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人生 - 建造人生第二曲線,找尋人生意義

更新於 2024/08/22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吸引我的前言

與其試著避免衰退,你可以超越衰退,方法是找到新的成功。這種新成功比世俗的五子登科更美好,不會帶來精神官能症與成癮,你會有更深層的快樂,感到更幸福。這個轉變過程會引領你,(或許是頭一次)找到人生真正的意義。這個過程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我相信也可以改變你。本書將帶你踏上那個重生之旅

你會打開看這本書嗎?而我就是因為看到這樣的前言,而看了這本由亞瑟. 布魯克斯教授所寫的『重啟人生』。

raw-image


這本書適合誰 & 可以得到什麼

這本書適合給想知道用什麼策略跟心態面對人生的下半場,裡面會提到的重要概念就是建造人生的「第二曲線」以及「要用什麼心態成功跳下第一曲線往第二曲線」



職涯走下坡的時間比你預期的早

書中說,不管從事哪一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快40歲到50歲出頭時,開始走向衰退,其中還引述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西蒙頓(Dean Keith Simonton)的研究,此研究針對創意工作的專業衰退模式,建立模型。

raw-image


為什麼會這樣走下坡?原因就是大腦前額葉皮質的效率會下降

人到中年後,前額葉皮質的效率會下降。因此快速分析,以及創意、創新的能力會變差。那要怎麼辦???我們就只能這樣面對衰退嗎?



建造第二曲線 — 從流體智力改變發展晶體智力

書中提到心理學家卡泰爾在1971年出版的《能力》(Ablities: Their Structure, Growth, and Action)一書,假設人類有兩種智力,但上升時段卻出現在不同時期。

  • 流體智力:邏輯推裡、彈性思考、與解決新問題的能力。是解析抽象問題的脈絡化能力
  • 晶體智力:運用過去累積的知識庫存的能力。人在一生中透過涵化(Acculturation,不同文化相互影響的結果)與學習所獲得的知識。

一般人的流體智力最高峰,出現在相當早期的成年階段,接著在30–40歲就急速下滑。而創新者一般擁有很高的流體智力。

晶體智力隨著年紀增長,要到人生非常晚期才會下降,甚至完全不會衰退

簡單來說,你年輕時有辦法提出大量事實,而你老的時候知道那些事實是什麼意思,也曉得如何運用。更擅長運用已知的概念,對外表達的能力也增強,也更擅長詮釋他人提出的點子。

晶體智力能帶來傳道、授業、解惑的能力,作者用音樂家巴哈為例,巴哈在人生最後數十年,他的兒子長浪推前浪,被視為巴哈家族裡最優秀的音樂家。巴哈改造自己的人生,從音樂創新者變成教學大師。

raw-image


拖住我們跳下第一曲線的三個阻力

書中提到有三個阻力讓我們無法脫離第一曲線建造第二曲線的阻力

第一個阻力- 對工作與成就的執著

作者認為很多人對成功上癮,這種上癮就如同藥物或酒精成癮的人,但不自覺。這邊我列出書中給的小練習,可以讓自己反思自己是不是對成就上癮。

  • 你是否用工作上的頭銜或位階,定義自己的價值?
  • 你是否用金錢、權力、名氣來量化自己有多成功?
  • 你上次工作打勝杖後,是否接下來就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或是感到不安?
  • 你的「退休計畫」是否是不退休,一直做下去?
  • 你是否夢想世人會記住你在工作方面的成就?

只要有一個「是」就是對成功成癮,但作者也承認自己五題全中,但不要懊惱,重點是看到這個問題,提醒自己要戒掉對成功的癮,不讓社會比較影響自己往第二曲線的方向



第二個阻力- 對世俗獎勵的渴望

西方人把技術視為無中生有。東方人認為藝術原本就存在,我們要做的事,只不過是讓藝術顯現出來。我們不是靠添加東西讓藝術被人看到,而是拿掉不屬於藝術的部分

作者正在台灣的故宮,欣賞一尊清代的大型佛陀玉雕,以上的文字便是導遊用雕像來說明東方跟西方看待藝術的差異。而作者近一步用這個概念說明累積更多其實會阻礙建造第二曲線,我們反而是要捨棄不需要的部分。

