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釀影評|愛作為幻覺,作為白日焰火:《南方車站的聚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如今滄海桑田,鳥槍換炮了。可是多美多爛的記憶,都不會改變的。」
──刁亦男,《白日焰火》
《南方車站的聚會》是《白日焰火》導演刁亦男的 2019 新作。故事改編自真實新聞,講一名因殺人被通緝的男子周澤農(胡歌飾),想把高額賞金留給妻子,但這個「故意被抓到」並非想像中容易。小鎮各路人馬、就連原本幫派裡的兄弟都來追獵他。一名女子劉愛愛(桂綸鎂飾)自告奮勇幫忙,但沒人知道她到底想要什麼。
《南方車站的聚會》乍看是花俏而風格化的,精心設計的鏡頭,雕琢卻又大氣的構圖,連尋常的橋段都極有戲、極有創意。飽滿的能量,搖曳的霓虹,野性又詩意的一場又一場夜戲,就算看得出裡頭有玩過頭的成分,還是服氣的,願意被這麼樣的淋漓,給點亮、給激發。
但我喜歡的,遠遠不只是這樣。
《南方車站的聚會》的英文片名「Wild Goose Lake」,即故事中的野鵝塘。小鎮傍著水塘,生活、世界,就在這個邊上。這個地理設定很大地決定了整部電影。
我們曾看過這樣的脫逃路線嗎?幾乎是在原地不停打轉。不只因為周澤農本意是要被抓,更因為這個小鎮是個像是囊底路、死巷的結構,小鎮的邊盡是無法知曉深淺的水塘,你無法再往前,而退後一步則是要衝上來搶懸賞的群魔亂舞。電影中的「逃」,是在有限的路上反覆來回地走,是一直繞著圈子。而這個奇怪的軌跡,起先是基於情節設定,慢慢渲染,終於成為一個隱喻──那是周澤農的命運,是劉愛愛的命運,甚至也是無頭蒼蠅般整夜亂竄的道上兄弟、是小鎮裡迷茫晃蕩著──就要在這小小幽閉的囊底過完一生──的人們,的命運。
《南方車站的聚會》裡有一個像是愛情故事的東西,周澤農和劉愛愛在這個際遇裡,被綁在一起,那麼親密,那麼近,以致於身體自動感應地找到了類似戀愛的距離。但那是愛嗎?不,那是愛的錯覺,甚至幻覺。
耐人尋味的是,這件事在那個時空,恰恰是最不需要、亦不應該,去釐清的。因為重要的不是愛是什麼、到底愛或不愛,而是,事實上我們就是只能靠著所謂的愛,點一盞燈,指一條路,這麼多走幾步,也就是苟且活著。無論為了什麼,無論還有多久。
就算是幻覺也好……,不,其實是,正因為心底清明地知道與愛無涉,卻又必須有這個愛,我們有意識地催生那個幻覺。
《南方車站的聚會》展現了一種極致的孤獨和寂寞,而兩者原是無關的事情。孤獨是一個人的終究只能自己一個人,寂寞是人的無論如何就是想要有伴,前者指涉了後者的徒勞甚至荒謬,可卻是後者,深刻地確認了前者之作為唯一真理。而這樣的確認,提示了一幅全然絕望而渺小的意象。
電影裡煞有介事地說著故事:認真逃亡、籌劃策略、談論條件與細節、此起彼落的這個那個事件、很多的人、很多的心事、很多的內幕……,這些像是要把電影給填滿,但電影卻呈現了一種,丟再多東西進去也空蕩蕩的靜謐。那個夜晚,那個野鵝塘,像黑洞,它從人世間要汲取的並非任何故事的任何情節,而只是,要從中萃取人身上那個近乎神秘的堅定和脆弱。
……愛情在極端的時刻降臨了,竟無人能蒙受,因為他們已深陷各自那個已然開啟、也將那麼樣頑強走完的命運。他們能做的只是,偷一些不存在的時刻,順勢漂進或真或假的放縱。親吻、撫摸與性,那麼真實,卻是從最起頭就是虛空的,也將以虛空結束。他們或許會是彼此這一輩子最美好的事。但事實上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刁亦男的前作《白日焰火》是個幾乎一模一樣的故事。在那部電影裡,桂綸鎂飾演的洗衣工吳志貞是《南》中的周澤農,而廖凡飾演的警察張自立,則是這次的劉愛愛。《白》講的是一個大隱隱於市的殺人犯,和一個警察,警察追著洗衣工,追著,就靠近了,越來越近,他們給了對方像慰藉那樣的東西,他們在一起時,朝全世界切割開來,共享著微妙又甜蜜的時刻。像個愛情故事。但並不是。
吳志貞有她背負的東西,或許是為她受苦的情人(可對比《南》中周澤農掛念著要照顧的妻)、或許是自身的罪、又或許不過是關於陷入此一注定的放棄和了然。張自立也有他的背負,或許是失敗的婚姻,或許對於破案的執著、又或許終究是生命的瓶頸。人生的終極難題,無法由對方來解,但那個生存邊緣的氣氛是如此暖、如此誘人,那麼,就一起走一段吧。在路上時,也真誠地全部給了對方。
