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文天文臺】陳允元:時間的倖存者──《風車》第三期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藏品/楊熾昌家屬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個藏品】
  2003年,以1930年代臺灣流行音樂發展為主題的紀錄片《跳舞時代》上映。片中歌手純純唱出的一句:「阮是文明女,東西南北自由志」使許多觀眾驚艷地發現,原來我們過往以殖民壓迫、戰爭與皇民化為關鍵字認識的「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同時也曾是一個摩登而亮麗的「跳舞時代」。
  事實上,在那個離我們似乎有些遙遠的年代,世界的現代思潮與物質文明在極短的時差內抵達臺灣,落地生根,成為臺灣自己的現代。在文學發展上,1933年結成於臺南的風車詩社即為一例。儘管成員僅有七人,卻開啟了臺灣的超現實主義美學。
  當你聽著這樣的敘述,不知是否曾經試想過:那些曾經發生過的事如何為後世的我們知曉?文學史又是如何被建構起來?
  典藏於臺灣文學館的風車詩社同人誌《風車》第三號,是見證詩社活動最重要的史料,但目前僅見此一孤本,其他號數如今未見。「歷史」從來都不是全貌。我們現今的所知,都只是局部。都是有待增補、或等待被推翻、被重寫的歷史學草稿。
  但光憑這一冊,它就告訴我們很多。除了殖民性與現代性的辯證,它正反覆訴說:臺灣從來不在世界之外。臺灣在世界之中。


  奪下第53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的作品《日曜日式散步者》,以1930年代臺灣第一個超現實主義詩社「風車詩社」為題,採取了一種違抗感知慣習的表現方式:戲劇重演的部分,演員頸部以上的表情都被切隔在景框之外,觀眾是看不到在劇中飾演風車詩人的演員的臉的;只有在史料檔案中,風車詩人方從歷史的彼端回過頭來,以正面示人。
  之所以採取這樣的表現方式,導演黃亞歷謂此為在「當事人缺席」的狀況下體認歷史「再現」之不可能,同時也在此不可能中試圖逼近歷史的「真實」。換個方式說,或許我們可以這樣思考:面對業已消逝的人事時地,我們永遠只能以局部去想像整體、逼近真實;而唯一能藉以追尋的線索,便是物——檔案、文獻、史料。它們殘缺不全,沉默無聲,卻在蒙昧渾沌的暗夜裡接續成一條條通往過去的微光跡線。它們是歷史的見證者,也是時間的倖存者。
  然而並非所有的史料都能從歷史的劫難中倖存下來,特別在命運多舛的近代臺灣。日本時代的史料,即使有幸躲過有心或無意的丟失、躲過蟲蛀水淹、甚至逃過來襲敵機投下的燒夷業火,到了戰後,當統治者更迭、敵我互換,這些史料帶有被華國仇視的日本殖民地記號,或刻印高度敏感的左翼語彙,使所有者得在家中暗處親手掩埋、秘密燒燬。於是,最終能夠存留下來的,往往成為了歷史的孤本。且還要一點點上天給予的善意,才能遇上有心且努力的研究者,被整理、翻譯、詮釋與建構,成為「文學史」的一部分而為我們知曉。
《風車》第三號封面。(藏品/楊熾昌家屬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風車詩社由楊熾昌(1908-1994)主導,借用法國紅磨坊(Le Moulin Rouge)之風車意象為名,結成於1933年日本統治下的臺南。主要成員還有李張瑞(1911-1952)、林修二(1914-1944)、張良典(1915-2014)等,除張良典外,皆曾留學東京。他們以前衛的先鋒者姿態,將源起於歐陸而經日本轉化改造的超現實主義美學及「主知」論的詩學引進臺灣,並結合臺灣的熱帶南國風土與殖民地情境,創造出有一種既本土、又國際,在世界的現代主義運動中獨樹一格的臺灣實踐。而這樣的實踐正是臺灣現代主義詩的起點。當紀弦(1913-2013)宣稱自己在1950年代為臺灣帶來現代詩的火種,事實上他的現代派運動已經整整落後風車詩社二十年了。
