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當人際互動遇上通訊軟體
通訊軟體大大改變了人們對時間流逝的感受,以及與其他人的距離。即便稱為即時通訊(Instant Messaging),每一則訊息都可能是經過多次修改,斟酌再三才送出的文字;反觀線下(off-line)的相處,反而因為少了「緩衝時間」而多了些尷尬,多了點不知所措,甚至可能煩惱:「怎麼找不到貼圖可以用?」
這樣的改變,不僅發生在本就彼此認識的人身上,更在素昧平生的人們間發酵。
人肉搜索(Searching)這部電影,藉由數位畫面呈現了網路世代的開始至今,人們對關係的摸索與重新定義。
上傳你的生活:網路資訊如何重建個人輪廓
劇情描述男主角大衛(David)因為女兒Margot的無預警消失,試圖透過科技蒐集/尋找蛛絲馬跡。
本片非常驚人地沒有使用實景鏡頭來敘事,而是透過各種科技產物,包含來回切換的瀏覽器分頁、Facetime對話、Youcast 直播,甚至是監視器等畫面來帶動劇情進展。
此情此景不禁讓人思考,
這些網路上的資訊,真能建構出我們對人的理解嗎?
要認識陌生人,肉搜他的臉書、IG發文已經是臺灣人的習慣;然而這些年,我們似乎也從「加不加親人好友」的糾結中長大了:氾濫的平台、網站蓬勃興起,能從臉書看見瞭解的可能還是片面的你;困難的是如何撈出來自眾多匿名/具名平台各自擁有的零碎資訊,彙整並讀出重要內容。
透過不斷按下「忘記密碼(forget password)」,父親David就像駭客一般,回溯到亡妻的yahoo信箱,讓女兒Margot在網路上的足跡一覽無遺:無論是直播的自動存檔、同學通訊錄上的青澀註記(哪個男孩暗戀過Margot?)、最常造訪的網站、甚至是每筆在網路銀行的交易紀錄。
這些資料不僅幫助David找到Margot最後出現的地點,甚至幫助了身為觀眾的我們認識了「未曾謀面」的Margot。
於是,「透過網路來建造個人的完整資料」這件事似乎是可行的。然而在此同時,編劇精心設計的轉折卻又點醒了我們:
網絡的真實是經過編輯的
媒體識讀:#FindMargot v.s. #ParentFail
網際網路廣為人知的特性包含虛擬社群和匿名(胡毓祥,2011),電影裡Margot的離奇失蹤就與這種「網路角色扮演」(Role playing)有關。
原來,兇手是在直播網站上化名為女性角色(Fish_n_chips)的鄰居男孩,Robert。他們從小就認識,於是頭貼照片來自免費圖庫的「Fish_n_chips」真的與Margot成了莫逆之交。然而遺憾的是,雙方的見面並沒有擦出愛情的火花,反而因為一場意外,Robert竟一不小心把Margot推落到山縫之間。
但是,為何運用網路肉搜的David,並沒有在第一時間抓到這位與女兒有密切往來的網友?
原來,Robert的母親正是辦案的警探。她透過操作資訊與輿論,刻意誤導辦案方向。為了保護兒子,她甚至誘使更生人偽證,只求Robert的行跡不被發現。
除了明顯的惡意操作,在事件爆發後,因為 #FindMargot 風潮爆紅,前天才跟父親David說自己與女兒不熟的女同學,竟在鏡頭前自稱為「摯友」而聲淚俱下(當然,也因此獲得了許多讚與分享。)同時,網路上也出現了強調自己家長身份的網友批評,「這樣的故事不過是父親自導自演!」引起新的hashtag #ParentFail,集體檢討、指責David家庭失能。
豐富的網路資料讓我們真的能夠不出家門、卻知天下事,但也會因為沒有正確的媒體釋讀素養,讓自己成為散播、甚至產製假訊息的人。
不同於以往閱讀和互動的分野,在網路上的溝通只需1人在場,使得多數大眾在使用上偏向單向接收訊息,於是閱讀來源、品質不一的文本就像在進行日夜不間斷的「智力測驗」——哪些是假新聞、哪些是偏見與歧視 ?一不留神,我們就成了轉傳Line群長輩文的推手。
作為閱聽眾的我們必須好好磨練自己對他人操作痕跡的敏銳度。而在線下的相處,我們更需要建立具支持性的關係。
在說出「一定是別人帶壞他的」前,重新檢視關係裡的社會支持
為了找尋女兒蹤跡,想問親朋好友時,David才驚覺自己竟然不認識任何一個女兒的朋友!在瀏覽對話紀錄後,他也搞不懂:為何女兒似乎很常跟叔叔Peter吐露心事?甚至因為通訊軟體上語意不清的字詞,誤以為親弟弟與女兒發生亂倫。
原來,我並不了解她。
無論身處哪個世代,為人父母都常會感慨:究竟是在什麼時候,孩子變得陌生了呢?同住在一個屋簷下的David和Margot,即便有網路能隨時聯繫,訊息內容卻總圍繞在「倒垃圾了沒?」、「考試成績如何?」等日常瑣事而少去理解女兒思念母親的心情。
因為你永遠不會問她的心情!
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是心理學用語,主要指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交流的結果,關於個人感受、察覺或接受來自他人的關心或協助(Reber, 1995)。誠然,運用「真實人際關係」和「網路人際關係」截然二分的概念思考時,我們能發現「匿名」與「便利」的網路互動形式正好能提供人們,尤其是青少年,一個滿足社會支持的管道:在網路上,他們能更勇於談論自己,表達日常生活中未能抒發的情感。然而,個體想從關係所獲得所需的情感依靠,是不分管道媒介的。
從女兒Margot的直播紀錄中,我們看見David總是避而不談亡妻;在通訊軟體上,總是打了又刪「你媽媽也會以你為榮」,讓父女之間的關係總存在一個疙瘩,顯得距離遙遠。
若不解開心結,遠傳,更是距離。
結語:溝通創造文明,網路形塑關係
「溝通創造了文明。」從人類文明發展歷程來看,媒介對於溝通與知識表達影響深遠。一個新媒介誕生,必定引發新興型態的溝通、傳播、知識運用及傳承等方式之不同,進而人際關係產生變化,導致各個機構、社會組織改變,而產生新文明。——中央研究院研究員,謝清俊。
《Searching》總拍攝時間僅有 13 天,甚至不到兩週,然而整個後製期程卻長達2年。漫長的後製是為了整理拍攝素材,打造完全由電腦視訊畫面構成的世界觀,而從網路評價與熱度看來,本片顯然成功了。
在此同時,大銀幕上龐雜的資訊量點醒了我們,我們必須正視「媒體識讀」這項能力的培養,因為時時刻刻都有人運用新興媒介來創造、傳播觀點;而近來我們運用網路的方式,也重新形塑了我們對人際關係的看法,無論是實是虛,「社會支持」才是讓我們與他人連結的重要內涵。
你是否跟父母、朋友也有些沒打開的心結呢?擇日不如撞日,今天就試著跟他聊聊看吧!
參考資料 - 胡育祥(2011)網路作為下一個社會的媒介:在互動與閱讀之外。
- 王嵩音 (2007)網路使用之態度、動機與影響。
- 謝清俊(1998)網際網路與知識的傳承。
如果閱讀這篇文章「讓你有所啟發,請按下愛心」,讓我為你寫出更多評論。
穩定追蹤我及專題「老師的放映後教室」,便能即時收到下一篇影評通知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