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這個世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世界有多大,現今已經能夠用科技精準的丈量,但我們眼中的世界有多大,並不是簡單地用數字就能一一道盡。
這是一個資訊大爆炸的時代,無論是台灣的新聞或是世界的脈動,都不會等著我們去掌握才會繼續前進,甚至我們當下的每一秒鐘都在錯失著與這個世界連結的機會。
但我們都會疑惑,資訊那麼多,我們該如何好好地吸收?且當我們打開台灣的新聞頻道,從社會、政治、娛樂,抑或是療癒的小動物和某些藝人的八卦等等,我們的新聞還剩下什麼?國際新聞可能只剩下一些網路翻抄來的短片或是菁華細緻般的兩三分鐘整理。
與其如此順便的接觸世界,我們可以用更多不一樣的方式主動與國際接軌。
資訊如此多元繁雜,我們絕對無法一一的去審視和完整的吸收,世界那麼大,光台灣的一些訊息我們都不敢保證能夠去完全掌握,那龐大的世界新知,我們該怎麼去一一接招呢?
我們應該先慢慢的一步一步來。
首先,先認識我們腳下的這塊土地—台灣。我們先了解我們自己的國家情勢,學會吸收自己國家上所發生的事情,練習整理、咀嚼我們在地所發生的資訊,並試著去瞭解多一些的自然、歷史和人文,當我們擁有著這些資訊,除了學會應對世界快速多元的腳步,也能夠成為那個將資訊傳達給世界的人。
再來,我們應該同步看看這麼世界。
如果等我們足夠瞭解台灣才去與這個世界接觸,那我們永遠都只是一隻井底之蛙,我們永遠都只是活在這個國家裡。一開始的我們可能有著雄厚的野心,想要一手掌握這個世界的資訊,這並不是不行,只是對一個剛與這個世界接觸的人來說,囫圇吞棗只會讓我們厭惡這些資訊,或是我們只是一味的去接收資訊而沒有辦法好好的去審視與整理,單一的資訊管道,只會讓我們用更偏頗的眼光看這麼世界。
我們可以一步一步的和世界走在同一個步調。
先從試著去訂閱幾家大家的新聞媒體作為起步,例如BBC、CNN、NHK等等,以新聞為基底,然後慢慢的從有興趣的新聞關鍵點或是一些蛛絲馬跡,進一步的去探索這個世界,了解一些國家的資訊。我們能夠從一些資訊,進而的整理出這個地方、這個國家基本的風情與脈動,這樣對於一些新的資訊便能夠有些敏感度。
對一些還在起步的我們來說,先試著挑選自己有興趣的資訊去閱讀,但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僅用單一管道來閱讀同一件事情,這個世界充斥著太多的角度和眼光,而當我們只接受一種聲音時,我們就會失去自己的聲音,那認識這麼社會、這個世界的意義便會失去,而且我們都可能因此而成為撕裂這個世界和社會的兇手。
拓展並開闊我們的心胸,我們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責任編輯:林忠毅 核稿編輯:黃琬婷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40會員
573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科技的進步,人們越來越容易取得訊息,科技的進步,媒體也容易傳送消息,甚至,你我都可以是自媒體。 這樣的改變,使我們更輕易看見世界的脈動,但是,訊息的真偽也越來越難區分了,如何成為一個能辨別訊息真假的閱聽人,是現代公民的必修課!
政府每天都在做出選擇,面對人民所交出的權力,政府的選擇卻非總是依循人民的心意。對於這點,孟德斯鳩已經預見並提出解方: 「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亙古不變的經驗。防止濫用權力的方法,就是以權力約束權力」。
兩年前的脫歐大選,讓英國民眾陷入混亂之中,然而首相梅伊也無法改變選舉的結果。而現在的英國民眾似乎是反悔了,許多人改變了立場,二次公投是給於上次未具有投票權的人表達己身想法。然而不想再次公投的英國首相—梅伊,下一步又該怎麼做呢?