  當然,也許我們不能過分苛責紀弦狂妄。畢竟風車詩社要遲至1970年代末因陳千武的翻譯,才開始被戰後的臺灣文壇認知。然而無論是陳千武的翻譯、或是楊熾昌1979年重編出版的自選集《燃燒的臉頰》,根據的都是四處蒐集來的舊報紙與雜誌剪貼,而非詩社的同人詩誌《風車》。楊熾昌自云:「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隨著家屋和身邊的的一切紀錄、資料、藏書全都燒光的緣故,要編這本集子備嘗艱辛。」40年代戰火燒光了藏書與詩稿,而他至為疼愛的後輩林修二也在終戰前的1944年因肺結核早逝。到了50年代,白色恐怖又奪走了他的摯友李張瑞的生命,這使得倖存的楊熾昌及張良典就此封筆,放棄文學。
《風車》第三號收錄林修二作品。(藏品/楊熾昌家屬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至此,還有什麼能夠見證他們的青春、友誼、以及互相勉勵追求藝術與前衛的銳氣?直到1994年楊熾昌過世,他都以為這份刊物早已不存,抱憾而終。過世後翌年,呂興昌教授與楊之三男楊皓文先生整理遺物之際,才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赫然發現這冊僅見的《風車》第三號孤本。
楊熾昌在後記寫道:「福爾摩沙的春天來了。島上的詩人喲!理論家喲!有精神地從冬眠睜開眼睛站起來吧!為了美麗島的文學!」
(藏品/楊熾昌家屬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這冊以為早已佚失的薄薄詩誌,收錄有同人們的詩、小說以及文論,是他們在島上努力刻下的痕跡。楊熾昌在後記寫道:「福爾摩沙的春天來了。島上的詩人喲!理論家喲!有精神地從冬眠睜開眼睛站起來吧!為了美麗島的文學!」年輕的他們曾如此熱烈地激勵島上的詩人與理論家們,企盼能夠一同致力於文學,召喚福爾摩沙的春天。然而在戰後很長一段時間,整個日本時代的臺灣文學卻被埋沒在歷史的暗角,彷彿島上從來便是荒蕪,一切都不曾發生。
水蔭萍,〈炎える頭髮-詩の祭禮のめたに〉。
(藏品/楊熾昌家屬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作為歷史的孤本,《風車》第三號已妥善典藏於國立臺灣文學館,正好也在風車詩人的家鄉臺南。然而如今我更好奇的是,那些下落不明的《風車》第一號、第二號、第四號,以及楊熾昌提及曾經出版過的詩集詩論集與小說集,有沒有可能如《風車》第三號一般,只是暫時被世界遺忘了而已;也許它們仍等待著一個宿命般的眼神──因震驚而有些遲疑地──,但終於探出了手,將之從時間的罅隙中拾起。


★ 作家小傳
楊熾昌(1908-1994),臺南人, 筆名有水蔭萍、水蔭萍人、柳原喬等。1908年(明治41年)出生於臺南市,臺南二中(今臺南一中)畢業,1930年赴日求學,於東京就讀文化學院,後因父病返臺。回臺後,結婚生子,從事文學創作、擔任報紙學藝欄編務、組成詩社,緩緩撒落由日本帶回的現代詩的種子。
1932年(昭和7年)因父病危返臺,後任職臺南市第50區煙草賣捌所書記,並兼任《臺南新報》文藝欄編輯。1933年秋季結合臺籍青年李張瑞、林修二、張良典以及日籍女子戶田房子、岸麗子等6人共組「風車詩社」,於10月發行同人刊物《風車》。1986年與劉捷同獲由《自立晚報》主辦「鹽分地帶文藝營」頒贈的「臺灣新文學特別貢獻獎」,重獲文壇肯定。
★延伸閱讀:
★ 觀測員簡介
陳允元 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所碩士,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所博士。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目宿媒體文學顧問。學術關鍵字為殖民地時期臺灣文學與現代主義。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等。著有詩集《孔雀獸》(2011)。與黃亞歷合編《日曜日式散步者:風車詩社及其時代》(2016),獲臺北書展年度編輯大獎、金鼎獎。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獨立樂團唱出當代年輕人的心聲,但你知道什麼是獨立音樂嗎?如果一時說不出來,看看1972年的左翼青年李雙澤怎麼定義搖滾樂,或許會得到一點啟發。對資源相對稀少的年輕人來說,如何定義喜歡的事物,擺脫主流的控制,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在這樣的過程中不斷發展的事物之一,就是搖滾樂。
