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4|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在鬧市中築巢,溼地裡舞動:夏日賞燕季

這幾年在都市裡,一些以前很難見到的大型鳥類陸續出現,比如黑冠麻鷺;而小時候經常看到吱吱喳喳的麻雀,卻似乎少了很多。

 

倒是長久以來,跟人類生活在一起的燕子,數量一直很穩定。燕子不怕人,還喜歡選在人來人往的鬧市騎樓築巢。自古以來,人們都認為燕子在自己家中築巢是吉祥的象徵,會帶來財富;因此不僅不會驅趕或捕捉,還有人會買現成的鳥巢固定在屋簷下,希望吸引燕子來呢!燕子的天敵比如蛇、猛禽都怕人,燕子如果住得跟人比較近的話,反而可以減少那些天敵的攻擊呢。

 

台灣的燕子大部分是夏天從赤道附近熱帶地區飛來的候鳥,每年三月中來到台灣,四月起開始繁殖下一代。因此每年春天可以看著牠們在屋簷下築巢、產卵、孵育幼雛,然後夏末初秋帶著孩子離去,隔年春天又準時回到原來的窩巢。因此,才有朱自清所寫讓人低迴不已的名句:「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幾千年來,就這麼春去春又來,燕子始終陪伴著我們,提醒著我們。可是絕大部份人卻不知道也沒看過,究竟燕子如何帶著這些小燕子離去?又如何成雙成對地回到原來的燕巢?

 

Photo source : wikimedia

 

這幾年夏天,八月中下旬每天傍晚,荒野保護協會的志工帶領民眾到五股濕地,燕子聚集在食物豐盛的蘆葦叢濕地裡,觀賞燕子群飛演練,準備渡過太平洋回到赤道附近的島嶼過冬。每到夏天黃昏,數以萬計的家燕、洋燕便會從都市屋簷下、四面八方飛到這個小小區域來晚點名,像是噴射機般飛翔的燕群在蘆葦叢上空迅速盤旋,升升降降,橫衝直撞,像是千軍萬馬般滿天飛舞,壯觀的場面令人歎為觀止,嘖嘖稱奇。

 

許多民眾至今還不知道這動人的景緻在每年夏末傍晚,天邊的雲彩襯著遠方高樓林立的都市剪影與身邊人工河道交錯中的濕地,一隻、兩隻帶著剪刀的小小飛鳥出現在眼前。當我們還沉醉在這夢幻花園裡時,不一會兒,尖銳的鳥叫聲中似乎夾雜著「咻──咻──咻」的高速飛行聲,我們四周忽然充滿了數以萬計的小小黑色噴射機在穿梭著,好幾次感覺到耳際甚至手臂有東西快速略過。令人好奇的是,這麼多隻的燕子在這麼小的區域中衝撞盤旋,卻不會互相撞到。

 

燕子的飛行技術非常高超,因為牠的尾毛長而分叉,使牠能在高速飛行中急速轉變方向,有方向舵的作用。分叉的尾羽像把剪刀,男生穿著的西式禮服燕尾服,大概就是模仿燕子尾巴造型而來的吧。

 

燕子跟許多秋冬季節才來到台灣的候鳥不同,牠們大都到河口濕地覓食,但是春天來的燕子吃蟲,在北半球溫帶、亞熱帶地區,夏天白天比較長,牠們有比較長的時間可以找食物,哺育幼雛。你看牠們辛辛苦苦飛進飛出,一天要來回餵二、三百次才能餵飽小燕寶寶耶!而且飛到這裡,比牠們秋冬天住的地方天敵或競爭食物的物種少多了,可是到了冬天,台灣漸漸變冷,昆蟲愈來愈少,牠們只好回到赤道附近溫暖的地方過冬了!牠們在飛翔時也一邊捕捉飛行中的昆蟲,所以飛行技術非常高超。

 

張嘴等待被餵食的燕子寶寶。Photo source : geograph

 

每年夏天,大台北地區的親鳥會帶著小燕子在五股溼地練習飛行。五股溼地位在淡水河出台北盆地,右邊有個關渡,左邊就是五股,連著二重疏洪道。荒野保護協會在十多年前開始有一組義工以這個地方作為自然觀察點,五股濕地這個所謂洪氾區原本應該有8.7平方公里,後來因環境變遷以及污染,沼澤區縮小為不到2平方公里。

 

二重疏洪道綠美化工程基本上以景觀規劃為主,並沒有完整的濕地,倒是有許多人為的休閒娛樂措施,比如釣魚池、划船道,水泥運動鋪面……經過荒野保護協會以及當地民間團體的多年努力,新北市政府將疏洪道的四分之一,重新規劃成濕地生態公園;並且在民國93年底正式簽約,委託給荒野保護協會來管理與認養,逐年進行園區的復育、保育、教育等工作。

 

荒野保護協會多年來一直致力於保護台灣環境以及帶領民眾認識自然。我們覺得溪流以及河岸濕地,是推廣自然教育最方便也是最有趣的場域,因為除了岸邊及水生植物之外,濕地生態系裏的昆蟲、兩棲及爬蟲類,是生態教育中最生動的主角了。

 

我們希望能透過濕地的自然體驗,喚起更多人珍惜我們的自然環境;期望在台灣成長的每個孩子,都能體會到台灣大自然的美麗與豐富。我們相信這種對生命的感動,會成為我們每個人生命力量的來源。

 


 

封面圖片來源:Pixabay

編輯:熊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