今年年底的縣市長、議員選舉和公投案大概是近期國內新聞報導的最大重點了。不論何種類型的頻道或網頁,多在熱烈討論各縣市逐漸白熱化的選情,閱讀的眾多高中生中,亦有不少年滿18歲,符合公投年齡門檻的讀者。因此,藉著近期美國及國內的兩場重要民主盛事,我們想要談談選舉這件事情本身的目的和價值。
二戰過後,上萬挪威女性因曾與德國士兵有過親密關係,而受到挪威社會舉國上下的歧視性對待,在近日紀念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70周年的活動上,挪威首相索柏格(Erna Solberg)道歉曰:「這些和德國士兵有關係、或是被懷疑有關係的挪威女性都是受害者。」、「在這天,我以政府之名,在此致上我的歉意。」
經歷無數的戰火延燒,這場會議即將來到尾聲。 大小國在這場會議中的表現又是如何呢? 小國能不能對抗強國,在這場會議最佳利益呢? 快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科技的進步,人們越來越容易取得訊息,科技的進步,媒體也容易傳送消息,甚至,你我都可以是自媒體。 這樣的改變,使我們更輕易看見世界的脈動,但是,訊息的真偽也越來越難區分了,如何成為一個能辨別訊息真假的閱聽人,是現代公民的必修課!
政府每天都在做出選擇,面對人民所交出的權力,政府的選擇卻非總是依循人民的心意。對於這點,孟德斯鳩已經預見並提出解方: 「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亙古不變的經驗。防止濫用權力的方法,就是以權力約束權力」。
兩年前的脫歐大選,讓英國民眾陷入混亂之中,然而首相梅伊也無法改變選舉的結果。而現在的英國民眾似乎是反悔了,許多人改變了立場,二次公投是給於上次未具有投票權的人表達己身想法。然而不想再次公投的英國首相—梅伊,下一步又該怎麼做呢?
今年年底的縣市長、議員選舉和公投案大概是近期國內新聞報導的最大重點了。不論何種類型的頻道或網頁,多在熱烈討論各縣市逐漸白熱化的選情,閱讀的眾多高中生中,亦有不少年滿18歲,符合公投年齡門檻的讀者。因此,藉著近期美國及國內的兩場重要民主盛事,我們想要談談選舉這件事情本身的目的和價值。
二戰過後,上萬挪威女性因曾與德國士兵有過親密關係,而受到挪威社會舉國上下的歧視性對待,在近日紀念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70周年的活動上,挪威首相索柏格(Erna Solberg)道歉曰:「這些和德國士兵有關係、或是被懷疑有關係的挪威女性都是受害者。」、「在這天,我以政府之名,在此致上我的歉意。」
經歷無數的戰火延燒,這場會議即將來到尾聲。 大小國在這場會議中的表現又是如何呢? 小國能不能對抗強國,在這場會議最佳利益呢? 快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除了聚焦在台灣的土地或對我們有著深遠影響的中國,曾經在大航海時代佔有一席之地的島嶼,是否能用更巨觀的視角來探究這塊島嶼的歷史?在更全面了解台灣史的同時,如今也在國際上能見度日增的台灣人們,能不能經由過去的經驗,來引導我們探索未來的方向?