那為什麼我們大部分的人會想要累積更多?因為我們以為的滿足、成功跟失敗的定義是這樣:

  • 滿足感 = 持續獲得想要的東西
  • 成功 = 持續擁有比別人多
  • 失敗= 不如人

但作者提出了另一個公式

  • 滿足感 = 你擁有的 / 你想要的

所以我們要做的是降低你想要的。至於要怎麼降低「你想要的」作者在書中有提出三個方法,其中一個方法提到的是,你要問「為什麼」而不是「有什麼」,要深深思考,自己人生深層目標,找出你的為什麼,就如同找出本在玉石下的雕像。



第三個阻力 — 恐懼衰老

作者提到,害怕自己能力衰退,也是對於死亡的恐懼,但衰退跟死亡無法避免,抗拒也只會帶來沮喪跟不快樂。面對恐懼的最好方式就是直視恐懼,接受自己會衰老,才不會在痛苦死錯失機會,也才能作打算。

作者引用小說家佛斯特(E.M. Forest)曾說

死亡會帶走一個人,想到死則能救一個人
Death destroys a man, but the idea of death saves him



建造第二曲線需要做的事及心態

第一件事 — 培養正向的人際關係

很多研究都說,人生的幸福就是在於正向的人際關係,這邊我想到很紅的TED 演講:什麼造就美好人生?為時最長有關幸福快樂的研究成果

從 75 年的研究裡得到最明確的訊息是:「良好的關係讓我們保持更幸福健康!」。

而作者也再度闡述同樣的概念,這裡也想分享兩個關於書中的提醒,希望能讓你知道友誼的重要性

  • 你需要強大的人際連結,助你攀上第二曲線
  • 婚姻與家人不足以取代親密的友誼,培養友情不能隨緣
  • 如果你與親友的關係緊密良好,即便單身也能幸福(單身者鬆一口氣😌)

在這本書另外提到讓我很感動的是,這個在猶他州名為「潘多」(Pando)的樹林。這佔地106英畝的樹林,其實是一個龐大的生物體,每個獨立的樹,其實底下是一個龐大根系,


第二件事 — 信仰、展開你的靈性之旅

作者述說自己的信仰故事,我自己也是基督徒,信仰的體驗我覺得非常個人,但信仰的確帶給我很大的力量。



第三件事 — 接受自己的弱點,與他人分享連結

在曾經奮鬥的人生,我們都不想承認自己的不足,但為了建造第二曲線,我們應該要接受自己的弱點,誠實面對自己的弱點跟衰退,其實更能自己做自己。

作者也提到我們要在別人面前坦承示弱,因為這樣才能跟人建立更深入的人際連結。

書中有個案例在說明,利用自己的弱點開啟職涯的另一面。作者有個朋友C,是個臨床心理師,從小患有第一型糖尿病,後來到四十幾歲時逐漸失去視力,C忿忿不平地過了好幾年。沒想到突然一位女士的電話來到,說明自己需要接受心理治療,但不想要洩漏自己的名人身份,甚至也不想讓治療師知道,因此她需要一個盲眼的心理師。結果這位朋友C,開始服務需要心理治療的名人

接受弱點,才有機會開闢新的人生道路



你有機會重啟人生,重啟職涯

作者列出三個重點讓你重啟職涯,找到屬於你的「下一個棉花糖」

  • 在第一曲線時,通常工作是工具,目標是贏得金錢、權力或名聲,但在第二曲線要找到工作本身對你而言就是目標
  • 另外要深深問自己「這份工作是否讓我深感興趣?」
  • 運用「螺旋型職涯」的概念,一系列的迷你職涯,多年在一個專業裡發展,之後換領域,並銜接先前的迷你職涯中獲得的能力
raw-image


