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排行榜的書一定是好書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大家選書的時候,除了參考某些人的書單以外,經常也會參考暢銷排行榜。但在暢銷排行榜上的書一定是好書嗎?
 
上榜的書當然不一定就是好書,比如現在博客來的第一名居然是Peter Su的書,還有仍在榜上的《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這本結構鬆散的網路心靈雞湯集錦──,常常上榜的書都廢到讓我懷疑人生。
但至少以李笑來的角度來說,這些書之所以暢銷,就是因為他們能打中消費者的剛需。而所謂的消費者是誰?不是你自己,是別人!
要了解別人以為的需求,而不是自己的。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
這句話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剛需並非別人真正的需求,而是別人「以為的需求」。
從這個角度去想就能明白為什麼這些書會暢銷了。很多時候,人們以為自己需要的,往往不是自己真的要的。這些作者善於將大家以為他們需要的東西包裝起來,再賣給大家。尤其對於實際上不常閱讀與動腦思考,但卻有知識焦慮的人來說,買!都買!只要感覺看完之後好像有點收穫那就都買吧!彷彿錢花下去,知識就能立刻增加一樣。這種感覺讓他們無比安心。
於是在作者打到別人以為的需求,以及想花錢解決知識焦慮的群眾的交互作用下,造成暢銷排行榜的某些書知識價值並不高。
如果你是想追求知識價值的人,暢銷排行榜看看就好。認真參考愛書人的書評以及書單,或是參加讀書會吧!
avatar-img
3會員
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殷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願永遠不要將別人的苦難當成理所當然。
對我來說,這些哲學家的解答都不是真正的解答。非科學的問題總是這樣,大家帶著自己的生命經歷各自解讀,按照自己的邏輯生成不同的答案。 在這個問題上,每個人都是對的,但我需要自己的答案。
歷經挫折不屈不撓的能力(恆毅力)是成功的關鍵之一。要具備成長型思維也需要恆毅力,而要怎麼培養妳的恆毅力呢?有願景是很重要的。看看這25個成功的女性,她們在追求自己夢想的路上都曾跌跌撞撞,甚至來個人生大轉折,可是當妳一旦知道自己的願景後,就能和她們一樣無比堅強。
「不都是這樣嗎,身體裡頭很痛很痛的東西,因為太痛了不處理會死,所以一定想辦法處理,不弄會活不下去,痛過臨界點,就開始逐步一點一點復健。反而是有些痛你覺得可以忍受的,你只是覺得不舒服,那種可以忍受不處理也不會致死的,你就不會處理它——那種不會致死的疼痛什麼的,才會跟著你一輩子。」
願永遠不要將別人的苦難當成理所當然。
對我來說,這些哲學家的解答都不是真正的解答。非科學的問題總是這樣,大家帶著自己的生命經歷各自解讀,按照自己的邏輯生成不同的答案。 在這個問題上,每個人都是對的,但我需要自己的答案。
歷經挫折不屈不撓的能力(恆毅力)是成功的關鍵之一。要具備成長型思維也需要恆毅力,而要怎麼培養妳的恆毅力呢?有願景是很重要的。看看這25個成功的女性,她們在追求自己夢想的路上都曾跌跌撞撞,甚至來個人生大轉折,可是當妳一旦知道自己的願景後,就能和她們一樣無比堅強。
「不都是這樣嗎,身體裡頭很痛很痛的東西,因為太痛了不處理會死,所以一定想辦法處理,不弄會活不下去,痛過臨界點,就開始逐步一點一點復健。反而是有些痛你覺得可以忍受的,你只是覺得不舒服,那種可以忍受不處理也不會致死的,你就不會處理它——那種不會致死的疼痛什麼的,才會跟著你一輩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最近在誠品書店迴游時發現的兩本書之中的其中一本(另一本是上次說的「思考的步驟」) 買書資金有限的我,是在後來才買的 他是一本商業書,但我對他所說的「附加價值」的觀念有共鳴到 怎麼讓自己的商品添加附加價值 這個商品也可以是無償的部落格文章 用一句話表示的話: 「客戶有什麼理由一定要選擇你的商品?」
Thumbnail
查詢了博客來網路書店,這一本2022年出版的《去書店買個好人生》竟然是「已售完,補貨中」,這難道是一本暢銷的書籍嗎?只是我看完整本書之後,只覺得書名取得好,但不覺得這應該會是一本暢銷書啊! 簡單的說,就是推廣讀書和買書的好處。其他的,沒了。 讀完整本書之後,回想起重點,真的就是上面那
Thumbnail
如果你只想要幸福,很容易就能實現;可是我們總想要比別人更幸福,這很難達成,因為我們會高估別人的幸福。——孟德斯鳩 看到一半,我突然想不起來,我為何要買這本書,但我非常喜歡作者談及的各種看似保守安全,但非常適合此刻我的心靈雞湯,回頭查一下作者介紹,原來讓他一舉成名的作品是《致富心態》啊,原來我是想找
