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3|閱讀時間 ‧ 約 13 分鐘

活動側記|透視以色列——創新國度的虎刺巴精神

以色列人以「sabra」這個外皮長滿刺,內在柔軟甜美的仙人掌植物自稱。在人口只有800多萬、境內60%的土地是沙漠、不產一滴石油,與境外阿拉伯人、境內的巴勒斯坦人的緊張關係下,他們是如何頑強地生存下來,並成為著名的「新創企業之國」?
本次方格子舉辦的「透視以色列——創新國度的虎刺巴精神」,邀請到「從以色列看世界」的作者吳維寧與我們分享。吳維寧於十幾年前從台灣遠嫁至以色列,她透過以色列幼教老師、導遊、母親、太太等不同身份,從教育現場、工作倫理、家庭關係出發,分享住在十幾年來對於以色列人際關係間的觀察;並剖析以色列人著名的「虎刺巴」(Chutzpah)精神:有膽量、厚顏無恥、無比的魄力,是如何影響以色列的社會與文化發展,形塑以色列人最具體的面貌(以下節錄自活動講座內容)。

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多元的人口組成

活動一開始,吳維寧簡單地介紹自己與以色列的淵源。念完研究所後,她的第一份工作便是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接觸了很多與教育相關的問題。後來念了台大教育學程,也接續著在高中教社會、三民主義,並隨後到了教育部做政務次長的機要秘書。因為一次旅行,碰到了現在的猶太老公,便在2005年嫁到以色列,並生了三個漂亮的女兒,大女兒目前也已經12歲了。
吳維寧是到了以色列之後才開始學習希伯來文,在家裡說希伯來文和英文。在以色列作為一個幼教老師,吳維寧很努力地跟孩子們講中文、跟老公講英文;不過因為環境的關係,孩子們少有機會接觸到中文,整個社區也只有吳維寧一個講中文的人。
說到族群與語言,以色列800多萬的人口中,約有四分之三是猶太人,四分之一是阿拉伯人;常用語言為希伯來文、阿拉伯文及英文,其中有許多人是建國之後才移民回來的;而剩下的人口絕大部分是前蘇聯時期的俄羅斯移民,因此,俄文為其第四大語言,普及程度可從生活中的俄文電視台、俄語電台與路邊的商店窺知一二。從此處便能看到以色列人口的多樣性。
以色列的路標主要以希伯來文、阿拉伯文及英文組成。
以色列的路標主要以希伯來文、阿拉伯文及英文組成。
以色列還有一批猶太人是從衣索比亞移民回來的。1960年代,以色列科學家在機緣下發現衣索比亞有著一群擁有衣索比亞人外貌特質,但在風俗、傳統上遵守猶太傳統的族群。而後衣索比亞遭逢戰亂,以色列便出動了軍事行動,將這群衣索比亞猶太人用一架一架的客機載回以色列,並希望提供這些人更好的生活品質。(參考文章:如何對待新移民?以色列的「巧克力猶太人」回故鄉
因為多元的人口組成,以色列分為許多不同的族群,每個族群之間也都非常小眾。除了非裔猶太人,境內也有一批從法國回到以色列的猶太人。因為這樣的分眾化,在以色列要經營內需市場是十分困難的。商場中販賣的物品都只能小量進口,也因此以色列的物價普遍偏高;而他們著名的新創產業,也都是瞄準海外市場。

