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3|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武俠故事第七十二期

《射雕英雄傳》雜談 /梁哈金

 

.姪女總是拗我講武俠小說給他聽,我就會講射雕。因為射雕的故事好,人物可愛,武功神奇,人性又不複雜,最適合講給小孩子聽。可惜小氣的金庸都不給人用他的小說再創作,不然寫成童書應該很好賣。武俠小說真該寫成童書、畫成卡通的啊!!比甚麼哈利波特、伊索寓言、還是甚麼海綿寶寶的都好玩多了。

 

.射雕太可愛,以至於我一直都不喜歡神雕。比起射雕,神雕的人物差太遠。楊過到底有啥好的,要正不正,要邪不邪,楊康跟歐陽克都比他精彩,一站到郭靖旁邊更是直接矮下去。小龍女又怎有射雕的黃蓉可愛?金輪法王更是不知所謂,一代宗師搞到最後居然要綁架小女孩。

  神雕之吸引人,是射雕裡面那些老朋友重逢的感覺,不是楊過小龍女。而是你以為射鵰英雄傳已經寫完了,結果你在另一部小說,居然還可以再見到洪七公、歐陽鋒、黃藥師、周伯通、一燈大師、郭靖、黃蓉,那種撿到寶的感覺。甚至連看到瑛姑、傻姑或裘千仞都很驚喜。神雕的人物一個比一個討人厭,寫得好的都是李莫愁、裘千丈這種肖查某。

 

.一燈大師是歐陽鋒的剋星。我發現好像很多人都沒注意到這點,就是要破蛤蟆功要用一陽指,就好像一隻蛤蟆把肚子吹得很大,你要用一根針把它戳破一樣。這其實真的滿幽默的。金庸很多幽默都要想一下才能會心一笑。甚麼南火剋西金,「蛤蟆」跟「西金」有啥關係呀。就是幽默。

 

.一燈大師為甚麼當年對瑛姑很冷淡,以至於她愛上了周伯通還搞大了肚子--因為他不喜歡女人啦。所以最後他就跟裘千仞在一起了。整個不棄不離的,快被他打死了都無怨無悔。

 

.五絕是按照五行方位來設定的。五行是少陰(金)、少陽(木)、太陰(水)、太陽(火)、中(土)。他們各有缺點,所以都要搶《九陰真經》。九陰者,九是陽數,代表陽,所以「九陰真經」其實就是「陰陽真經」。金庸在新版為《九陰真經》設了一個「黃裳遍讀道藏發明九陰真經」的故事(一開始寫的時候其實是達摩的發明),就是為了要幫「陰陽真經」建立一個合理的典故。因為道家講陰陽。五行一陰陽,陰陽一太極,所以五絕如果得了《九陰真經》,就可以超越其他四絕。

  至於《九陽真經》,那就是陽上加陽,陽氣過重。所以張無忌練了之後,就變成四個女人都想要。你看郭靖練《九陰真經》,陰陽完備,就沒問題,只要黃蓉一個。張無忌就不行。這不是他優柔寡斷的問題,是他練的武功的問題。

 

 

.《射雕英雄傳》、以至於金庸的小說當年在台灣被禁,是因為他被國民黨政府認為是共產黨那邊的人,而且書名與毛澤東的「沁園春.雪」裡的一句「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得彎弓射大鵰」相仿。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不過原詞卻是不錯的,我高中時就會背: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以事後諸葛論,毛澤東確實是比這些人還強得多:他殺的中國人最多。戰爭殺的不算,大躍進餓死上千萬人,發動文化大革命鬥死無數的人(其中多的是文化菁英),真是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因為他的時代,風流人物都被他鬥死了,當然只剩下他可以看。歷史上從無哪個君王有過如此成就。習大大差之遠矣。共產黨痴狂權力、好鬥成性、殺自己人毫不眨眼,從毛澤東以來就是如此,從未改變,可見毛主席之偉大。

 

.都說金庸小說在1959年之後就被禁。其實一直有在台灣流傳,其一是用司馬翎的名字來出版;其二就是等警備總部查禁沒那麼嚴的時候出版;其三就是香港作家、演藝圈一直往台灣跑,台灣朋友託他們帶幾本書過來,大概也查不到啦。像倪匡要帶書給古龍,你覺得有困難嗎?

  我手頭上就有華源出版社1965年出版的《射雕英雄傳》(1980年解禁後出版的射雕尚且改名為《大漠英雄傳》,華源連名字都沒改就公然出版),和吉明出版社1975年出版的神雕俠侶。所以,其實台灣當年還是有很多人看過金庸小說的。蔣經國、宋楚瑜更是書迷,連他們都看了,禁不禁也只剩下說說而已。

  有些人說,金庸的小說由於在1980年前被禁,大家都沒看過他的小說,所以解禁後,鋒頭才會蓋過台灣的武俠小說家而獨占鰲頭。事實恐怕不是如此。一來,根據留下來的文獻,很多人都是看過的。二來,說實在的,當年 先總統 蔣公一天到晚說要反攻大陸,所以大家寫武俠都只是隨便寫寫,賺點錢花天酒地,準備隨時回中國。所以絕大多數作品都沒有用心經營,爛尾很多,更沒有在出版時認真修訂,而金庸卻是一修再修,品質一比起來就差之遠矣。三來,當然是金庸的才華本來就絕高,台灣小說家輸給他,一點都不冤枉。

 

.台灣有了珍珠奶茶,於是就會衍伸出珍珠紅茶,珍珠綠茶,珍珠奶綠,椰果奶茶等等盜竊創意的衍伸產品(好啦我知道這是「再創作」,但事實上就是盜竊創意)。《射雕英雄傳》也不例外,一解禁後,就跑出了《射雕英雄前傳》、《射雕英雄後傳》、《周伯通傳奇》等等,程度當然遠遠比不上金庸,卻全都敢敢掛名「金庸著」。難怪金庸後來都不給別人用他的創意來再創作,因為真的都很不怎麼樣。

 

.射雕之難超越,是因為他將武俠人物「定型化」--這個人物就是這個樣子了,以後只要出現類似這樣的人,就只是這個人的翻版。所以射雕其實是「武俠人物類型集成」,「老頑童」就是周伯通那個樣子,「老毒物」就是歐陽鋒那個樣子,「老叫化」就是洪七公那個樣子,「東邪」就是黃藥師那個樣子,「大俠」就是郭靖那個樣子,「精靈古怪小女孩」就是黃蓉那個樣子。不管後面的人寫甚麼,只要出現相像的人,大家都會說「這就是老頑童嘛」、「這就是西毒啊」。

  金庸是怎麼做到的呢?首先,他給予該角色一個完整的人生,把他怎會變成這樣的人,給予合理的由來。而且個性有一貫性,極少因為劇情需要而突然變了個人。其次,他很會取綽號。綽號能將人定型化,這是金庸的秘密。他取綽號都取得很精準,甚麼「君子劍」、「東邪西毒」、「老頑童」、「妙手書生」、「無惡不作」、「千臂如來」等等。這些看似樸實的綽號,表面上是綽號,其實就是「類型」的名稱。其他人取得花哩花綠的,金庸卻自成原型。很聰明,卻也很賊。將來如果有人要編一本《武俠小說故事類型索引》,分類名稱應該會大量運用金庸的綽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