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到機器人,浮現在你腦海的是否是一只硬殼、外表泛著金屬光澤的生冷物件呢?一如1965年人型機器人《Robot K-456》的長相——對了,人型機器人的英文是Android呢——50年後的今天,我們對機器的想像仍不出左右。
當年的紐約人看著在路上行走的Robot K-456,露出了不解甚至恐慌的表情。於是,當機器人是未來的重要趨勢之一,要如何縮短機器人與人類在心理上的距離,使下一代有動機接觸、甚至喜歡科技,便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未來創客 :機械創作工作坊」便是一場成功突破大眾對機器人的刻板印象,讓孩童透過實際製作,了解機械的構成與運作的活動。
線控機器人:創意無限
在12月的第一天,鄭鴻旗老師(Open.Lab Taipei共同創辦人) 帶領40位小朋友與爸媽一同發揮創意,做出自己的「線控機器人」。
跳脫大眾總覺得機器人「很難」或「很醜」的刻板印象,鄭老師巧妙地運用木材為外型、以馬達為內在,更提供綿球、塑膠花等裝飾,這類跨媒材的巧妙結合使得不同性格的孩子既能嘗試裝點外形,也能理解簡單的機械原理。
針對機械原理,鄭老師善用「問題」引導思考:從「你覺得為什麼輪子不能磨得光滑?」「如果這樣按是右轉、這樣是左轉,怎麼按機器人才會前進?」事實上,整堂機器人課就是一個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問題導向)的學習:我們透過問題、情境誘發學生思考,並建立學習目標(完成自己的線控機器人),學生則進行實作,慢慢找到規則與做法、循序漸進地了解機械原理。
個人手工智慧:科學與藝術的交集
老師風趣地提到,這堂課也是人工智慧——個人手工智慧。我們在練習手巧的同時,也需要專注力、毅力,才能讓作品成型。
在這場工作坊裡,因為老師清楚的解說與簡報輔助,每個人的學習起點並不那麼重要:反倒是有些孩子因為一時閃神,多少有些失誤。此刻便是檢視自己智慧的時候:遇到不圓滿時,我們是否能耐住性子,好好面對它、處理它呢?
事實上,無論是藝術或是科學,都不是一蹴而就,總是需要時間慢慢修正、去優化、創作的。而這或許正是過往S.T.E.A.M.教育少去表現的色彩:跨領域教學中,我們也需要將恆毅力(Grit)列入學習目標。
結語:「真的能走」的學習
令我最感驚奇的是這次實作課的最後,當作品完成時,坐在家安老師隔壁的國小小朋友突然說:「欸,我想裝個檔板在機器人上,有人要跟我比賽(誰會被推倒)嗎?」
即便在上課中,老師都沒提示這台機器人怎麼玩,同學仍因為自己獨特的創意力為這堂課升級加值;相對許多活動都在「作品完成的那刻」就停了下來,這堂主題課程則因為學生與學生間的競賽,讓學習走出純實作,成為更好玩、高互動的學習經驗。
因為
臺北數位藝術節主辦方的用心安排,不同年齡、背景的觀眾得以在今年的松菸展區有機會接觸、了解數位藝術;本場「機械創作工作坊」更成功運用簡易零件組裝機器人的課程,拉近孩童與科技藝術的距離,激發探索科技藝術的興趣,也讓知識走出教室。
想必,下一代的孩子真能因為這樣寶貴的經驗,提升對數位科技的親近感吧!
補充資料
1. Robot K-456:《Robot K-456》由韓裔藝術家白南準與阿部修在1965年共同創造,被譽為世界最早藝術機器人之作,也是這次臺北數位藝術節邀集的六組國際展品之一。
2.Open.Lab Taipei:「盡情開源分享,享受自由創作」,一個實體座落於台北寶藏巖、實則為以開放程式碼和自由軟體為創作工具的藝術家聚集之地。
如果閱讀這篇文章「讓你有所啟發,請按下愛心」,讓我為你寫出更多評論。
若對教育活動評論有興趣,也歡迎透過留言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