虎刺巴精神與教養哲學

介紹完以色列的輪廓與概況後,吳維寧接著進入這次的主題——以色列的「虎刺巴」精神。「虎刺巴」這個字在以色列是拿來罵小孩用的,會用這個字來罵小孩「沒大沒小」,也會拿來罵大人「搞不清楚狀況」。但同時,虎刺巴也可以作為一個十分正向積極的形容詞,形容不畏艱難、不怕權威。以色列的孩子很常會說「少煩啦!」這樣的話,因此家長是否能夠設立一個良好的「叛逆底線」,決定了是否可以藉由「虎刺巴」精神,養出有獨立思維的孩子。
維寧分享其中一次在餐廳用餐的經驗。那次她在餐廳用餐,看到一位5歲的小女孩在熱食區玩球,她覺得危險上前制止,小女生竟答:「你是誰,為什麼告訴我在這裡不能玩球?」這便是「虎刺巴」精神的最佳例子。(參考文章:「野」出來的自信與創意力:以色列人的教養哲學
透過這件事,可以清楚看見以色列孩子的思考邏輯——他們在面對權威時,仍然想要分析與理解當下所處的狀況,而非直覺性地閃避、懼怕或屈服於在年紀、地位上高於他們的對象。以色列的孩子碰到困難時,是有能力可以說服他們要談判的對象,使他們接受並協助達到他的需求;而能夠做到這件事的首要條件,就是不能害怕父母,也就是不能害怕權威。吳維寧也舉出了以色列小孩的三大特徵:
  • 知道自己要什麼:他們有能力清楚地思考與闡述他們的需求,不會因為父母告訴他不可以做什麼,就不去做。
  • 積極尋找達到目的的方法:他們會釐清他們的需求,試圖了解對方的立場,並從中找到方法說服對方配合、達到自己想的目的。
  • 冷靜不吵鬧:以色列的孩子不會浪費時間在沒意義的吵鬧上,而是會仔細分析彼此的需求,並設法透過溝通做到雙贏。
講座進行中,熱情參與的聽眾。
另外她也提出,和以色列人溝通需要知道的幾件事:
  • 用字精準:因為希伯來文的語言特性(如許多歐語、斯拉夫語系的語言在文字上有陰陽性的區別),讓說話的人可以在簡單的句子中透露出很多清晰、明確的訊息。希伯來文不如中文有許多不清楚的敘事方式與模糊地帶,減少了讓人因為語言彼此誤會、猜忌的機會。也因此,他們在溝通中會很在乎用字的精準;一旦有疑問,大家會在話還沒講完時就打斷你,提出一百個問題!
  • 隨時都可以打斷:今天就算你是一個主管,在會議中也不要期望大家會從頭到尾聽完你要說的一切。有的時候在會議中聽著聽著,察覺報告的人所說的內容、用字、論述有問題的時候,也會不客氣地馬上指出,希望對方可以停下來解釋。所以比起演練報告內容,不如想清楚會議的重點、要釐清的問題,才能和大家真正的交流討論、向他們解釋自己的想法(這就是彼此發揮虎刺巴精神的時候了!)。
  • 心不是玻璃做的:所有的討論都是對事不對人,沒有人會害怕提出問題、質問,會傷害到另一個人的心。因為從頭到尾討論的都是事,而不是你個人!檢討是為了釐清問題、讓工作更加順利,個人還會因此進步,所以千萬不要玻璃心!沒有人會針對你,說不定結束還會跟你去喝杯咖啡呢。
  • 吵架也是一種溝通:既然隨時都可以打斷上司講話,大家來挑錯、討論,也都有共識討論是對事不對人;那吵架就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了。音量講者講者慢慢變大,還一來一往爭論不休,都是很常見的。
這樣的狀況,導致以色列人在職場上也有一些不同於其他國家的特質。
  • 結果大於過程:對他們來說,上司的交代只是建議,所有上司都只會告訴你目標,而如何達到目標,就端看你的個人能力。如果你只需要做八個步驟就可以達到十個步驟的目標,沒有人會因此質疑你偷懶。不過這同時也說明了,以色列人看重的是結果,過程相較之下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 標準程序(SOP)不存在:在以色列,你吃到的麥當勞薯條沒有一次會是同一個味道。這和他們的虎刺巴精神有很大的關係。對他們來說,為什麼要標準化做事流程?「所有事情都一定存在另外一個做法」,這樣的思維邏輯讓他們在碰道需要標準化的產業上,永遠無法做到「每次的服務都一樣」。以色列的服務業無法做到標準化,所以就算你吃到一間很棒的餐廳,也難保下次去還會吃到同一個味道(創意料理應該在以色列可以發展得很好!)。而這便是要養出有創意的民族會碰到的狀況。以色列的服務業在這點上,就與台灣有很大的不同,也讓依賴標準程序的美國人,在以色列工作時常常很困擾。
  • 溝通,溝通,再溝通:在以色列工作,不論輩份、經驗,大部分的人都不會害怕溝通、討論和詢問。對他們來說,了解別人做決定的原因,以及表達自己的想法,是將工作做好的要素。
  • 沒有什麼事「不可能」:以色列人基本上不接受聽到你跟他說「不可能」。他們認為沒有什麼事是做不到、沒辦法做的,而只有「想不想」做,如果你想做就會找出方法。因此在他們的教育中,也十分鼓勵孩子找出問題並想出方法,而不是放棄。
  • 不可以拒絕討論:面對有人找你討論,千萬不可以跟他說現在很忙,含糊地忽略他的問題。對他們來說溝通很重要,如果拒絕他的提問和討論,會讓他覺得很不受尊敬。

