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後,再探孤獨六講—情慾孤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15歲初識此書,當時仍處懵懂,卻將此書反覆翻閱。猶記初探那些有共鳴感的句子時,屏氣凝神地如履薄冰,彷彿害怕接下來看到的一個字會將此刻的感動抽離,那是我五年前,高一參著青春時,對這本書的印象。

我曾聽一位老師說,現在的自己,就是五年前的自己造成的模樣。

情慾的孤獨,在本質上並無好與壞的分別,情慾是一種永遠不會變的東西,你渴望在身體發育之後,可以和另外一個身體有更多的了解、擁抱、或愛,你用任何名稱都可以。因為人本來就是孤獨的,猶如柏拉圖在兩千多年前寫下的寓言:每一個人都是被劈開成兩半的一個不完整個體,終其一生在尋找另一半,卻不一定能找到,因為被劈開的人太多了。—p.15《孤獨六講》

五年之後,就是現在。重讀此卷,對我來說,可以是一種在經歷過伴侶過世以及這幾年的人生風雨的一份反思,我常在字裡行間停頓,處理著腦中飛快閃過的思維抑或是回憶。

破碎與宣洩的孤獨

蔣勳寫到,中學時代是他情慾最澎湃的時候。在煩悶的學生時期,班上流傳著黃色照片或是武俠小說,生理上的情慾可以輕易解決,但孤獨卻依舊在。我聯想到的是自己的閱讀習慣,國小的我愛上整套哈利波特,可以輕易喊出所有咒語,幻想自己可以將勇氣在長大後發揚光大;國中開始接觸美國青少年文學(e.g. The Fault In Our Stars, Looking for Alaska, Hunger Games Series)和經典英文原著(To Kill A Mocking Bird, Pride and Prejudice),開啟對愛情、社會、生死的思考,那些上課不會教的事;高中的閱讀就更進化了,社會科學(貧富差距、種族歧視、社會福利)、心理學(發展、人格、憂鬱症演化研究)、生物醫學(大學用生物、生理、解剖課本)、回憶錄(最貧窮的哈佛女孩、剝洋蔥、當呼吸化為空氣)。我好愛看書:書籍不像人,卻產出於人,但人會傷害你,書不會。可能幼時受的傷,讓我傾向於將情慾投注於這些纖維,這些印刷上的黑墨與華麗。

回首,我才豁然發現,當別人忙著趕車補習時,我已經在實現情慾孤獨了!這是多麼地幸福,也是多麼地不合群,但當下是多麼地滿足。

書中也提到,在中學時讀到的傳統經典,似乎無法解答情慾孤獨,《論語》無法,《大學》也不行;反而《紅樓夢》、《西廂記》與《牡丹亭》等小說比較可能,因為是「小說」,所以擁有可以給予更多假設,更多想像的空間。

文化與情慾

儒家文化在情慾孤獨上成為一道麻煩的高牆,儒家強調「成仁」、「精忠報國」、「儒教傳統(喪禮一定要哭泣等)」,但很多時候,心中的意思有可能是「我不想這樣做,但因為大家覺得我應該這樣做,所以我要這樣做」,這使文化與情慾成了矛盾,雖然看起來,在禮教上有如此細小的委屈是可以被接受的,但在意識形態上,我們應該要懂得在重要關頭時,堅持自己的情慾孤獨,在別人希望你可以精忠報國的時候,記得你可以選擇不死,因為這是你的生命,而你的生命關乎到自己對生命本質的看法。

這個社會講求規則,軍隊跟監獄,第一個要去除的就是頭髮。在我國中時期(公立國中),女生只能留短髮,襪子必須要穿超過腳踝的全白襪子,在種種規則下,特立獨行就是大逆不道。

然而,一個成熟的社會應該是鼓勵特立獨行,讓每一種特立獨行都能找到存在的價值,當群體對特立獨行做最大的壓抑時,人性便無法彰顯了。我們貢獻自己的勞動力給這個社會,同時也把生命價值的多元性犧牲了。—p.31《孤獨六講》

