再赴川地三個月,向川菜大師許凡習藝。川味的百味精神與他對台灣海鮮的深刻理解,終於在今年秋天結成一道亮光:《金蟹宴》。

五大活蟹——鱈場蟹、沙公、沙母、處女蟳、松葉蟹。十六道料理,以層次導引香氣,以香氣牽引辣度,以辣度逆襯鮮甜。那是一種精準、美麗、宛如古琴指尖節奏般的料理思維。

風味序章:輕盈冷盤中的鮮甜哲學
1. 熟醉處女蟳:酒香如霧,鮮味如晨
先蒸後浸、再冰鎮。江浙熟醉的細緻如《詩經》中的清句——「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酒香瀰漫,卻總在不搶味的邊界畫出自律的弧度。蟳肉清甜、細滑,像是秋天第一口的安穩。
2. 蟹肉蜜豆石榴包:潮式雅緻的寧靜停頓
小巧、清雅。蒸氣輕扶外皮,蟹香溫柔地流動在內餡中。這一口,是整席的「呼吸」,像一段被時間故意留白的詩。
3. 酸辣汁蟹肉凍:澄清而晶亮的平衡
澄清蟹湯凝成晶體,其間藏著花椒、老醋與紅油的對話。鮮與酸、麻與甜,像兩首不同格律的詩,在舌尖交錯成一段清楚的對比。

香氣升溫:川味與火候的交響
4. 香芋蟹肉手撕雞:酥、嫩、鮮的三段式樂章
酥脆芋絲堆疊蟹肉與雞絲,紅油、煳辣油輕拍味蕾。層次乾淨得像一首被剛剛磨過的行雲流水:先酥,再嫩,再鮮——節奏明快,香氣翩然。這是為川味打開的大門,也是酒杯無法拒絕的誘惑。

主場登峰:香辣 × 蒸氣 × 膏脂的三重奏
5. 金蒜辣炒帝王蟹:視覺與香氣的主宰
三公斤以上的活帝王蟹。以避風塘技法打底,再以川味辛香加冕。蒜酥、辣椒粉、朝天椒炸出金紅色底料,火候穩、香氣準、辛香深——那是川味的豪情,也是帝王蟹最霸氣的舞台。

6. 青辣汁肉餅蒸膏蟹:蒸氣的細膩、藤椒的清綠
沙母蟹鋪在肉餅上,大火蒸至蟹膏流潤。藤椒青辣汁點出清新尾韻,像在濃烈間輕輕落下一筆水墨。與上一道形成強烈對比:一個張揚,一個內斂;一個以油香制勝,一個以蒸氣細語。

7. 椒麻酥皮炸蟹盒:金色器皿中的驚喜
剛炸起、薄如霧的脆皮。蟹鉗肉、蝦仁漿、韭菜餡層層堆疊。咬開瞬間——蟹汁奔放、麻香升空。其立體程度不輸任何主菜。

風味緩和的詩行:松葉蟹肉麵
當香氣堆至高峰,這碗麵像秋日晨光般溫柔登場。乳白湯以老母雞、豬骨慢熬,加入火腿絲、蝦仁丁,湯面雲紗般柔。半斤以上的鮮拆松葉蟹肉,使湯與麵交纏得剛剛好。這一碗,是整席的 轉折、安撫與柔軟結語。

甜品收束:陳皮紅糖糯米山藥
蟹造型奶凍、山藥與牛奶的柔甜,像替整場盛宴按下一個明亮、純白的句點。帶淡淡陳皮香,像秋季末章的風。

金蟹宴:川味不再只是辣,而是香氣的建築藝術
請客樓以技法為骨、風味為詞、香氣為韻,將川味重新整理為 當代、清楚、富節奏感 的料理語言。香,而不躁;辣,而不喧;鮮,永遠站在舞台中央。這是一場吃得到季節、看得到技藝、聞得到詩意的饗宴。

走出請客樓時,我想起蘇軾那句千古名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而我終於明白:唯有真正坐在金蟹宴的桌前,你才知道那股香氣,是如何從廚房走進秋天,再從秋天走進心裡。

#川揚料理 #許宏德主廚#請客樓 #金蟹宴 #台北喜來登 #秋蟹 #川味料理 #米其林一星 #當代川味 #活蟹料理 #美食評論 #秋季饗宴 #誘人香氣 #幸福滿足#回味無窮
原始文章:秋蟹入夢,川香入詩:請客樓的當代金蟹饗宴 – 創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