最後我想說的

第一曲線就像是不斷的累積,而將第一曲線累積的結果結合起來,變成下一個賽道的養分,而這個賽道就是我們的第二曲線,
而這中間你必須改變心態,不能再用過去的成功去定義第二曲線,承認自己的有限,尋找人生夥伴,留下你真正覺得有意義有價值的人、事、物,並有勇氣的去擁抱衰退。

avatar-img
0會員
4內容數
在有限的生命裡,有很多值得我們探索的事物。那可能是一個地方、一本書、一個人或是上帝。我想把這些際遇的感受紀錄下來,一起透過文字看見更多不同的可能及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起初在聽到這齣劇的設定與概要時,並沒有特別吸引我 也覺得已經有太多的穿越劇了,不知道能拍出什麼新意 但在一連看了十集,隨著主角麻美不同人生的轉變 也帶出一些人生的省思(以下有雷) — 「重來一次會更好...」 為了積陰德投胎成人,麻美在重啟的人生中,做了不同的嘗試 如公務員、藥師、
Thumbnail
也許有人覺得,如果人生的「原廠設定」更理想, 也許自己的人生就會更順遂。 我們無法瞭解投胎機制, 但也許目前的父母、家庭或是孩子, 已經是我們的人生陰德值積分能夠「兌換」到的最佳版本了。
Thumbnail
2024/1/29 週一夜晚,貝感幸福近 20 位書友聚集 貝殼好室 ,加上線上 10 多位朋友,一起透過閱讀「重啟人生」這本書,彼此分享與鼓勵。第一位分享者孟薇,以「流體智力」(解決新問題)及「晶體智力」(隨時間增長而上升),讓大家一起思考:常做某件事,就會越做越好嗎?
Thumbnail
這幾天感冒,頭痛到耳鳴,很不舒服。 人就是這樣,這時候才會開始立志,早知道平常就要對自己身體好一點。 後悔,根本就是家常便飯。
Thumbnail
前言 「你願意花多少力氣或代價,去留下年輕時所得來的功成名就呢?」我想,這是許多人拚博一生之後,最在意的一件事情。畢竟這麼努力的背後,不就是為了能在中晚年後,依然能享有榮華富貴嗎? 但假如眾多的研究,都告訴我們:要能維持和年輕時一樣的水準,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除此之外,衰退的時間甚至比我們想像
Thumbnail
補記 12/16(六) 從台東到台北, 這趟路要4個多小時, 到了車站後, 第一次見面的朋友帶我坐捷運, 我才能順利的到現場, 在找地方時, 開始迷路了! 但也感覺很驚喜, 是場冒險之旅, 終於找到了! 心裡超開心呀! 台北的天氣冷颼颼的, 但我的內心
Thumbnail
時常會看到有些曾經很有名氣的人被評論為「過氣」或「走下坡」,這樣的形容多半帶有貶抑及嘲諷,而被評論的這些人過去意氣風發,也攢了許多財富與名氣,當面臨如此狠毒的批評時,有些人可以平心靜氣地面對,但有些人卻不服輸地強調自己仍然很有魅力及影響力,或是無法接受光環不再而抑鬱寡歡度過終生。 我們都能理解
Thumbnail
《重啟人生》到底有多好看? 今年初,日劇《重啟人生》在開播不久便不停看到有人推介,此劇結束後更看到不只一人說這肯定是今年最好看的日劇,即使那時候才三月。 我當時心想,只不過是三月啊,怎麼可能斷言這是全年最佳?接著還是不斷看到有人推介。 如此這般被吸引到,可是我在香港找不到平台播放此劇,一直心心念念,
我其實也是挺滿意自己的原生家庭,起碼不是支離破碎,當然我們父母當年的相處及教育方式真的有問題,加上極度貧窮,但我也算是個有快樂童年的人。 所以說,我也是會想再一次生在這個家庭的,反而是關於我自己人生的大事,如果可以重新選擇,可能會很不一樣,比方如果當年我想文科、如果我沒有容易自己胖成那樣、如果我可以