我回憶起這幾年的堅持,整件事情有些複雜,但簡而言之,我對於於大學的期待似乎不是台灣的大學現狀;抑或是,我在追求的知識是在大學階段沒辦法被滿足的,在制度層面,我有興趣的事物剛好被制度壓迫。因此,我卡在高中升大學的階段,重複著考生的身分,在今年邁入第三年。前前後後進出公立理工大學及私立綜合大學,在與疾病(自閉症、PTSD與纖維肌痛)共存的同時,堅持自己的嚮往。但有時卻很徬徨,害怕著自己嚮往的那個地方,會不會根本不存在?

但這豈不就是孤獨的本質?唯有自己與天地知,這個孤獨帶著些許不確定性與害怕,有時甚至是恐慌,但這需要練習。人不是一生下來即會思考,這都需要練習。

我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

蔣勳說,不要先想著故事的結局。先有結局,就不會有思考、推論的過程。先入為主開始時,思辨便無法產生,沒有思辨即沒有激盪,沒有激盪即沒有多樣性。

那到底要如何處理情慾孤獨?結合蔣勳與自己的經驗,我認為可以:

  • 賦予自己的身體更多意識

我會傾向於帶入類似正念(Mindfulness)的方式,刻意地去感受身體的每一寸神經元,吸納各種疼痛與麻木,或是感謝他/她平常對於自己靈魂的照顧,好好謝謝自己的軀殼

  • 接受自己的黑暗面

我聯想到榮格(Jung) 提出其中的一種原型(archetypes)—陰影(shadows),是社會認定的邪惡,以及不符合道德的行為,我們的自我原型(self archetype)需要跟陰影有一定的平衡,如果完全壓抑陰影,人格會變得平淡,陰影甚至可能會反叛。在情慾孤獨的狀態下,陰影是常常會被需要照顧與宣洩的,可以是藝術,可以是文字,他們會昇華(抑或是持續存在)。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考學測沒辦法75(或60)級分,接受那些因為現實而讓自己腦中浮現邪惡的一切,並且不去批評。

