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規劃清晰的場景? - 定義目標用戶,細分出主要的對象;
- 釐清用戶需求,理解消費者的動機;
- 規劃滿足需求的對應場景,並且找到最佳發揮的形式。
以上三個因素是環環相扣的;不同用戶設定,對應出來的場景也會不一樣。不斷挖掘出差異化的場景內容,就會把「需要」變成「想要」、「想要」變成「非要不可」。
這樣的概念,在廣告片中經常可以見到;但是網路上的用戶經營更需要極致的細分,連通路都是場景的一部分。
我們必須洞察這些顧客數據動態中的規律、並且在當下反應。
在實戰操作中,我最在乎的是如何掌握「動機數據」。企業內部的CRM(顧客關係管理系統)多數都是累積過去的資料,試圖預測未來可以怎麼找到用戶;但網路不是過去,而是持續發生的動態;所以我們必須洞察這些動態中的規律、並且在當下反應,這才是能讓內容行銷帶動轉換的商業思維。
要能發現互聯網中的「動機數據」,最核心的能力叫做「語意分析」;也就是得從每篇上千、上萬字的網路文章中,摘錄出可能10個或30個關鍵字,再用關鍵字拼湊出消費者的閱讀意圖。
每個消費者都像一杯綜合果汁,這些關鍵字就是不同的果汁材料,每個人身上的濃度都不同。而若能在消費行為產生前,先知道每個人的關鍵字濃度比例,就知道如何誘發動機進而促成交易。
假設今天所有網頁被編為1到2億號,有一個消費者在看了第1、8、10、1001、2002號之後做了交易,而這時有人做了幾乎一樣的事情,卻獨漏一個號碼;那麼,我們是不是就可以將這個漏掉的部分,透過廣告或內容推播「挖洞給消費者跳」來加強動機、提高交易成功率?
只看轉換率,對於新商品或新服務而言是很不容易的,而且容易落入廣告採購多寡的陷阱。唯有找到自帶流量的內容場景,才有機會發現用戶動機、累積用戶行為數據。
最好的網路行銷內容場景
從過往的商業實戰中,直球對決解決用戶痛點,絕對是最佳答案;創意跟梗會感動人,但是影響消費者決策,從來都是那個當下瞬間。
遠傳「回家過年」的廣告很感人、點閱率很高,但是因為「廣告感人」而去門市消費的人多,還是因為「新款iPhone手機上市」去門市的人多?答案是後者。這並不是說「廣告不該拍」,而是內容場景的目標不一樣;都應該要執行,但在位者要從全通路的角度去看分項目標,而不是只用一種標準看內容行銷。
行銷的最終目標是,為了提升用戶終身價值;策略目標跟用戶計畫則要看三大面向:
如此一來,產出的行銷模組就會對應出下述的流程:
- 分時消費:理解消費者的零碎時間,找出最快速的轉換率;這裡會需要大量的媒體投資跟數據回饋;
- 找到最有機會增加購買頻率的時序;
- 挖掘消費動機的內容行銷:透過場景化的內容,提升高成交頻率的可能性;
- 最後,讓消費變成習慣。
訂閱制的目的不是為了提前消費,而是成為消費者的唯一選擇、進而創造長期的消費機會。這才是突破流量思維,以用戶為始、也以用戶為終的流量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