    你是否好奇以前有沒有人環過島?在那個交通建設、通信聯絡不比今日的年代裡,如果要環島,人們有什麼選擇?臺灣歷史上有個作家,他的環島大業是沒環成,但後來倒是用「文學」環起了整個臺灣島。「文學」是要怎樣環島?他到底怎麼做到的?又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就讓這篇文章帶你一窺日 目前的本時代臺灣文青的環島夢吧。
    一本書的出版,乃至於報章雜誌、文章刊登的背後,有許多細緻的溝通、討論與掙扎,是大多數讀者看不見的。而作者與編輯之間,那種伯樂識馬的可貴,更往往成為書本之外的逸事難以為外人道。然而這靈光交會、誕生的瞬間,或許就是作品開始有了靈魂的關鍵時刻,在漫長的歷史中,仍熠熠發光……
    獨立樂團唱出當代年輕人的心聲,但你知道什麼是獨立音樂嗎?如果一時說不出來,看看1972年的左翼青年李雙澤怎麼定義搖滾樂,或許會得到一點啟發。對資源相對稀少的年輕人來說,如何定義喜歡的事物,擺脫主流的控制,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在這樣的過程中不斷發展的事物之一,就是搖滾樂。
    你是否好奇以前有沒有人環過島?在那個交通建設、通信聯絡不比今日的年代裡,如果要環島,人們有什麼選擇?臺灣歷史上有個作家,他的環島大業是沒環成,但後來倒是用「文學」環起了整個臺灣島。「文學」是要怎樣環島?他到底怎麼做到的?又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就讓這篇文章帶你一窺日 目前的本時代臺灣文青的環島夢吧。
    一本書的出版,乃至於報章雜誌、文章刊登的背後,有許多細緻的溝通、討論與掙扎,是大多數讀者看不見的。而作者與編輯之間,那種伯樂識馬的可貴,更往往成為書本之外的逸事難以為外人道。然而這靈光交會、誕生的瞬間,或許就是作品開始有了靈魂的關鍵時刻,在漫長的歷史中,仍熠熠發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再次回到1970年代,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重要的階段,但在戒嚴、白色恐怖時期,「台灣文學」──就算當時不是所謂「台獨」,仍舊具備主體意識、台灣意識,如何才能夠被當局允許? 或許問另一個問題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談台灣文學研究會自楊逵和鍾理和,以及日治時期開始?」
    Thumbnail
    前幾篇不斷在說1970年代是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難道在此之前就沒有台灣文學研究嗎?當然也不是。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Thumbnail
    這是描述臺灣日治時代青春、愛恨與戰爭的記憶傷痕的故事,講述了主角之一依江在戰爭時期的生存和愛情故事,展現了那個時代的人的宿命和身分認同的痛苦。
    Thumbnail
    「愛是一種感覺,你難道沒有感覺到?」 「沒有,我只感覺到你把我當作玩物,希望從我這裡得到情欲的滿足。」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寫在前面: 林夕填詞以來參與過很多大大小小的講座和訪問,他分享過不少創作理念,都是這很寶貴的內容。自被佚名事件後,有許多大陸討論林夕的興趣小組一一消失。2023年的新年忽然有感,我深信香港歌詞是香港文化的重要遺產,而夕爺是香港的詞人,為什麼還要假手於他人保育呢?於是我開始把他的訪問內容慢慢地整理成
