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優化思考:終局視角的啟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1月最後一週至成功大學參加「內在成就論壇」,我很喜歡暢銷作家愛瑞克在專題演講分享:「以終局視角看待自己的人生,你希望遇到怎樣的人,就去成為那樣的人!


▌終局視角是什麼

每個人所在的時區及配速不同,人生終點站卻是相同,「終局視角」 是指當你離世時,會如何被他人記得?名聲地位財富?還是讓人懷念的助人恩澤?

如今的愛瑞克致力推廣閱讀,經常募捐書籍、贈書給偏鄉學校,辦理公益講座、抽書贈獎活動,來自於年少時的發願。

愛瑞克在求學時期家裡遭逢困頓,導致沒有餘錢買書,常窩在金石堂店內閱讀,卻擔心被店員當免費仔驅趕,他多希望有人說「你不要趕他,那本書我買來送他」

幸好金石堂沒有這麼做,他感念書店的包容及閱讀帶給他的力量和溫暖,當時他告訴自己將來要成為那個贈書予人的實踐者!

你想遇到什麼樣的人呢?就去成為那個人吧﹗


外在成就 v.s. 內在成就

「外在成就」指成為有名、有錢的人。「內在成就」實現自己的夢想、願景與使命。

我認為這兩個名詞是相輔相成。絕大多數人爬第一座山時,聚焦在追求外在成就,這是人之常情,先滿足馬斯洛需求最底層生理、安全,逐漸往上朝自我實現方向發展,趨近內在成就。

我們不一定要成為家財萬貫、名聲遠播的人,但是我們能探索自己的夢想、願景與使命,透過自我實現,發揮天賦與才華,超越自己、幫助他人,擁有自信又無憂的人生,這就是內在成就。


▌如何實踐內在成就

人必須同時從事三種工作,才能夠保持各方面平衡,走得長久。這三份工作分別是:有金錢收入的工作丶無償的工作丶自我實現的工作,最後一項自我實現就是內在成就的展現。

對我來說,有償的工作(做喜歡的事,還可以賺錢)和無償的工作(當志工),自我實現的工作則是解決自己的人生問題,實踐後分享給遇到類似問題的朋友,這件事會讓我感到快樂,希望透過我的分享可以為他人帶來療癒的力量,充飽電繼續前進

愛瑞克提出一個很棒的觀點,隨著年齡的增長,助人比例隨之提升,例如20歲貢獻20%助人、30歲貢獻30%助人、40歲貢獻40%助人,以此類推,幫助自己在有償工作、無償工作與自我實現之間找到平衡點。