  • 思考死亡這一回事

沙特曾說:人從出生那一刻起,就開始走向死亡。

約莫半年前,我失去了摯愛,她因心理疾病,自殺。

那時我認為,我不可能找到另一塊如她一般的另一半了。但我相信,同樣喜愛文字的她,在天上必定也會希望,我好好照顧自己的情慾孤獨。

生命裡第一個愛戀的對象應該是自己,寫詩給自己,與自己對話,在一個空間裡安靜下來,聆聽自己的心跳與呼吸,我相信,這個生命走出去時不會慌張。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休士頓我們有麻煩了的沙龍
17會員
33內容數
2024/03/30
浪漫愛情與自殺者遺族的小故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4/03/30
浪漫愛情與自殺者遺族的小故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4/01/31
這是我童年時克服巧虎恐懼的故事,面對恐懼與未知也是值得讚許的。
Thumbnail
2024/01/31
這是我童年時克服巧虎恐懼的故事,面對恐懼與未知也是值得讚許的。
Thumbnail
2023/12/13
以下有雷。 以下有雷。 以下有雷。
Thumbnail
2023/12/13
以下有雷。 以下有雷。 以下有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當孤獨被貼上負面標籤,那麼當你一個人的時候,會不會下意識的想跑外面參加聚會呢? 我以前是很喜歡與同學交流,直到學校畢業後明白一件事,學校畢業紀念冊上的簽名再多也都只是虛幻的,也因此開始漸漸收起主動與人交流的習慣。 而獨處時間,就是增加與你自己對話的機會,當你開始與自己對話,你才會明白自己平常有哪些需
Thumbnail
當孤獨被貼上負面標籤,那麼當你一個人的時候,會不會下意識的想跑外面參加聚會呢? 我以前是很喜歡與同學交流,直到學校畢業後明白一件事,學校畢業紀念冊上的簽名再多也都只是虛幻的,也因此開始漸漸收起主動與人交流的習慣。 而獨處時間,就是增加與你自己對話的機會,當你開始與自己對話,你才會明白自己平常有哪些需
Thumbnail
很多人害怕孤身一人,所以急於尋求他人陪伴來填滿自己的空檔。孤獨沒有不好,如果你覺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孤獨是生命圓滿的開始,沒有與自己相處的經驗,不會懂得和別人相處。自處是種能力,傾聽自己、與自己相處,你會越來越認識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很多人害怕孤身一人,所以急於尋求他人陪伴來填滿自己的空檔。孤獨沒有不好,如果你覺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孤獨是生命圓滿的開始,沒有與自己相處的經驗,不會懂得和別人相處。自處是種能力,傾聽自己、與自己相處,你會越來越認識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孤獨的人,非常危險。 有人因為孤獨而陷入憂鬱,也有人因為孤獨而成就不凡。 區別只在於是否善用了孤獨的力量。 這本書介紹了如何利用孤獨的力量,在孤獨中成長茁壯,以及如何面對孤獨。
Thumbnail
孤獨的人,非常危險。 有人因為孤獨而陷入憂鬱,也有人因為孤獨而成就不凡。 區別只在於是否善用了孤獨的力量。 這本書介紹了如何利用孤獨的力量,在孤獨中成長茁壯,以及如何面對孤獨。
Thumbnail
我們在討論時,發現不只每個人看書前後對孤獨的定義不一樣。看完書後每個人對孤獨定義還是不一樣。這不就是蔣勳說的「語言孤獨」?更解釋了,為什麼有關「孤獨」的散文會暢銷。這兩個字是打開心中壓抑的想法的鑰匙。感到憤怒、感到難過、感到不被理解、感到想要發洩暴力的衝動、感到自由。都可以以孤獨來作結。
Thumbnail
我們在討論時,發現不只每個人看書前後對孤獨的定義不一樣。看完書後每個人對孤獨定義還是不一樣。這不就是蔣勳說的「語言孤獨」?更解釋了,為什麼有關「孤獨」的散文會暢銷。這兩個字是打開心中壓抑的想法的鑰匙。感到憤怒、感到難過、感到不被理解、感到想要發洩暴力的衝動、感到自由。都可以以孤獨來作結。
Thumbnail
這是篇情緒隨筆,紀錄最近的心情和感觸,原來我已經好一陣子沒有好好放鬆寫些自己喜歡的文字了。 這篇情緒隨筆,做為一個紀錄,也歡迎來聊聊。
Thumbnail
這是篇情緒隨筆,紀錄最近的心情和感觸,原來我已經好一陣子沒有好好放鬆寫些自己喜歡的文字了。 這篇情緒隨筆,做為一個紀錄,也歡迎來聊聊。
Thumbnail
從前,散文於我而言是一種過度矯情的存在,因為平鋪直述的現實,沒辦法符合我的逃跑計劃。 活在世上而假裝自己不具備情感,缺乏淚水的我被視作冷血的人,一直到翻開這本書。
Thumbnail
從前,散文於我而言是一種過度矯情的存在,因為平鋪直述的現實,沒辦法符合我的逃跑計劃。 活在世上而假裝自己不具備情感,缺乏淚水的我被視作冷血的人,一直到翻開這本書。
Thumbnail
《療癒孤寂:30堂課學會接住自己,建立內在安全感,成為能與他人連結的完整自我》蘇絢慧 你能分清孤獨跟孤寂嗎﹖我們都習慣統一把孤獨、寂寞這類詞混在一起使用,卻可能連自己都分不清之間的差別﹖為甚麼有人可以享受一個人生活﹖為甚麼又有人既恐人又寂寞﹖
Thumbnail
《療癒孤寂:30堂課學會接住自己,建立內在安全感,成為能與他人連結的完整自我》蘇絢慧 你能分清孤獨跟孤寂嗎﹖我們都習慣統一把孤獨、寂寞這類詞混在一起使用,卻可能連自己都分不清之間的差別﹖為甚麼有人可以享受一個人生活﹖為甚麼又有人既恐人又寂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