    〈永遠的尹雪艷〉出自白先勇經典著作《台北人》,故事主要發生於位處臺北的尹公館,講述傳奇人物尹雪艷行雲流水的社交手腕,及其神秘卻又令人著迷的個人魅力。在白先勇筆下的細緻刻畫,尹雪艷的形象躍然紙上,為字句間鑲上大時代色彩,閃爍著繁華落盡卻依舊在表面維繫的光鮮亮麗,如同尹雪艷永遠的不老、永遠的始終如一。
    Thumbnail
    沒有土地,哪有文學。──葉石濤 從日常生活被文字包圍切入,帶領觀眾進入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學發展史。由原住民的口傳文學開始,反應了島嶼及海帶來的自然生命經驗,再到殖民時代、反共時代的不屈意志,最後行至每個人都能放肆書寫的現代,共寫下一個文學盛世。
    Thumbnail
    透過近於「挖出黑歷史」的方式,全書簡要地帶領讀者認識這批「詩人群」,同時揭露了詩人在「紙本」之外的另一面。當中的議題有許多延伸討論的空間,比如楚影在臉書與文學論壇間「活動模式與效果」的差異、陳允元「被遺忘的孔雀獸」究竟是「被遺忘」還是集結時的「刻意捨去」等,這些現象在網路時代都值得進一步探尋。
    Thumbnail
    再次回到1970年代,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重要的階段,但在戒嚴、白色恐怖時期,「台灣文學」──就算當時不是所謂「台獨」,仍舊具備主體意識、台灣意識,如何才能夠被當局允許? 或許問另一個問題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談台灣文學研究會自楊逵和鍾理和,以及日治時期開始?」
    Thumbnail
    前幾篇不斷在說1970年代是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難道在此之前就沒有台灣文學研究嗎?當然也不是。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Thumbnail
    這是描述臺灣日治時代青春、愛恨與戰爭的記憶傷痕的故事,講述了主角之一依江在戰爭時期的生存和愛情故事,展現了那個時代的人的宿命和身分認同的痛苦。
    Thumbnail
    「愛是一種感覺,你難道沒有感覺到?」 「沒有,我只感覺到你把我當作玩物,希望從我這裡得到情欲的滿足。」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寫在前面: 林夕填詞以來參與過很多大大小小的講座和訪問,他分享過不少創作理念,都是這很寶貴的內容。自被佚名事件後,有許多大陸討論林夕的興趣小組一一消失。2023年的新年忽然有感,我深信香港歌詞是香港文化的重要遺產,而夕爺是香港的詞人,為什麼還要假手於他人保育呢?於是我開始把他的訪問內容慢慢地整理成
    〈永遠的尹雪艷〉出自白先勇經典著作《台北人》,故事主要發生於位處臺北的尹公館,講述傳奇人物尹雪艷行雲流水的社交手腕,及其神秘卻又令人著迷的個人魅力。在白先勇筆下的細緻刻畫,尹雪艷的形象躍然紙上,為字句間鑲上大時代色彩,閃爍著繁華落盡卻依舊在表面維繫的光鮮亮麗,如同尹雪艷永遠的不老、永遠的始終如一。
    Thumbnail
    沒有土地,哪有文學。──葉石濤 從日常生活被文字包圍切入,帶領觀眾進入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學發展史。由原住民的口傳文學開始,反應了島嶼及海帶來的自然生命經驗,再到殖民時代、反共時代的不屈意志,最後行至每個人都能放肆書寫的現代,共寫下一個文學盛世。
    Thumbnail
    透過近於「挖出黑歷史」的方式,全書簡要地帶領讀者認識這批「詩人群」,同時揭露了詩人在「紙本」之外的另一面。當中的議題有許多延伸討論的空間,比如楚影在臉書與文學論壇間「活動模式與效果」的差異、陳允元「被遺忘的孔雀獸」究竟是「被遺忘」還是集結時的「刻意捨去」等,這些現象在網路時代都值得進一步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