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聽藝術、摸藝術、聞藝術—臺北數位藝術節特殊導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營造一個對視障者、聽障者的觀展友善空間,《超機體》臺北數位藝術節體現了。
為了讓非視覺及聽障人士能夠無障礙地參觀這次展出內容,體驗數位藝術的無限可能,台北數位藝術節提供「非視覺導覽」的服務。由TABVA社團法人臺灣非視覺美學教育協會創辦人趙欣怡博士藉由口述影像,讓視障朋友聽到內容就彷彿身歷其境,體驗到的不比一般導覽少。

科技創造實境 失能者增能

在《超機體》展中,其中有一項作品MR(Mixed Reality)互動體驗裝置《Upload Not Compelete》,即是以視障者的角度,探索除了視覺以外,科技藝術也包括觸覺體驗的可能性。
導覽者趙博士首先請大家思考,「當視障朋友要畫自己的自畫像,可以怎麼做?」,答案是:「用觸覺可以辦到。」目前的做法是利用科技儀器掃描臉型輪廓,再透過3D列印做成臉孔雕像,讓視障者藉由觸摸臉孔雕像,進而畫出自畫像。
現場展出多幅視障者自畫像作品,透過觸摸3D列印的「臉孔雕像」來作畫。
以此為靈感,藝術家將視障者被掃描後的身影呈現於MR影像中,當體驗者帶上眼罩、穿好背心,踏進此空間, 啟動時,除了聲光效果,周圍掛置的電風扇還會隨著體驗內容送風,背心也會跟著震動,無論是視障朋友或一般觀者都能在這個互動裝置上玩得很盡興。
身穿背心,頭戴眼罩,用聽覺、觸覺震動來體驗數位藝術。
透過科技為失能者增能,使藝術欣賞不再侷限於單一感官,另一件《逆向手語歌》則是藝術家黃大旺以「青少年用語音訊息灌爆臉書聽障舞團粉絲頁」事件為發想,將「比手語」的過程錄製成音檔,打破以「視覺」理解手語的邏輯。但當用「聽覺」來理解手語,其實是聽不懂的,藉此營造出當一般人聽不懂時面臨的無措感,將心比心重新站在聽障者的角度去看待事情。
《逆向手語歌》呈現聽障者打手語的聲音,螢幕上只有語音訊息的圖示,
邀請民眾戴上耳機聆聽。
除了聽覺、觸覺,在國內新銳藝術家的六件作品中,還著墨了嗅覺體驗。曾鈺涓、林豪鏘的《你今天的味道是?》則是利用「jane」這個名字在網路上廣蒐且進行大數據分析,再把文字變成嗅覺,從8/1到8/31每個不同的關鍵字中,調配成當天的味道。在趙博士的引導下,視障朋友選擇了三個日期,透過口述文字,讓視障朋友邊聽邊試聞味道,感受關鍵字跟味道的關聯性。
《你今天的味道是?》用嗅覺感受藝術
視障朋友在8/21關鍵字聞到「快樂」的味道,甚至投射回自己的經驗,如同自己在球隊打球,聞到草地、泥巴的味道。

藝術跨越感官

其實,不只是用上述這三件作品利用不同的官能進行創作發想,即便是視覺作品像是許惠晴的《失・語》,用嘴吐彩色食物代表言語的力量,雖然主要是透過螢幕呈現,但只要坐在這件作品的觀看席上,會同步聞到味道,因為藝術家加入了嗅覺體驗,每天會設定不同的食物味道;或是陳依純的《如何向機器人解釋繪畫》也可以讓視障朋友近距離觸摸機器人,用耳聽出機器人的情緒反應,再聽機器人解釋藝術的定義。
觸摸機器人,加深對展覽的體驗感受。
展覽與導覽相輔相成,一來透過導覽者生動的口述,讓作品活靈活現,從腦海產生畫面,二來展出作品更是站在失能者的角度,讓藝術跨越感官,將數位藝術注入溫暖,營造出成熟、進步的觀展友善空間。

臺北數位藝術節參展資訊
時間:2018 / 11 / 22 ~ 12 / 01
地點:松菸文創園區5號倉庫、北向製菸工廠(免費入場)
詳細活動資訊請參考:
