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看到這個飲料封面,我就想到學台語這件事。雖然我還不是很了解用什麼方式學習台語才算「政治正確」,但我可以確定的是,從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去粹取最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學習,才是「最接近正確」的方式。
我很幸運,從小就有很好的台語學習環境。除了在家,至少到國中之前,在小學這種公共場合中,與同學,甚至是與老師之間,大部份的對話也是以台語為主。即便在這當中曾經出現阻礙我在公共場合使用台語的他班老師,我還是以對抗的態度來捍衛使用台語的空間。當然,這是一種後設的說法。因為當時並沒有很明確的詞彙來框定這個抵抗意識。
所以對我來說,台語毫無疑問就是我的母語。
也因此,對於現在坊間提倡以羅馬拼音作為學習台語的方式,我還是覺得很怪。並非說這種方式不好,而是說,把台語的音調以某種符號呈現,覺得似乎限縮了台語在情感表達上的張力。
講精確點,拉到個人層面來說,以一種「比較有溫度」的方法來接觸台語,是我比較習慣的方式。以部落社會的邏輯來比喻好了,就是,假如我想知道某個字的念法,我會跑去請教部落裡的耆老以了解該詞彙的念法和用法,而不是透由某類傳播媒介實體中去拼湊符號間的關聯來得知。只是,拉到現實層面,如果以傳承為目的的話,將台語置入某種符號中來推廣,似乎也成了唯一的方式。
因此,簡單講,在習慣上我抗拒用羅馬拼音,但實際上卻認為這種拼音教學有其必要。至少比用注音符號來學習還要強多了。畢竟用注音符號來展現台語張力,真的有其侷限。有限到我覺得很廢。
嘛,說那麼多,我還是會用我自己的方式來學習台語。會不會用羅馬拼音來學習,就真的看機緣啦。
順帶一提,在工作場合中,如果聽到有人用台語報告或是討論事情,我都會特別珍惜。即便對方的台語不是很輪轉,我還是會希望對方能夠堅持下去。
沒辦法,當前使用台語的時機與空間,似乎沒有比「以前」友善到哪去。
PS:跳痛一下。
如果想要知道如何以中文書寫的方式來展現台語語境,我個人推薦阿盛和路寒袖。
因為我覺得他們在「以中文展現台語語境」這方面,其方式和筆觸的確蠻到味的。
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