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2|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我如何開始寫數位毛筆字

我在幾年前因為出版社邀請為封面寫字,所以又重拾了寫毛筆字的興趣。從那時到現在,我買了一些筆、一疊紙,寫了一張張自娛娛人的字;不過,我倒是沒把自己寫的字叫做「書法」。
從前為出版社封面寫的字,是用真的毛筆寫的。
一來因為我除了小學書法課之外,並沒有受過正規的訓練、也沒有臨過帖。沒臨過帖倒不一定算缺點;不過我知道,自己的字裡面有很多無意中學來的名家手法,究竟我還買過、用過兩套「二南堂法帖」。
此外,我從三十年前就是書法家董陽孜女士的作品愛好者;只要看到董老師的作品陳列,手指頭就會不由自主的動起來。
二來是因為從藝術創作的角度,以我自己的標準,這些作品或許能悅某些朋友的目,但真的還夠不上被稱為「書法」。
第三,近半年來我幾乎不再用紙筆寫字,而是在iPad上用Apple Pencil觸控筆來寫。因為我有些硬筆寫字的基礎(從前很長一段時間我只用鋼筆和針筆寫字),所以只要摸索一下、再融入一些毛筆的運筆技巧,花點時間練練,適應之後就容易多了。
不過最關鍵的是,至少對於慣用電子產品(特別是平板電腦)的人來說,用平板寫字是比較簡單的;兩個最主要的因素:
  1. 數位媒介更容易控制:撇開技巧因素不談,實體寫字至少有紙、筆、水、墨四種因素需要控制,其中任何一項都需要天份和苦練才能完全掌握;而數位媒介則只有「模擬水和墨的演算法」需要瞭解。 雖然更容易控制,但數位字的缺點,也正來自少了對這些元素的控制;或者換個方式說,沒辦法透過對這些元素的精準控制(對,雖然很難)來塑造出作品細節的趣味。這也是我不覺得數位字能算是「藝術」的理由之一。
  2. 數位媒介可以反悔:是的,你看到的數位寫字作品,其中大多都有許多次的「undo」(還原一步);只要寫壞了,無論是一劃、一個字、很多字,都可以擦掉重寫,嘗試各種不同的寫法,寫到自己滿意為止。 也就是說,我們雖然還是需要學會駕馭演算法、預測它(比實物容易預測)的模擬渲染行為,但仍然掌控著最後推翻它的權力。 這一點,在真實的紙筆上是不存在的;一筆接觸、水墨暈染,它就是天荒地老、永不悔改。有太多次在紙上寫了一幅自己尚稱滿意的作品,卻毀於提筆時落下一滴墨漬、或是太多的水紋在纖維間橫流,最後只好放棄;而這樣的放棄,並不能保證下一幅字不會再發生同樣的事情。
說實在話,同樣是創作,畫畫比寫字要容易許多;繪畫有太多的技巧可以修補敗筆、可以一劃一劃慢慢修正,不足之處補筆改繪是家常便飯。寫字則比較像賭博,落筆就是下好離手一翻兩瞪眼,不時興反悔重來。
之後都只在平板上寫,除了上述近乎偷懶作弊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好處是不用準備材料、不用空間、不用大桌子、不用洗筆洗硯台(是的,我知道洗這些也是一種修為練氣的途徑,是整個書法藝術的一部分)。
最重要的是,因為如此我可以興之所至,隨時提筆(筆不在手邊就提手指)就寫;即使躺在床上,半夜醒來偶得佳句也可以寫,不會等到文房四寶鋪陳完畢之後,修為是有長進了,但不是句子忘了、就是沒心情寫了。
所以總而言之,這些不算書法,算是玩玩寫字的旁門左道,偶爾換點銀子買酒喝也算是額外收穫;不過我還蠻愛寫的,尤其週末喝個兩杯之後會多寫幾張。不過因為某些原因,我除了偶爾抄抄古詩、自己對個對聯之外,多半刻意寫的是上不了檯面的句子,開心就好。
以下是幾幅這兩天週末寫的東西。如同前面說的,紙、筆、水、墨,還有印章都是假的或不存在的;如果看得到,就是眼睛業障重。 :)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講喝酒。
錄歐陽修《採桑子》,也是講喝酒。
戲仿汪兆銘詩「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還是講喝酒。
某位朋友說他有某種困擾,這是我開出的藥方,終於不是講喝酒了。XDDD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