2018第十三屆臺北數位藝術節於11/22-12/1於松山文創園區舉辦,命名為「超機體」(trans-robotics),意謂著機器人科技結合藝術創作而產生的演繹進化及超越,試圖探討在機器人、人工智慧(AI)有著突破性發展的近未來,人們如何與具有智慧或創意能力的機器人共生或互斥的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超機體—臺北數位藝術節」十二件展出作品中,六件來自國外,另六件來自國內,是一個跨越邊界,國內外藝術家對話的展覽空間。 何謂「超機體」?為機器人科技結合藝術創作,演繹各種進化的樣貌、情境,遠望在不遠的未來,人類如何與具有智慧或創造力的機器相處。
科技日新月異,也為創作上帶來了不同的表現方式與思維。創作音樂不再只是將旋律譜成曲、再藉由樂器彈唱或是進行即興演奏,例如在20世紀加入機器協作的「電子音樂」、「自創樂器」和「噪音音樂」,除了透過一連串的電子訊號模擬我們熟悉的樂器音色外,也能藉由程式改變參數,並創造出新音色。
透過臺北數位藝術節一系列國內外數位藝術作品,不只看、聽、聞,也有VR互動裝置,提供完整的六感體驗,施老師在導覽結語提及:「專家不是最後的答案,只是提供你線索,在看展時給你更多啟發。」談到機器人與藝術,一般人乍聽之下認為八竿子打不著的兩件事,走進這個展間,會帶給你不同的想像。
臺北數位藝術節在松山文創園區的數場科技藝術講座,其中一場由藝術節策展人羅禾淋擔任講者。講者從一開始便拋出了幾個關鍵字,首先是──「人的極限」,並提到以機械取代人的身體性以及人類自詡萬物之靈,最後講到了我們一直關心的──AI對於人類的威脅以及生態性的想像,接著帶入重點:「科幻世界對於人體極限的反撲」。
當天講座的主題「未來工藝的實踐」將焦點拉近於「工藝」,探討其隨著時代科技的發展所衍生的可能性。什麼是「工藝」?有人將它解釋為「做工的藝術」,由於不同工廠的生產條件不同(例如設備、工人能力及熟練程度等),即使是同樣的產品,生產出來的結果也不同,這正符合了「藝術」的不確定性。
人工智慧始終還是「人工」,機器需要透過人類的訓練,像人類一樣經過學習才能夠進行反饋。但它與人不同的地方則是不會疲憊、可以不斷的進行學習,這也進而加快了應用的時間。而牽涉到聯想及整合的時候,它依舊無法取代人類;人類在聽音樂時產生的觀點,也是人工智慧無法想到的。
在「超機體—臺北數位藝術節」十二件展出作品中,六件來自國外,另六件來自國內,是一個跨越邊界,國內外藝術家對話的展覽空間。 何謂「超機體」?為機器人科技結合藝術創作,演繹各種進化的樣貌、情境,遠望在不遠的未來,人類如何與具有智慧或創造力的機器相處。
科技日新月異,也為創作上帶來了不同的表現方式與思維。創作音樂不再只是將旋律譜成曲、再藉由樂器彈唱或是進行即興演奏,例如在20世紀加入機器協作的「電子音樂」、「自創樂器」和「噪音音樂」,除了透過一連串的電子訊號模擬我們熟悉的樂器音色外,也能藉由程式改變參數,並創造出新音色。
透過臺北數位藝術節一系列國內外數位藝術作品,不只看、聽、聞,也有VR互動裝置,提供完整的六感體驗,施老師在導覽結語提及:「專家不是最後的答案,只是提供你線索,在看展時給你更多啟發。」談到機器人與藝術,一般人乍聽之下認為八竿子打不著的兩件事,走進這個展間,會帶給你不同的想像。
臺北數位藝術節在松山文創園區的數場科技藝術講座,其中一場由藝術節策展人羅禾淋擔任講者。講者從一開始便拋出了幾個關鍵字,首先是──「人的極限」,並提到以機械取代人的身體性以及人類自詡萬物之靈,最後講到了我們一直關心的──AI對於人類的威脅以及生態性的想像,接著帶入重點:「科幻世界對於人體極限的反撲」。
