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演繹時間的人〉藝評書寫與實驗編導家 黃祥昀專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019 Pictures by Jacques Martens

@2019 Pictures by Jacques Martens

黃祥昀簡介

台大哲學系、荷蘭萊頓大學「媒體:電影與攝影」研究所畢業,現為自由工作者,投入於實驗片編導與藝評書寫,並於 ONFOTO 教授【攝影與方法論】、【夢境製造工作坊】等創作課程。

第一次看見祥昀是在 Lightbox 攝影圖書室的一場座談會直播。其中她展示自己在荷蘭拍的短片,改編自個人的一首詩〈時間脫軌〉。影片中講的是,過去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相遇,想要尋找確認,卻遍尋不著。

當過去與現在時間平行、重疊時會發生甚麼事呢?是否我們可以遇見那個並行存在的我呢?

影片中,祥昀並未給予明確的答案,但從她一連串的作品當中,可以看到她對「時間」這個議題的濃厚興趣。

第二次聽到有關祥昀的訊息,是 ONFOTO STUDIO 的小幫手們揪團請祥昀加開【夢境製造】課程,理由是這課太棒了,之前額滿沒跟上,現在自己來號召!到底是怎樣一位老師可以讓學生主動揪團來上課,讓人很想進一步了解。

這次我們就來訪問祥昀,除了談到她對「時間」的看法,也將介紹她如何協助喜愛攝影藝術的人觀看影像,經由分析影像,認知語意,進一步深化個人的創作。

時間脫軌 抑或 擱淺

從詩集《一場雨的時間》,到碩士論文探討電影中的時間性,分析長鏡頭與非線性剪接在電影中的運用使用。祥昀對「時間」的研究一直持續進行,莫非她對時間有獨特的感受?

她說,基本上她對時間的定義來自許多社會學與哲學理論,包括社會化的,宇宙的,被資本主義異化的時間。但她度量自己的生命則認為時間極其短暫,相對於宇宙,規模又是如此微小,想到自己還有這麼多東西要完成,就會想到應該趕快,多做一些想做的事。

她的這番話讓我想起天文館的影片,鏡頭從浩瀚的宇宙一直 zoom in 到地球上的一小粒沙子。人類生命的規模對比到宇宙的宏大,只能謙虛。有這樣的體認,才知道把握短暫的時間,完成自己賦予的使命。

時間不是線性的
©Doris

©Doris

詩和攝影來得無從預期

時間的概念是如此複雜多樣,也是祥昀不想拘泥於某一種媒材來表達她的概念的原因。寫詩、攝影、拍電影,祥昀試圖實驗哪種媒材最適合表達她心中的概念。

她的詩集《一場雨的時間》累積自大學到研究所時期所寫的詩。她說自己是圖像思考者,當一些影像浮現,詩句隨後也會浮上腦海,她寫下之後,過一段時間再讀,竟發現與當時正在研讀的過某個哲學概念或學說有關。

那麼攝影呢?是否能夠傳達她的概念?黃祥昀說,攝影對她來說跟詩一樣,無法計畫要拍甚麼,都是看到了,突然就覺得那是個甚麼,趕快拍下來。即使以系列方式呈現,也很難表達她的想法。

© 黃祥昀

© 黃祥昀

你戴著哪一副墨鏡按快門

為什麼想開設【攝影與方法論】這堂課?

祥昀表示,有系統地解讀分析影像,可擁有更多角度去發掘,並深入理解其中潛藏的意義。

這些分析的方法來自哲學、藝術史、社會學、政治學等理論,對於非科班出身的人來說,內容龐雜,閱讀起來十分吃力,更別說要讀懂或融會貫通。如果有老師適度的引導和解說,運用在閱讀他人的做品時較能有系統地辨別評判,了解影像潛藏的語意。

祥昀特別提到許多學生拿作品來討論,才發現自己對於某些議題其實是帶著不曾發現的觀念在拍攝,這些觀念無關是非對錯,可能來自家庭或成長經驗等等,如今卻顯現在影像,令學生們感到意外。

祥昀笑說,這就好像戴著不同顏色的墨鏡在拍照,而不自知。她希望日後學生在按下快門時,可以覺察到自己當下到底戴著哪一副墨鏡?

請她舉例影像的分析,她說馬奈的〈奧林匹亞〉就很適合用來討論,當中涵括種族、性別、階級等問題。這個畫作後世多位藝術家曾重新演繹,如森村泰昌的變裝攝影,就加入了民族文化、世界經濟、政治等議題。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概念先行,選擇最適合的媒材

如果要詮釋時間,哪個媒材最適合呢?她說電影或行為藝術。

除了在荷蘭拍攝的〈時間脫軌〉影片,祥昀目前也正著手將自己的詩集拍成電影。

不過,目前她認為最好的詮釋媒材還是行為藝術。上半年受邀參加荷蘭行為藝術組織Performance Site 所舉辦的行為藝術系列活動游離的身份認同(Project In-between Identity)進行演講與行為表演,並參加其中由藝術家VestAndPage 和 Marilyn Arsem所帶領的工作坊,感受深刻。做了長時間的solo performance (接近三小時),身體感尤其強烈,從單純的概念,到親身體驗,她發現原來她對時間的概念在行為藝術中獲得最直接的演釋,甚至還考慮結合這兩種媒材,演譯她的詩集。