▌征服 v.s.臣服

演講中提到第二座山這本書,我思索了好久,關於征服和臣服,以前的我奮力爬第一座山,意志力和韌性總是幫助我度過難關,但沒想到副作用是輕忽身體訊號。

現在的我學會善待自己、傾聽內在小孩的聲音,臣服自己所不能,換個方式與人連結,結伴前行可能是更適合當下的做法。

臣服是內求智慧,接納生命領航
征服是外尋挑戰,探險未知世界

每個人的存在就是獨一無二,要學會欣賞自己與肯定自己,改用增福的心態來看待三種工作,而非用征服來證明自己價值。

內在成就

內在成就


  • 如果你喜歡我的創作,請幫我按愛心、追蹤+訂閱。
  • 歡迎按以下連結贊助抖內我,給予我更多創作動力:贊助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愛蜜莉的人生演算法
50會員
85內容數
嗨!我是愛蜜莉 Emilie,15年業界實戰經驗,10年管理職,任職於科技業、資訊業及外商,客戶群有電信、科技、零售、網路、FMCG、公部門等。演講、課程、講座、工作坊,商務洽詢請聯繫:switch.life.studio@gmail.com
2025/04/10
前幾天,一位職場朋友問我:​我主管為什麼派新同仁出國出差,卻不是我?我都做了一年多,年初才剛參加國外大展回來,雖然績效不算很突出,但我一直很認真、很努力,也一直希望主管能看到我啊…我知道,那不是嫉妒,也不是抱怨,而是一種微微酸酸的失落感。​
Thumbnail
2025/04/10
前幾天,一位職場朋友問我:​我主管為什麼派新同仁出國出差,卻不是我?我都做了一年多,年初才剛參加國外大展回來,雖然績效不算很突出,但我一直很認真、很努力,也一直希望主管能看到我啊…我知道,那不是嫉妒,也不是抱怨,而是一種微微酸酸的失落感。​
Thumbnail
2025/04/09
​「你不是不夠努力,而是你太快想把問題解決了。」我一開始就依照習慣,準備好提案架構、邏輯推演、資源評估……腦袋全速運轉地想著「怎麼解題」。​但當我真正把重心放到聆聽,讓自己慢下來、讓對話多一點空白,我才發現:我們其實還沒搞清楚,他真正的困難是什麼。
Thumbnail
2025/04/09
​「你不是不夠努力,而是你太快想把問題解決了。」我一開始就依照習慣,準備好提案架構、邏輯推演、資源評估……腦袋全速運轉地想著「怎麼解題」。​但當我真正把重心放到聆聽,讓自己慢下來、讓對話多一點空白,我才發現:我們其實還沒搞清楚,他真正的困難是什麼。
Thumbnail
2025/03/12
你是不是也覺得職場像「心理戰」?有沒有遇過情緒化同事一言不合就爆炸,或是默默在背後搞小動作的「職場暗黑高手」?這些衝突為什麼這麼傷人?其實都是心理問題在作怪!我想與你分享如何用簡單、實際的語言,解析同事間衝突的內心小劇場,更重要的是告訴你怎麼處理、保護自己。
Thumbnail
2025/03/12
你是不是也覺得職場像「心理戰」?有沒有遇過情緒化同事一言不合就爆炸,或是默默在背後搞小動作的「職場暗黑高手」?這些衝突為什麼這麼傷人?其實都是心理問題在作怪!我想與你分享如何用簡單、實際的語言,解析同事間衝突的內心小劇場,更重要的是告訴你怎麼處理、保護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人生無常,把握人生剩下的時光,還有努力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努力完成自己的夢想總有一天會成功,所以我要相信我未來一定也會有成功的一天,但我還是必須先改變自己面對人生的態度比較好,這對我未來也健康對我夢想也好)
Thumbnail
(人生無常,把握人生剩下的時光,還有努力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努力完成自己的夢想總有一天會成功,所以我要相信我未來一定也會有成功的一天,但我還是必須先改變自己面對人生的態度比較好,這對我未來也健康對我夢想也好)
Thumbnail
用人生終點為目的,下去規劃自己的人生,每日寫筆記,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想,有一天你<妳>會發現,真正能讓自己滿意的那個人,永遠是自己。 我們現在的社會有很多不同的聲音,但是,大家必須謹記著:"良藥苦口,忠言逆耳"!!我們很多時候,只想聽好聽的話,卻忘了真正有用
Thumbnail
用人生終點為目的,下去規劃自己的人生,每日寫筆記,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想,有一天你<妳>會發現,真正能讓自己滿意的那個人,永遠是自己。 我們現在的社會有很多不同的聲音,但是,大家必須謹記著:"良藥苦口,忠言逆耳"!!我們很多時候,只想聽好聽的話,卻忘了真正有用
Thumbnail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磨難與挑戰。這些磨難有時讓我們感到痛苦,但也可能成為我們成長和享受生活的一部分。無論我們是富貴還是貧窮,生命最後的終點站都是相同的——那一小格的安息之地。我們在世上所經歷的,只是短短的數十年,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終將各奔東西。
Thumbnail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磨難與挑戰。這些磨難有時讓我們感到痛苦,但也可能成為我們成長和享受生活的一部分。無論我們是富貴還是貧窮,生命最後的終點站都是相同的——那一小格的安息之地。我們在世上所經歷的,只是短短的數十年,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終將各奔東西。
Thumbnail
成功的事情 ... 就是總能擺脫世故,也依然完好的佇立於世間吧。
Thumbnail
成功的事情 ... 就是總能擺脫世故,也依然完好的佇立於世間吧。
Thumbnail
這是一本講述人生觀與生命成就的書籍,作者透過自身的經歷與體悟,分享如何成為自己、面對人生挑戰、放下牽絆,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書中充滿感人的文字與啟發的故事,值得細細品味。
Thumbnail
這是一本講述人生觀與生命成就的書籍,作者透過自身的經歷與體悟,分享如何成為自己、面對人生挑戰、放下牽絆,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書中充滿感人的文字與啟發的故事,值得細細品味。
Thumbnail
本文闡述了人生旅程中的核心價值、設定目標和夢想、真正的夢想和解讀人生的關鍵詞,以及需要小心的誤區。作者透過自我反省等方式,建議讀者去發掘並實現自己的天賦和才能,尋找真正的幸福。希望大家可以藉由本文的討論和分享,一起探索人生的意義。
Thumbnail
本文闡述了人生旅程中的核心價值、設定目標和夢想、真正的夢想和解讀人生的關鍵詞,以及需要小心的誤區。作者透過自我反省等方式,建議讀者去發掘並實現自己的天賦和才能,尋找真正的幸福。希望大家可以藉由本文的討論和分享,一起探索人生的意義。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道理,想與大家分享,也很想記下這刻感觸、頓悟。 那個智者的話是這樣說:我們人生走著走著,受到社會大眾的風氣影響,就會想要追求財富、名聲、地位、權勢,過上一個更好的生活。但在追求的過程中,也很容易產生求之不得的苦。 漸漸的因為眼光放在這些目標上,就容易失去真正的自我,這些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道理,想與大家分享,也很想記下這刻感觸、頓悟。 那個智者的話是這樣說:我們人生走著走著,受到社會大眾的風氣影響,就會想要追求財富、名聲、地位、權勢,過上一個更好的生活。但在追求的過程中,也很容易產生求之不得的苦。 漸漸的因為眼光放在這些目標上,就容易失去真正的自我,這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