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11/10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不存在的公平 - 條條大路通羅馬?

「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句話是沒有錯的。但其實,還有一段大家都忽略了,就是羅馬是有距離的,有人出生就在羅馬。

當孩子仍年幼時,做出選擇的通常不是孩子,孩子還很小,對一切事物理解都還有限,還無法有效思考做出較好的選擇,所以做出決策的是父母,這對孩子似乎也是個不公平的地方。人生的路上,總是不斷的在進行選擇與決策。當下的情境,就是從出生以來,所有選擇的總和與結果。但令人訝異的是,上一代人的對早期自己的決策,將持續影響未來下一代的結果及選擇。也就是俗語說的「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無形中,個體都將受到所處環境與上一代的間接影響,進而在每一個人生叉路上做出驚人的類似選擇。而有了稱為「階級複制」的現象。這一個現象,從古至今,都是常見的寫照,當今社會雖已不是以往的封建制度,但仍然透過各種資源持有,間接著促進這種現象的發生。
一位靠著打零工過生活的成年人,受限自身知識與際遇,想當然,沒有奇遇的話,找到的另一伴也是與自己差不多條件的人,或是更差的也不少。當他們婚後,有了孩子,也因為打零工所造成的經濟不足與知識水準欠缺,導致小孩的管教不足,也無法時刻關注小孩發展及培養,若這夫妻是負責的人,為了生活開銷,他們的時間多數用來賺取活下去的費用,透過基本勞動力來賺取薪酬,而難以再有其它的作為。
小孩逐漸長大,多數的機率會因為沒有較好的成長環境,導致成績較差,朋友圈也較與自身情況類似,因為自身與家庭條件的差異,要融入其它不同的群體,需要有一些外力影響。更甚者會因為父母不想小孩與自己未來相同,而對小孩使用了打罵教育。小孩仍弱,無法反抗父母的打罵,他只好屈服,在這裡,小孩會學到,用打罵讓比他弱的人屈服,是有效的。這會儲存在孩子的潛意識,這會讓人生更偏斜。
當小孩成長,經過一連串的社會正面磨勵而明事理之後,也因為錯過學生時期的努力與環境,竟如同跟自身父母一樣的遭遇。但當他有年紀後,明白父母的苦心,一樣如同他父母般,只期待自己小孩有所不同,望子成龍,但成龍要有方法,但,他沒有,因為受限知識與視野。一代代的竟如此相似。若沒有外力的干擾,我想就是會持續複制上一代的模式。
社會雖然是一個大群體,是一個大環境,但看似一個整體,事實上,它卻區分成好幾層,如同千層派般,由下而上有著各種不同的層次,遍布在各個階層,再由階層歸類出階級。當今的社會,階級已經不再那麼明顯,在資本主義下,以掌控生產資源的資本階級,以及未能掌控生產資源的勞動階級為主,另外,還有從事公眾事務服務,調配公眾資源的政府。也就是勞、資、政三方,此階級並沒有高下之分,有別於古代的階級是來自於身份、地位、自由度、血緣等的差異。因為在每一個階層,都有著高層次的群體,也有低層次的群體。依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作為區分層次高低的界線。此三類階級之中,都存在著各種階層。例如在資本階級的勞動資本階層、局部資本階層、地區資本階層、國家資本階層以及國際資本階層。社會由各種階層組成,每一個成員在各自的階層活動與各盡其責,使社會雖分層,但相互流動。這也是老一輩常說的「你要上進」,因為可以向上流動;而「你不要撿角或敗家」,因為會向下流動,把整個家庭可能累積好幾代的努力付諸東流。
抵達心中所期望的羅馬,是多數人的目標與理想,但每一個人離羅馬的距離並不相同;而能開始出發前往羅馬的能力與路上經過的環境也有所差異。所以雖然條條大路通羅馬,但就是有人到不了,不是他懶、不是沒能力,是離羅馬實在太遠。如前述臨工家庭的小孩,要成為社會期待中的「羅馬」成就,職業醫師,是有多困難?該群體多數會期望不要當壞人做壞事,就已經是一個好結果了。所以當條件不同、離羅馬的遠近不同、環境與路途不同,其實是無法拿來相互比較的。
那難道就不追求進步了?不再前進羅馬了嗎?怎麼督促前進呢?當然不是,仍與是希望持續向上提升,但前進有一個參照而不是比較。如何參照?就是在相同的階級下,相同的階層,一樣的層次中,參照這個群體的作為以及前進的步伐。這個群體,才可能有相近的起始點、相似的環境以及雷同的條件。但令人遺憾的是,許多長輩或父母,似乎忽略了這一點,單方面拿孩子的同學,或是別人家的孩子來作為參照。但卻無視別人的父母是有給孩子哪些資源?家庭環境是否優沃?父母教導是否相同?會有現在的結果,其實是長輩或是父母所影響的,首先要檢討的應該是自身才是,別人給孩子的,是否也都給了呢?若沒有,為什麼要求他們要有相同的結果呢?若有相同的結果,必定是額外付出了什麼,或是有外力進行干預。
每個人都期望自己或孩子能到達心中的「羅馬」,但是每個人在人生的路程不同、能力不同、環境不同,用相異的群體來作為參照,明顯是不太恰當的。例如都是勞動階級,家庭階層都是小康,親屬教育與相處狀況也都差不多,想法價值觀的層次變化也不大,這時就能拿來作為參照。但這個前提,也就是你必須要夠瞭解你孩子的生活,才能做出此項參照的對比。孩子呈現的結果,是長輩在以往累積做的決策與行為所產生的,畢竟他們還小,不能做什麼選擇。我們無法選擇選擇一開始離羅馬多遠,卻能選擇自己離羅馬多近,到羅馬前,還有許多目的可以停留,讓自己的下一代再以此為出發點,繼續前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