  我們談過幾次資訊過剩的問題。在這個時代,快速多變的資訊朝我們的五感無止盡地衝過來,我們幾乎無法避免去接收。但這並不等同於「資訊流通得更好、更完整或更順利」,我們能知道世界各地的資訊,但總是被篩選過、甚至被掐頭去尾,重新詮釋過。  
  「世界上的人口超過80億人,百分之九十在北半球。」雖然我們都知道北半球的陸地比南半球多,但即便如此,不同地區的人口密度差異還是大到令人難以接受的程度。亞洲的人口密度是大洋洲的20倍左右,而台灣又是其中人口密度特別高的國家。單就數字上的比較,澳洲每個人平均分配到的生活空間是台灣人的200倍左右。
Thumbnail
2024 0429 今日塔羅:狹隘 Narrowness     這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我們實在是不懂。 常會有這樣的感悟,「世界什麼時候變成這副模樣了?」 科技的發展日異變遷快速得嚇人。 技術每日都在向上升級,往前發達。 我這一代的人,感覺還沒老,若沒繼續學習,會完全跟不上世界的脈動。
Thumbnail
🌍在臺灣的新聞上較少見到國際事件的報導, 因此,多數人只能瞭解臺灣本土發生的事件, 然而,世界不是只有臺灣, 即使遠在千里以外的事情, 也可能對你我產生影響。 看到這本書的時候, 其實有點驚訝, 這得花不少人力、物力及時間, 去整理搜羅這些議題和事件。 一方面,也很慚愧的
Thumbnail
「妳看,台灣這麼小,可是我已經覺得它很大了,我還有很多地方還沒去;不知道如果要把整個世界去過一次要花多少時間?」
Thumbnail
世界太大、太寬 容納了這輩子也數不完的人事物 每當發生一件事情的時候  有些會被迫放大自己的視線 或許還要增強自己的承載度  有時候事情的重量太沉 即使只是透過網路 一層螢幕 得知這件事的重量 也會沒辦法控制地吸收至自身容量
Thumbnail
本文將深入分析媒體如何引領社會進步,以及《臺灣國際報》如何推動臺灣與世界接軌的使命。深入報導、國際新聞和多元媒體環境對於改變未來的重要性。
Thumbnail
臺灣媒體機構正積極致力於報導國際社會議題、進行深入調查報導,同時推動臺灣與國際接軌,致力於創造一個多元進步的媒體環境。其中,全球氣候變遷和全球健康危機成為重要報導焦點,並呼籲臺灣媒體應該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除了聚焦在台灣的土地或對我們有著深遠影響的中國,曾經在大航海時代佔有一席之地的島嶼,是否能用更巨觀的視角來探究這塊島嶼的歷史?在更全面了解台灣史的同時,如今也在國際上能見度日增的台灣人們,能不能經由過去的經驗,來引導我們探索未來的方向?
  我們談過幾次資訊過剩的問題。在這個時代,快速多變的資訊朝我們的五感無止盡地衝過來,我們幾乎無法避免去接收。但這並不等同於「資訊流通得更好、更完整或更順利」,我們能知道世界各地的資訊,但總是被篩選過、甚至被掐頭去尾,重新詮釋過。  
  「世界上的人口超過80億人,百分之九十在北半球。」雖然我們都知道北半球的陸地比南半球多,但即便如此,不同地區的人口密度差異還是大到令人難以接受的程度。亞洲的人口密度是大洋洲的20倍左右,而台灣又是其中人口密度特別高的國家。單就數字上的比較,澳洲每個人平均分配到的生活空間是台灣人的200倍左右。
Thumbnail
2024 0429 今日塔羅:狹隘 Narrowness     這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我們實在是不懂。 常會有這樣的感悟,「世界什麼時候變成這副模樣了?」 科技的發展日異變遷快速得嚇人。 技術每日都在向上升級,往前發達。 我這一代的人,感覺還沒老,若沒繼續學習,會完全跟不上世界的脈動。
Thumbnail
🌍在臺灣的新聞上較少見到國際事件的報導, 因此,多數人只能瞭解臺灣本土發生的事件, 然而,世界不是只有臺灣, 即使遠在千里以外的事情, 也可能對你我產生影響。 看到這本書的時候, 其實有點驚訝, 這得花不少人力、物力及時間, 去整理搜羅這些議題和事件。 一方面,也很慚愧的
Thumbnail
「妳看,台灣這麼小,可是我已經覺得它很大了,我還有很多地方還沒去;不知道如果要把整個世界去過一次要花多少時間?」
Thumbnail
世界太大、太寬 容納了這輩子也數不完的人事物 每當發生一件事情的時候  有些會被迫放大自己的視線 或許還要增強自己的承載度  有時候事情的重量太沉 即使只是透過網路 一層螢幕 得知這件事的重量 也會沒辦法控制地吸收至自身容量
Thumbnail
本文將深入分析媒體如何引領社會進步,以及《臺灣國際報》如何推動臺灣與世界接軌的使命。深入報導、國際新聞和多元媒體環境對於改變未來的重要性。
Thumbnail
臺灣媒體機構正積極致力於報導國際社會議題、進行深入調查報導,同時推動臺灣與國際接軌,致力於創造一個多元進步的媒體環境。其中,全球氣候變遷和全球健康危機成為重要報導焦點,並呼籲臺灣媒體應該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