Thumbnail
在致富理財書上到底要看什麼鬼? 到底有什麼好看的呢?? 最近我們在社群上跟一些群友討論到這個議題。   窮苦翻身最吸睛 我覺得有些讀者的認知裡面,理想的書籍作者是什麼? 這種投資理財書的這種讀者,你到底想看的東西是什麼? 我覺得有些人想看的應該是,作者人設應該是窮苦人家,想要看翻身致富的故
Thumbnail
你所相信的意義,很可能只是在強化別人的信念,畢竟你可是他的隱藏財源。
Thumbnail
長短也好,書評有什麼用?為什麼作者需要被評? 早陣子跟書評人聊天的時候有注意到一些現象:PNN多數的作者都傾向「宣傳系書評」,他們想要的是曝光率,讀者透過書評人得知這本書如何,好不好看?好的就開書,不好的就省略掉,節省大量沉沒成本。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談談,讀書到底有啥屁用 Hello guys ,我是NeKo嗚喵,歡迎回來我的說書時間,嗚喵! 社會上有一條叫做食物鏈的東西,決定了我們存活的能力和生存條件,而站在食物鏈上的哪一邊又取決於掌握了多少資源而定。不一定是錢,有時候是權力、技術、美貌、名聲,甚至是強大的社會關係。像是伊莉莎白
Thumbnail
《只賣我想要的》作者野崎亙是成功經營日本多個人氣連鎖品牌的幕後推手。他認為與其藉由市場調查來了解消費者的偏好,不如先從釐清自己的需求與想法開始。品牌主必須重視「假如自己是消費者,真的能夠接受那個產品或服務嗎?為什麼會想購買呢?」的答案。只有深入去挖掘消費者的想法作為產品或服務的起點,才能夠引起共鳴。
Thumbnail
「到底要如何抓住消費者的心?」這大約是行銷學習社團最常出現的問題,行銷方式百百種,且消費者心理千變萬化,作為行銷人,該怎麼屢戰屢勝呢?如果你也是正在學習中的行銷菜鳥,閱讀《峰值體驗》或許可以幫助你獲得更多靈感!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最近在誠品書店迴游時發現的兩本書之中的其中一本(另一本是上次說的「思考的步驟」) 買書資金有限的我,是在後來才買的 他是一本商業書,但我對他所說的「附加價值」的觀念有共鳴到 怎麼讓自己的商品添加附加價值 這個商品也可以是無償的部落格文章 用一句話表示的話: 「客戶有什麼理由一定要選擇你的商品?」
Thumbnail
查詢了博客來網路書店,這一本2022年出版的《去書店買個好人生》竟然是「已售完,補貨中」,這難道是一本暢銷的書籍嗎?只是我看完整本書之後,只覺得書名取得好,但不覺得這應該會是一本暢銷書啊! 簡單的說,就是推廣讀書和買書的好處。其他的,沒了。 讀完整本書之後,回想起重點,真的就是上面那
Thumbnail
如果你只想要幸福,很容易就能實現;可是我們總想要比別人更幸福,這很難達成,因為我們會高估別人的幸福。——孟德斯鳩 看到一半,我突然想不起來,我為何要買這本書,但我非常喜歡作者談及的各種看似保守安全,但非常適合此刻我的心靈雞湯,回頭查一下作者介紹,原來讓他一舉成名的作品是《致富心態》啊,原來我是想找
Thumbnail
在致富理財書上到底要看什麼鬼? 到底有什麼好看的呢?? 最近我們在社群上跟一些群友討論到這個議題。   窮苦翻身最吸睛 我覺得有些讀者的認知裡面,理想的書籍作者是什麼? 這種投資理財書的這種讀者,你到底想看的東西是什麼? 我覺得有些人想看的應該是,作者人設應該是窮苦人家,想要看翻身致富的故
Thumbnail
你所相信的意義,很可能只是在強化別人的信念,畢竟你可是他的隱藏財源。
Thumbnail
長短也好,書評有什麼用?為什麼作者需要被評? 早陣子跟書評人聊天的時候有注意到一些現象:PNN多數的作者都傾向「宣傳系書評」,他們想要的是曝光率,讀者透過書評人得知這本書如何,好不好看?好的就開書,不好的就省略掉,節省大量沉沒成本。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談談,讀書到底有啥屁用 Hello guys ,我是NeKo嗚喵,歡迎回來我的說書時間,嗚喵! 社會上有一條叫做食物鏈的東西,決定了我們存活的能力和生存條件,而站在食物鏈上的哪一邊又取決於掌握了多少資源而定。不一定是錢,有時候是權力、技術、美貌、名聲,甚至是強大的社會關係。像是伊莉莎白
Thumbnail
《只賣我想要的》作者野崎亙是成功經營日本多個人氣連鎖品牌的幕後推手。他認為與其藉由市場調查來了解消費者的偏好,不如先從釐清自己的需求與想法開始。品牌主必須重視「假如自己是消費者,真的能夠接受那個產品或服務嗎?為什麼會想購買呢?」的答案。只有深入去挖掘消費者的想法作為產品或服務的起點,才能夠引起共鳴。
Thumbnail
「到底要如何抓住消費者的心?」這大約是行銷學習社團最常出現的問題,行銷方式百百種,且消費者心理千變萬化,作為行銷人,該怎麼屢戰屢勝呢?如果你也是正在學習中的行銷菜鳥,閱讀《峰值體驗》或許可以幫助你獲得更多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