最近在看日劇重啟人生,這套日劇比較平淡,沒有什麼情緒上的大起大落,剛開始的時候覺得有點無聊,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會一直看下去,也許是因為劇情還蠻啟發性的,而且角色的設定年紀應該跟我們相似,她們的生活和談話內容我都很懂,例如,主角小時候有貼紙簿,我小學的時候也有很多貼紙;主角喜歡看的電視和卡通就像love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起初在聽到這齣劇的設定與概要時,並沒有特別吸引我 也覺得已經有太多的穿越劇了,不知道能拍出什麼新意 但在一連看了十集,隨著主角麻美不同人生的轉變 也帶出一些人生的省思(以下有雷) — 「重來一次會更好...」 為了積陰德投胎成人,麻美在重啟的人生中,做了不同的嘗試 如公務員、藥師、
Thumbnail
也許有人覺得,如果人生的「原廠設定」更理想, 也許自己的人生就會更順遂。 我們無法瞭解投胎機制, 但也許目前的父母、家庭或是孩子, 已經是我們的人生陰德值積分能夠「兌換」到的最佳版本了。
Thumbnail
2024/1/29 週一夜晚,貝感幸福近 20 位書友聚集 貝殼好室 ,加上線上 10 多位朋友,一起透過閱讀「重啟人生」這本書,彼此分享與鼓勵。第一位分享者孟薇,以「流體智力」(解決新問題)及「晶體智力」(隨時間增長而上升),讓大家一起思考:常做某件事,就會越做越好嗎?
Thumbnail
這幾天感冒,頭痛到耳鳴,很不舒服。 人就是這樣,這時候才會開始立志,早知道平常就要對自己身體好一點。 後悔,根本就是家常便飯。
Thumbnail
前言 「你願意花多少力氣或代價,去留下年輕時所得來的功成名就呢?」我想,這是許多人拚博一生之後,最在意的一件事情。畢竟這麼努力的背後,不就是為了能在中晚年後,依然能享有榮華富貴嗎? 但假如眾多的研究,都告訴我們:要能維持和年輕時一樣的水準,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除此之外,衰退的時間甚至比我們想像
Thumbnail
補記 12/16(六) 從台東到台北, 這趟路要4個多小時, 到了車站後, 第一次見面的朋友帶我坐捷運, 我才能順利的到現場, 在找地方時, 開始迷路了! 但也感覺很驚喜, 是場冒險之旅, 終於找到了! 心裡超開心呀! 台北的天氣冷颼颼的, 但我的內心
Thumbnail
時常會看到有些曾經很有名氣的人被評論為「過氣」或「走下坡」,這樣的形容多半帶有貶抑及嘲諷,而被評論的這些人過去意氣風發,也攢了許多財富與名氣,當面臨如此狠毒的批評時,有些人可以平心靜氣地面對,但有些人卻不服輸地強調自己仍然很有魅力及影響力,或是無法接受光環不再而抑鬱寡歡度過終生。 我們都能理解
Thumbnail
《重啟人生》到底有多好看? 今年初,日劇《重啟人生》在開播不久便不停看到有人推介,此劇結束後更看到不只一人說這肯定是今年最好看的日劇,即使那時候才三月。 我當時心想,只不過是三月啊,怎麼可能斷言這是全年最佳?接著還是不斷看到有人推介。 如此這般被吸引到,可是我在香港找不到平台播放此劇,一直心心念念,
我其實也是挺滿意自己的原生家庭,起碼不是支離破碎,當然我們父母當年的相處及教育方式真的有問題,加上極度貧窮,但我也算是個有快樂童年的人。 所以說,我也是會想再一次生在這個家庭的,反而是關於我自己人生的大事,如果可以重新選擇,可能會很不一樣,比方如果當年我想文科、如果我沒有容易自己胖成那樣、如果我可以
最近在看日劇重啟人生,這套日劇比較平淡,沒有什麼情緒上的大起大落,剛開始的時候覺得有點無聊,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會一直看下去,也許是因為劇情還蠻啟發性的,而且角色的設定年紀應該跟我們相似,她們的生活和談話內容我都很懂,例如,主角小時候有貼紙簿,我小學的時候也有很多貼紙;主角喜歡看的電視和卡通就像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