當天講座的主題「未來工藝的實踐」將焦點拉近於「工藝」,探討其隨著時代科技的發展所衍生的可能性。什麼是「工藝」?有人將它解釋為「做工的藝術」,由於不同工廠的生產條件不同(例如設備、工人能力及熟練程度等),即使是同樣的產品,生產出來的結果也不同,這正符合了「藝術」的不確定性。
人工智慧始終還是「人工」,機器需要透過人類的訓練,像人類一樣經過學習才能夠進行反饋。但它與人不同的地方則是不會疲憊、可以不斷的進行學習,這也進而加快了應用的時間。而牽涉到聯想及整合的時候,它依舊無法取代人類;人類在聽音樂時產生的觀點,也是人工智慧無法想到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聾、聽創作者,聯合展現聽覺邊界的無限可能! 莫比斯自2021年舉辦聽障劇場共融《大象飛過我的耳朵》視形傳譯計畫,不僅讓聽障表演者有機會接觸劇場,也讓青年創作者開啟新視角去思考劇場的意義,尋找聽覺轉譯的各種可能,重新定義「聲音」。
Thumbnail
【感知的基質:細胞內噪聲】 日前參加了C-LAB臺灣聲響實驗室CREATORS聲鬥陣、林映辰「感知的基質:細胞內噪聲」成果發表活動。 果然是具實驗精神的進駐計畫,主張激發聲音與音樂新創意,前衛到20分鐘表演完後,個人還是搞不太清楚狀況。
Thumbnail
這本書的主角白鳥先生,從小就看不見,也就不可能把視覺藝術翻譯成殘存的觀看記憶。但他完全違反明眼人想當然爾以為靠觸覺來認識作品。就書內的描述,他是以視覺以外的所有感官吸收資訊,而且最重要的是「讀空氣」--從場所氛圍與解說者的理性感性反應,來建立自己與作品的聯結
Thumbnail
#聽聲漫遊 再次邀請到 ZONE SOUND 融聲創意 創辦人 紀柏豪 (Po-hao Chi) 分享科技與聲音的美妙結合的展覽。《匯聚:從自然到社會的藝術探索》國際交流展係由融聲創意的紀柏豪老師策展,並由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洪廣冀副教授擔任顧問。展期3個月。 在寫訪問大綱的時候,找了
Thumbnail
「和看不見的人一起,才看得見的事物是什麼?」 和全盲藝術鑑賞者白鳥健二一同走訪日本美術館,以對話鑑賞,並以藝術連結人與人、人與社群的旅程 ※2022 Yahoo!News 本屋大賞 非虛構書大獎!
Thumbnail
觸摸式手語是一種發展自美國盲人社區的新型手語,旨在提高聾盲人士之間的交流效率和情感表達能力。本文介紹了觸摸式手語的特點、使用方法以及對聾盲人士的重要性。通過瞭解觸摸式手語,讀者將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聾盲人士的溝通需求。
Thumbnail
月初時去台南美術館二館看了《藝術是自由的力量》展覽,這是一個由台灣及日本專為心智障礙者所策的展,有別於過往多為繪畫與陶藝的展出,這次也展示了編織、書畫、裝置及各類媒材的作品,讓大家可以看見這些心智障礙者所帶來的高度創造力、自由度與可能性。 整個展區蠻大的,而且很有循序漸進的感覺,先從平面繪
Thumbnail
國美館〔2023年台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從12月3日正式展出已經三週。本次展出的9件作品,也都看過不止一遍,因為我們幾乎每晚在國美館公園散步。〔2023台灣國際光影藝術節〕的展示作品,已引來更多夜間散步觀看的人潮。.
