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8/07/0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算計·婚姻·異國戀】

很久以前,我媽一直跟我諄諄教誨一件"秘密"。

[你以後要結婚啊~一定要找一個他愛你比你愛他還要多的人,這樣才比較有保障!]
我那時有聽沒有懂,一來是因為我沒有太多這種"不對等"的相處經驗(大多都是跟哥兒們玩笑打鬧的平等),二來是因為對這種邏輯方式感到"直覺式的莫名疑惑"。

事實證明,沒聽我媽的話,是對的!

(周XX~聽媽媽的話不一定都是對的)
前年跟來自義大利的他交往之時,我對他略提了這個"守則",本來我預期的是,出身義大利"媽寶文化"傳統家庭的他,對這個看法應該會很贊同吧?

殊不知,他嗤之以鼻地說:[放屁!結婚這種事,怎麼可以用交換跟秤量愛情來約束對方?]


我愣了一下,想不到對方的反應會是如此,更想不到的是,對方竟然如此有種,在"愛媽媽"跟"順服”這件事,判明分寸如此清楚!(這也是我後來擇偶的標準之一。)
不過當時的我,想說對方是男性,可能是以男性的角度來出發思考。
直到分開,我回國後,接觸到在台灣的相親對象,才發覺:
在東方的家庭文化裡,太容易把""與""混淆,變成上位者(長輩)操縱家庭權力結構的藉口,搞得晚輩在自己本心與盡孝之間,變得無所適從,痛苦不堪。
也正是如此,我在本土文化的相親對象裡,看到太多這種或多或少的情緒勒索、架構脅迫的隱性文化下,存在於他們的價值觀判斷、行為舉止裡,充斥在自以為熱心地安排相親、安排晚輩生活、幫晚輩鋪路的自我期待裡
問題從來都不是台灣沒有好男生,而是:
看到對方也受限於他的家庭文化架構裡,且沒有自覺或有獨立判斷、捍衛自己的概念,我不由自主地產生了:
不想進去一起陪受苦、順服!
不知道進去之後,會不會被要求交換扮演什麼?
不知道伴侶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是什麼?很模糊
這是我在不同文化之間,從不同價值觀之間的角度所看到的視野。
後來,我在鄧惠文醫師分享的故事裡,看到有一名女生,遵循長輩留下來的守則"如法炮製"在她挑選婚姻對象的條件裡,種種看似開頭"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後來失敗的案例。
原因是:

她忘記考慮她的心理機制以及價值觀。

她選了一名愛她非常多的老公,前期非常享受老公對她的疼愛,但久之,自己產生了想要回饋予愛的心態,但老公一直單方面的享受付出不要求回報,甚至禁止她回報,結果能量不對等的情形下,周遭有小王出現了,她把她接受到過剩的照顧,不由自主的去照顧了小王
最後東窗事發之際,老公因愛生恨,同時自覺付出卻得不到應有的尊重,雙方撕破臉。
媽媽說得不一定是正確的,原因是除了媽媽只能反映她那個年代適用的婚姻價值觀以外,更重要的是:

你不是你媽。

你媽無法為你的心理機制、習性反應、價值觀、你碰到的外在事物負責任,
Photo By Luis Tosta on Unsplash

培養出對於愛情、婚姻的清楚價值觀

才是幫助自己擇對偶、堅固自我人生的要件。

用種種條件式的一時願望去交換婚姻裡的永久愛情保障

才是很危險且不切實際的思考方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