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我們知道大士爺是農曆七月普渡的重要角色,但普渡中最重要的還是眾多「好兄弟」啦!在臺灣的傳統觀念裡,人死就會成為亡魂,但就如同一樣米飼百樣人一般,亡魂也有很多不同的樣子。其中含冤而死、或是無後人祭祀的亡魂,往往為了復仇或尋求供養而在陽間造成社會問題,這樣的亡魂被稱之為「厲」。
清朝時期大量漢人移民台灣,人群眾多也常常造成衝突產生。尤其乾隆年間以後,臺灣各地都出現幾次大規模的械鬥衝突。大規模的衝突便造成了大規模的死傷,這些械鬥創造了許多死於非命、無人祭祀的「厲」,造成社會問題。基於這點,解決厲鬼,便成為臺灣中南部聚落在衝突結束後所要面對的嚴重問題。
解決厲鬼基本上有兩種方法,驅逐和祭拜。祭拜厲鬼感覺是很奇怪的事情,但是仔細想想,既然這些厲是因無後人祭拜而形成的,那只要有人祭拜就不會有問題了,因此這種行為稱為「祭厲」。全台灣到處都有祭厲的信仰,例如大眾爺、百姓公、萬姓公、萬善祠、義民爺等等。在中南部地區,這些祭厲信仰往往也形成廟宇,如北港旌義亭、嘉義市東門內的忠義十九公廟、嘉義水上的大眾爺廟、嘉義市王田大眾爺廟,都是因為林爽文事件而產生的祭厲信仰。而祭厲廟宇中最出名的應該就屬民雄的大士爺廟了。
民雄作為嘉義市北方門戶,在清朝時期具有重要的交通地位,使民雄比較容易捲入周邊的衝突事件。例如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清代彰化諸羅兩縣發生了嚴重的大規模漳泉械鬥事件,諸羅一帶大地主翁雲寬也牽連其中,甚至造成翁家的衰敗。隨後緊接而來的林爽文事件也對民雄帶來影響。民雄也傳說在這幾年的械鬥事件中,以漳州人為主的民雄與北港的泉州人在互拚的過程中死傷慘重,因此事件結束後由地方頭人倡議以普渡祭祀亡魂,成為今日民雄大士爺信仰的起源。
水牛厝的人主要來自漳州,不然就是與漳洲關係比較近的泉州同安,在這個時期也
同樣受到械鬥事件影響,因此事件結束後,水牛厝加入漳州人為主的民雄祭拜大士爺來解決厲鬼的問題,是非常合理的。可見,水牛厝祭拜大士爺,可以推估是從西元1800年左右開始的,是已經持續至今200年左右的信仰活動。
要了解為什麼民雄大士爺這麼興盛,就要從嘉義一帶獨特的歷史背景來分析。因為清朝臺灣中南部械鬥嚴重,所以才需要大規模的普渡儀式來祭厲,也所以才創造了最興盛的民雄大士爺信仰。也因為有著共同的背景,我們水牛厝也才會跟民雄一起開始祭拜大士爺,並且持續至今。
研究歷史,才知道我們今日的習俗都是有所源頭的。農曆7月23日水牛厝大士爺祭典,歡迎大家共襄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