以色列的家庭觀:婚姻與親子關係

以色列有很大一部分是阿拉伯族群與猶太教徒,因此他們算是已開發國家中十分早婚的。以色列人的平均結婚年齡是 24.7 歲,足足比丹麥的 32.8 歲低了將近8歲。談到他們的生育率,平均一個家庭會有3個孩子,而台灣則是1~2個,在已開發國家中算生育率很高的。在鄉下,很多家庭都會有到3個或3個以上的孩子,政府也很鼓勵大家多多生產,報效國家。
雖然如此,以色列大城市中的離婚率也不算低。不過因為他們十分重視家庭關係,大部分的夫妻若走上離婚一途,仍會一起討論小孩的教養方式、一起照顧。就算各自再婚,大部分的人都是抱著開放的心情,不避諱和孩子的生父或生母一起負起共同養育孩子的責任(參考文章:無論大人的世界如何,都要讓孩子快樂成長:班的故事)。
以色列人非常重視家人之間的關係。吳維寧的丈夫有四個兄弟,大家每週都會回家和父母一起吃飯。除此之外,以色列的父母非常照顧疼愛小孩,並且愛屋及烏,連帶地照顧他們的另一半。維寧提到她的婆婆時常給她各種東西,一開始在華人文化教育下長大的她,不管喜不喜歡,都基於禮貌接受。後來才知道,在以色列人的觀念裡,給予的人擁有給予的權力,但收禮的人也有拒絕的權利。
倘若你和對方的關係很親近,你便不會不好意思告訴對方你對禮物真正的想法。無論你喜歡或是不喜歡,對以色列人而言,重要的是他們給予的心,而他們希望得到的是由「送禮」動作得到的回饋,藉此更了解你這個人,以及你的個人喜好。在大家族中,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意見,才有機會讓彼此更認識對方。
以色列男性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扮演著和母親同等重要的角色。這從以色列回台灣的飛機上就可以觀察到——通常在走道上哄小孩的都是男性;在孩子幼小時,交由母親餵母奶,父親也共同分攤照顧的角色。先前談到的離婚,在大部分的情況下,男方要付贍養與撫養費,孩子通常都是給母親養,但照顧孩子的時間也由父母親雙方平均分攤。
談論到教養孩子一事上,以色列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育兒經,也喜歡針對別人教養孩子的方式給予意見。這和他們喜歡討論、發問的個性有很大的關係。在以色列生兒育女,務必要整理出一套適合自己和孩子的教養哲學。因為,以色列人在教養上也不例外地發揮了十足的「虎刺巴」精神,會積極地說服你如何育兒是最好的。
這樣的習慣,除了育兒,還會延伸到你生活的各個層面。對於不是在以色列長大的移民們,或許會有點手足無措,不知該聽誰的,還會有些壓力。生活久了便會知道,以色列人其實只是熱情、善良,希望把他知道的都和你分享。這種情形尤其在朋友和親人之間很容易遇見。

以色列人的身份認同

在以色列,只要媽媽是猶太人,孩子就是猶太人。吳維寧住在以色列十多年,早已決定不信猶太教。那麼多年來也少有碰到被人傳教。不過,有次在牽著三個孩子在路上,出乎意料的被一位猶太拉比(Rabbi) 攔下,詢問維寧要不要入教。對於以色列人而言,沒有入教、不是猶太裔,那就是異教徒,而三個孩子也會也跟著母親成為異教徒。倘若未來他們出嫁,有了孩子,就會有更多非猶太教的人慢慢散布出去。
因此,對於信仰虔誠的以色列猶太人而言,還是會盡可能地說服那些還沒有入教的人趕快入教。生在台灣的吳維寧表示,在以色列生活了這麼多年,成為了半個以色列人;加上以色列的華人很少,有時候還是會希望能保有一部分台灣人的角色。雖然很困難,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會說中文,對台灣有基本的認識。
活動結束後,許多聽眾持續和吳維寧討論以色列與台灣在就業、文化、生活、教育上的差異。現場的以色列聽眾也上前提問、交流他們在台灣的觀察,並對於台灣人如何看待以色列的文化十分感興趣;更有不少維寧的忠實讀者詢問維寧的下一場講座將於何時開設,希望先行報名卡位。
看來維寧本次旋風回台,透過講座、分享,又凝聚了更多對於以色列與台灣的文化交流、產業發展、社會現況有興趣的聽眾。也期望下次維寧回台,可以帶來更多有趣、我們所不知道的以色列文化觀察。謝謝收看這一回的方格子的活動現場側記,我們下次見。
(編註:本文講者吳維寧以世俗猶太家庭立場談論在以色列的文化觀察)
活動紀錄:朱家陵 編輯:熊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透過《方格誌》,你可以深入了解方格子 vocus。踏入這個房間,你可以接收到我們的最新消息、認識我們的品牌信念並了解我們如何實踐、跟著我們了解數位與文化內容產業趨勢,有時還可以一窺 vocus 團隊的組織文化與工作趣事。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