聽祥昀興奮地形容她的體會,讓我非常期待欣賞到她的新作。


攝於游離的身份認同(Project In-between Identity)系列活動之行為表演現場。黃祥昀提供

攝於游離的身份認同(Project In-between Identity)系列活動之行為表演現場。黃祥昀提供


夢境製造-破解超現實主義的謎語

最後想和祥昀聊聊的好玩又有趣的【夢境製造】課程。

她說,課程設計的構想來自於很多人對於藝術史上各個學派的「精神」無法理解,因為藝術理論抽象難解,而一般的課程通常只能學到表面上的構圖,或者像在背書一般記憶某張畫是哪個藝術家做的 。祥昀因此有了讓學生「體驗理論」的想法,並以此為目標,設計實作課程與遊戲,讓學生挖掘自己的夢境與童年回憶,並透過遊戲創作出具有超現實主義風格的作品,親身感受超現實主義的精神,再透過適時地解說超現實理論,學生很快就能理解這些學派的精髓。

祥昀同時表示,除了超現實主義,其他如極簡主義、印象派都很適合用這種方式解套。這當然又是另一個期待了。

©韓筠青

©韓筠青

綜觀祥昀的作品,影像與文字相互穿梭,她必須費力地將心裡的影像顯現在螢幕上。另一方面本著自己在哲學上的領受,她更試圖讓學生也能找到一把好用的鑰匙,開啟神秘的影像大門。

一席話之後,逐漸看到祥昀沉靜內斂的外表下隱藏著一股熱烈執著的動能,那股力量經常是藝術家吸引人的地方。我想即使不太在意他人是否看懂他們的創作,但觀眾終究還是會看到他們的存在。


祥昀藝評專欄:

課程推薦:【攝影與方法論 Topic 2:歷史、權力與後殖民】

課程推薦:【夢境製造:文字與影像的跨域創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ONFOTO STUDIO的沙龍
33會員
22內容數
愛上攝影有許多理由,進而想要用攝影說話則是創作的初步。 這個專欄將訪問在 Onfoto Studio 新型態攝影私塾學習的朋友們, 在創作路上最初與最近的想法,同時也聊聊未來想往那個方向走去。 ✶ 專欄編輯|青年藝術人才培育計畫 Doris
ONFOTO STUDI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2/04
初識嘉澍時,她是樂團經紀人,再次見到嘉澍時,她說她現在是平面攝影的自由工作者。前一個工作已經很亮眼了,轉換跑道成為攝影工作者,更讓我「哇~」的一聲。主要原因是她很年輕,卻很專業。
Thumbnail
2020/02/04
初識嘉澍時,她是樂團經紀人,再次見到嘉澍時,她說她現在是平面攝影的自由工作者。前一個工作已經很亮眼了,轉換跑道成為攝影工作者,更讓我「哇~」的一聲。主要原因是她很年輕,卻很專業。
Thumbnail
2019/12/04
你是否有相同的經驗:走進一家攝影書專門店,還沒開始翻閱書籍,心中就一陣興奮,彷彿走進一座寶庫一樣,深怕錯過角落的隱藏物件。
Thumbnail
2019/12/04
你是否有相同的經驗:走進一家攝影書專門店,還沒開始翻閱書籍,心中就一陣興奮,彷彿走進一座寶庫一樣,深怕錯過角落的隱藏物件。
Thumbnail
2019/10/23
學容與大家不一樣的地方是,她自小就在家自學,不曾經歷過學校體系的養成教育,但這個學習背景,從不曾影響她成為文字工作者的企圖。這也引起了編輯的好奇心: 一個人的能力開發,是否唯有經由學校教育,並獲得官方文憑,才能在求職時被「認證」?
Thumbnail
2019/10/23
學容與大家不一樣的地方是,她自小就在家自學,不曾經歷過學校體系的養成教育,但這個學習背景,從不曾影響她成為文字工作者的企圖。這也引起了編輯的好奇心: 一個人的能力開發,是否唯有經由學校教育,並獲得官方文憑,才能在求職時被「認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於PTT Space舉行的黃萱個展《分心》,是涵括裝置、攝影和錄像的近期作品呈現。而雖然行動並未實際在展間發生,不過本展尚有「行為」作為作品重要元素,橫跨在「裝置、攝影和錄像」的中間地帶,即:錄下了行動的錄像、拍下行動收穫的照片、行動成果的物件等。由於實際不見藝術家本人,「行為」此一元素似乎
Thumbnail
於PTT Space舉行的黃萱個展《分心》,是涵括裝置、攝影和錄像的近期作品呈現。而雖然行動並未實際在展間發生,不過本展尚有「行為」作為作品重要元素,橫跨在「裝置、攝影和錄像」的中間地帶,即:錄下了行動的錄像、拍下行動收穫的照片、行動成果的物件等。由於實際不見藝術家本人,「行為」此一元素似乎
Thumbnail
2018年高雄文學館邀請高雄在地創作者組成團隊,創造圖文專欄,希望帶給讀者由不同藝術領域構成,卻從同一種邊境、詩的啟蒙狀態出發的創作,促進讀者的感官聯覺,本篇為:照鏡子/氣候變化+情緒壓力
Thumbnail
2018年高雄文學館邀請高雄在地創作者組成團隊,創造圖文專欄,希望帶給讀者由不同藝術領域構成,卻從同一種邊境、詩的啟蒙狀態出發的創作,促進讀者的感官聯覺,本篇為:照鏡子/氣候變化+情緒壓力
Thumbnail
你狂奔地像是⼀台失速的⾞、不知橋的另⼀端是否為斷崖,僅只是奮⾝向前。你甚⾄可能只是⼀齣戲上微不⾜道的⼀⾓,卻⺎⾃想著⾃⼰能脫逃內景、活在更⾃主的外景中。你想看戲,卻看不了戲,在陸先銘〈飄飄何所似〉劇裡,導演是時間,⽽你只是⼀沙歐,⾒證時間變成具體的磚造建築、流動成⽊構/鋼構橋體、變形成春夏秋冬。
Thumbnail
你狂奔地像是⼀台失速的⾞、不知橋的另⼀端是否為斷崖,僅只是奮⾝向前。你甚⾄可能只是⼀齣戲上微不⾜道的⼀⾓,卻⺎⾃想著⾃⼰能脫逃內景、活在更⾃主的外景中。你想看戲,卻看不了戲,在陸先銘〈飄飄何所似〉劇裡,導演是時間,⽽你只是⼀沙歐,⾒證時間變成具體的磚造建築、流動成⽊構/鋼構橋體、變形成春夏秋冬。
Thumbnail
我們不想讓作品只是意識的魁儡,我要怎麼突破自己的邊界?思考「想要擺脫卻還是待在其中」的情境,是邊界感最明顯的時刻,同時,我們也會意識到,每個人都有各自邊緣之外的「無緣」。所以,能夠交疊的,已經是我們透過他人而抵達的邊境,因為和他人相遇,使我們有能力透過理解而發生轉變。
Thumbnail
我們不想讓作品只是意識的魁儡,我要怎麼突破自己的邊界?思考「想要擺脫卻還是待在其中」的情境,是邊界感最明顯的時刻,同時,我們也會意識到,每個人都有各自邊緣之外的「無緣」。所以,能夠交疊的,已經是我們透過他人而抵達的邊境,因為和他人相遇,使我們有能力透過理解而發生轉變。
Thumbnail
未來,崔護可以搭時光機回到一年前,重寫人面桃花的故事,就像電影《星際效應》的情節,美國理論物理學家基普.索恩為男主角穿越時空到未來傳授女兒知識,提供了重力物理和天文物理學理論基礎。 在時光機還沒發明的現在,你可以做什麼呢?了解時間不是絕對,而是相對的,一念之間,可以改變過去也可以改變未來。
Thumbnail
未來,崔護可以搭時光機回到一年前,重寫人面桃花的故事,就像電影《星際效應》的情節,美國理論物理學家基普.索恩為男主角穿越時空到未來傳授女兒知識,提供了重力物理和天文物理學理論基礎。 在時光機還沒發明的現在,你可以做什麼呢?了解時間不是絕對,而是相對的,一念之間,可以改變過去也可以改變未來。
Thumbnail
「與其說攝影是記錄當下,不如說正因為我們沒辦法留在當下,所以我們不得不去用『攝影』紀錄它。就像是記憶切片,這個記憶就被固定在這裡了,我們永遠沒辦法重新獲得那一刻的感受。」
Thumbnail
「與其說攝影是記錄當下,不如說正因為我們沒辦法留在當下,所以我們不得不去用『攝影』紀錄它。就像是記憶切片,這個記憶就被固定在這裡了,我們永遠沒辦法重新獲得那一刻的感受。」
Thumbnail
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場 推薦大家這是我表妹王湘靈的視覺藝術作品快要降落的時候,突然間我看懂了作品的意義,以前總覺得藝術家長大後很神秘,因為她喜歡穿黑色,沒想到這次展覽文宣照片也是穿黑色的衣服,而我以前也有教到一個幼兒男生,彩色筆每次拿的顏色都是黑色,他媽媽說小孩氣質比較安靜斯文,而我覺得比較喜歡黑色的人
Thumbnail
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場 推薦大家這是我表妹王湘靈的視覺藝術作品快要降落的時候,突然間我看懂了作品的意義,以前總覺得藝術家長大後很神秘,因為她喜歡穿黑色,沒想到這次展覽文宣照片也是穿黑色的衣服,而我以前也有教到一個幼兒男生,彩色筆每次拿的顏色都是黑色,他媽媽說小孩氣質比較安靜斯文,而我覺得比較喜歡黑色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