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尼可拉斯凱吉主演的電影《扭轉奇蹟》,男主角傑克Jack在大學畢業決定前往國外倫敦工作,他承諾他的女友凱特:一年之後一定回來。
然而,13年過去,傑克是個既高薪又有權勢,並且在華爾街過著上流生活的黃金單身漢,凱特早已經是個逝去的回憶。在某一聖誕夜下班回家的路上,傑克和商店老闆吵起架來,老闆質問傑克的生活有什麼價值?他回答:「我早已經擁有我想要的一切了!!」
當晚,傑克躺在他那紐約上流豪宅裡,不知不覺地睡著了...隔天醒來他發現,他身邊躺了一個人,而她竟然是大學的女友-凱特,正當他還搞不清楚狀況時,房裡傳來嬰兒的哭聲,還有個六歲大的女兒叫他爸爸…
傑克發現他一夜之間從企業家變成居家男人,房子也從紐約名宅變成老家紐澤西的公寓,簡直嚇壞了。如今他不再是華爾街裡穿梭商界的名流仕紳,就只是個賣輪胎的業務員。看著法拉利跑車變成小貨車,身上也從上千美金的名牌西裝變成T恤,改變盡在一夜之間..。
故事快轉,不得已的狀況下,傑克回到紐澤西的家中,開始嘗試扮演好丈夫、好爸爸,過著白天賣輪胎,晚上為奶娃換尿布的生活。儘管他六歲的女兒始終認為他只是個模擬成她爸爸的外星人,然而傑克確實漸漸有了家的感覺,也自覺樂在其中...。
究竟這只是個夢境,還是讓生命重新安排的機會?它何時會結束,會不會瞬間消失,一去不返呢?無論如何,這輩子傑克是再也不願意失去凱特與他的孩子了…
人生終點線到底在哪裡?
小時候大家應該都有跑100公尺的經驗,當哨音響起,我們盡可能用最快的速度跑到終點線,假設第100公尺就是你為自己設下的人生終點線。當跑完100公尺越過那條線之後,你認為只要取得那朝思暮想的目標後就能達到人生圓滿的狀態,自此開始進入下一人生階段、做那些一直以來想要做卻沒做的事情。
然而,會不會在你心目中的終點線其實是比賽裁判、或社會框架所為你種下的觀念:你應該要先如何,接著就可以如何。你應該盡全力衝刺跑完100公尺,接著就可以優雅地慢慢用走的;你應該盡全力考上最好的大學、拼更高的分數,接著就能高枕無憂,出社會要什麼工作隨便你選;你應該先累積多少財富數字,達到財富自由的彼端,接著就可以開始做任何你想做的事...
人生經驗告訴我們,抵達所謂的終點線,緊接著後面新的課題、新的目標也隨之而來了…
一場名為人生的遊戲,你想怎麼玩?
在真實人生中,你的100公尺或許需要耗費你30年甚至50年的生命光陰才能最終抵達終點線,之後才開始做自己想做的事、陪伴自己親愛的家人、告訴親人好友未曾說出口的話、到處遊山玩水、幫助更多的人…。
整個社會似乎都在告訴著我們:快樂在未來,你要做了什麼以後才會感到快樂。讓我們忽略你眼前擁有的東西,哄你應該要去追求更多的東西,久而久之就失去對身邊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就像是用棍子在驢子的頭前掛著一條紅蘿蔔,驢子一直追一直追呀,最後發現他怎麼追也追不到。
你將自己的終點線設在哪裡呢? 多數的人可能會以生命的盡頭當作終點線、或者財富的目標作為終點線。
以生命時間的長度而言,或許您認為終點線為100公尺,然而真實的世界,我們都可能被迫提早抵達終點線,根本到不了心中的那條終點線。有人在30公尺、50公尺處,自己還沒做好準備的時候就提早到了生命終點,這時,曾經你所追求的任何目標、渴望的功成名就都不再重要,你只在乎在你身邊的人是誰,你只在乎你還有什麼事想做卻一直都沒去做。
暢銷作家侯文詠醫師,曾經分享過《500個瀕死的人告訴我的一個真理》:
「我在大約30歲當主治醫師時,被派任做癌症病人的照護,連續五年的期間,病人一個一個過世。在他們過世前,我跟他們聊天時發現,我們每天最忙著追求的,包括財富、名氣、地位等,到了人生最後階段,沒有人在乎,我送走將近500個病人,沒有一個人說他想要更多錢、更多地位、更高官階。
他們更在乎的是關係,跟父母、跟孩子、跟伴侶的關係,他們在意關係不圓滿、他覺得想跟某人道歉。他們也在乎,人生一遭究竟留下什麼?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是什麼?所有生命來到末期終點線的人都關心這些事情。
當500個病人都跟你講差不多的話,你就會理解,這是人生遊戲的真理。
選擇從來不是容易的事情,但這些病人給我堅定的價值,總有一天我們會走到人生盡頭,我怎麼去看待自己的人生?這個力量幫助我,在做選擇的時候應該要聽從內心的召喚,於是我辭掉醫生當作家。」
幸褔不在終點線,幸褔就在每一天!
我個人更傾向於認為人生沒有所謂的終點線,將每一天都當作是「微終點」,你的人生就不容易有遺憾。若您希望過的是幸福的人生、助人有意義的人生,那麼,就必須從每一天的生活之中去實踐、去感受,去享受體會跑100公尺過程中的點滴,即使中途可能會跌到、也可能根本跑不到100公尺,那也沒關係,因為這些都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養分。
如果,你的生命只剩最後一個月,你現在最想做什麼?
#幸褔不在終點線幸褔就在你的身邊
#沒有終點線其實代表著無限的可能性
#每一天都像空白的黑板去完成那些你沒做會後悔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