Thumbnail
本來以為自己可能對於聽覺障礙人士的戀愛故事沒有辦法有任何共鳴,但是很有趣的是,逸臣跟雪不僅帶領我們了解了安靜的聽覺障礙世界,也感受到了真愛可以為對方做很多的付出,這絕對不是開玩笑! ゆびさきと恋々 終於動畫化啦!老實說原本是不報任何期待的,沒想到第一集的畫風很可以~而且雪的髮色是粉紅色的(重點誤
Thumbnail
文創音樂會 去藝廊參加文創音樂會,現場一位盲人歌唱家讓人非常感動。他一直在鼓勵大家,即使看不到,也要正向思考。這樣的人實在很難得。反觀我們,有大多時候是用眼睛看,然後立即做出反應,沒有思考事情的原委,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困擾或傷害?其實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人總要正向思考,即使面對困難,或者很明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聾、聽創作者,聯合展現聽覺邊界的無限可能! 莫比斯自2021年舉辦聽障劇場共融《大象飛過我的耳朵》視形傳譯計畫,不僅讓聽障表演者有機會接觸劇場,也讓青年創作者開啟新視角去思考劇場的意義,尋找聽覺轉譯的各種可能,重新定義「聲音」。
Thumbnail
【感知的基質:細胞內噪聲】 日前參加了C-LAB臺灣聲響實驗室CREATORS聲鬥陣、林映辰「感知的基質:細胞內噪聲」成果發表活動。 果然是具實驗精神的進駐計畫,主張激發聲音與音樂新創意,前衛到20分鐘表演完後,個人還是搞不太清楚狀況。
Thumbnail
這本書的主角白鳥先生,從小就看不見,也就不可能把視覺藝術翻譯成殘存的觀看記憶。但他完全違反明眼人想當然爾以為靠觸覺來認識作品。就書內的描述,他是以視覺以外的所有感官吸收資訊,而且最重要的是「讀空氣」--從場所氛圍與解說者的理性感性反應,來建立自己與作品的聯結
Thumbnail
#聽聲漫遊 再次邀請到 ZONE SOUND 融聲創意 創辦人 紀柏豪 (Po-hao Chi) 分享科技與聲音的美妙結合的展覽。《匯聚:從自然到社會的藝術探索》國際交流展係由融聲創意的紀柏豪老師策展,並由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洪廣冀副教授擔任顧問。展期3個月。 在寫訪問大綱的時候,找了
Thumbnail
「和看不見的人一起,才看得見的事物是什麼?」 和全盲藝術鑑賞者白鳥健二一同走訪日本美術館,以對話鑑賞,並以藝術連結人與人、人與社群的旅程 ※2022 Yahoo!News 本屋大賞 非虛構書大獎!
Thumbnail
觸摸式手語是一種發展自美國盲人社區的新型手語,旨在提高聾盲人士之間的交流效率和情感表達能力。本文介紹了觸摸式手語的特點、使用方法以及對聾盲人士的重要性。通過瞭解觸摸式手語,讀者將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聾盲人士的溝通需求。
Thumbnail
月初時去台南美術館二館看了《藝術是自由的力量》展覽,這是一個由台灣及日本專為心智障礙者所策的展,有別於過往多為繪畫與陶藝的展出,這次也展示了編織、書畫、裝置及各類媒材的作品,讓大家可以看見這些心智障礙者所帶來的高度創造力、自由度與可能性。 整個展區蠻大的,而且很有循序漸進的感覺,先從平面繪
Thumbnail
國美館〔2023年台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從12月3日正式展出已經三週。本次展出的9件作品,也都看過不止一遍,因為我們幾乎每晚在國美館公園散步。〔2023台灣國際光影藝術節〕的展示作品,已引來更多夜間散步觀看的人潮。.
Thumbnail
本來以為自己可能對於聽覺障礙人士的戀愛故事沒有辦法有任何共鳴,但是很有趣的是,逸臣跟雪不僅帶領我們了解了安靜的聽覺障礙世界,也感受到了真愛可以為對方做很多的付出,這絕對不是開玩笑! ゆびさきと恋々 終於動畫化啦!老實說原本是不報任何期待的,沒想到第一集的畫風很可以~而且雪的髮色是粉紅色的(重點誤
Thumbnail
文創音樂會 去藝廊參加文創音樂會,現場一位盲人歌唱家讓人非常感動。他一直在鼓勵大家,即使看不到,也要正向思考。這樣的人實在很難得。反觀我們,有大多時候是用眼睛看,然後立即做出反應,沒有思考事情的原委,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困擾或傷害?其實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人總要正向思考,即使面對困難,或者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