但只是,以為有了開口、以為真可以從命運逃走,到底是個妄想。總是要回到軌道上、要回去當原本的自己的。《白》與《南》的主人翁們全回去了。而只是,現在的他們,在死亡與無盡的荒涼中,卻多了點什麼,即是一段記憶。一段值得一切的閃亮的記憶。像黑夜裡的霓虹,像比燦燦白日更耀眼的瘋了一樣的煙火。
對我來說,這亦隱喻了關於《白日焰火》和《南方車站的聚會》的觀影經驗。歷經兩小時折騰,但那裡其實「虛晃一招」,以為會發生的事,以為要講的事,什麼也沒有。可當我從那裡穿過,手上空空的,卻擁有了一段閃亮的記憶。
令我著迷的,正是這種生命必然的徒勞,及其荒謬又悲涼的美。
全文劇照提供:甲上娛樂

釀電影除了臉書粉絲專頁,最近也設立了 IG 帳號,以及 Line@ 帳號,不同平台會以不同方式經營、露出,並提供不一樣的優惠活動,請大家記得追蹤鎖定!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TAR WARS:天行者的崛起》選擇把焦點擺回天行者的血脈故事,這個姓氏的繼承者來自敵對勢力血脈,芮的掙扎不是失根,而是自己心中有著無法根除的黑暗面陰影。當強森認為我們的恐懼來自我們一無所是,J. J. Abrams 則相信我們的恐懼來自我們懷疑自己能否斷開血緣的羈絆。
隨著瑪麗安娜的身影在艾洛伊茲心中逐漸清晰,甚至越發固著,兩人注視對方的神情不再是非自願的,也非工作需要,甚至可說是藉由這個名義,明目張膽地對視起來。野宴上的火來得突然,就這樣竄上艾洛伊茲的裙擺,而她依舊直直地望著心上人之所在,在那個保守的年代,這樣的感情只能是灼身惡火。
多數人不一定是毒蟲,自認沒有創作小說、音樂、詩詞的天賦與餘裕,但每天在捷運上我都無限感慨,我們每天活在自己和別人的 ig 限動之中,我們「暴露」成癮,暴露、被暴露自我。我們活在虛構中,彷彿我們都是小說家。對我來說,整個時代都是酒鬼,我沉溺一種藉由通訊軟體吸食的酒精。
電影導演的眼睛是溫柔抑或殘酷的?他們總直視殘破,試圖捕捉人間萬象,用演繹或紀錄來呈現一個地區的人文面貌。布紐爾紀錄了這個國境邊界的荒蕪與悲涼,而《布紐爾 超現實人生》則是從一個粉絲的視角試圖望進布紐爾的眼睛,望盡他的心靈。
好鬥是星戰迷的基因密碼。許多影迷們儘管仇恨前傳,但這種特性就是星戰迷的日常。死忠的星戰迷習慣「痛恨關於星際大戰的一切,但熱愛星際大戰的概念」。星戰迷們總是會想到方法來羞辱自己討厭的那些部分,提出一些嚴厲的措辭,常常包含詛咒與所有想像得到的髒字。
看著大銀幕上娛樂性十足的鬼與妖的暴衝,於我而言,那終究就是麥可.弗拉納根的「鬼—屋」:緊閉的門窗,隱喻了歲月的封死再不可逆,曾有過的念想,無節制地氤氳瀰漫,一天天長出體量,長出意志。它們或曾是些無害的、漂浮如塵的錯覺與白日夢,但在生命的沉積底,願望、怨恨、遺憾、迷惘、失落與思念,疊成了自己的形體
《STAR WARS:天行者的崛起》選擇把焦點擺回天行者的血脈故事,這個姓氏的繼承者來自敵對勢力血脈,芮的掙扎不是失根,而是自己心中有著無法根除的黑暗面陰影。當強森認為我們的恐懼來自我們一無所是,J. J. Abrams 則相信我們的恐懼來自我們懷疑自己能否斷開血緣的羈絆。
隨著瑪麗安娜的身影在艾洛伊茲心中逐漸清晰,甚至越發固著,兩人注視對方的神情不再是非自願的,也非工作需要,甚至可說是藉由這個名義,明目張膽地對視起來。野宴上的火來得突然,就這樣竄上艾洛伊茲的裙擺,而她依舊直直地望著心上人之所在,在那個保守的年代,這樣的感情只能是灼身惡火。
多數人不一定是毒蟲,自認沒有創作小說、音樂、詩詞的天賦與餘裕,但每天在捷運上我都無限感慨,我們每天活在自己和別人的 ig 限動之中,我們「暴露」成癮,暴露、被暴露自我。我們活在虛構中,彷彿我們都是小說家。對我來說,整個時代都是酒鬼,我沉溺一種藉由通訊軟體吸食的酒精。
電影導演的眼睛是溫柔抑或殘酷的?他們總直視殘破,試圖捕捉人間萬象,用演繹或紀錄來呈現一個地區的人文面貌。布紐爾紀錄了這個國境邊界的荒蕪與悲涼,而《布紐爾 超現實人生》則是從一個粉絲的視角試圖望進布紐爾的眼睛,望盡他的心靈。
好鬥是星戰迷的基因密碼。許多影迷們儘管仇恨前傳,但這種特性就是星戰迷的日常。死忠的星戰迷習慣「痛恨關於星際大戰的一切,但熱愛星際大戰的概念」。星戰迷們總是會想到方法來羞辱自己討厭的那些部分,提出一些嚴厲的措辭,常常包含詛咒與所有想像得到的髒字。
看著大銀幕上娛樂性十足的鬼與妖的暴衝,於我而言,那終究就是麥可.弗拉納根的「鬼—屋」:緊閉的門窗,隱喻了歲月的封死再不可逆,曾有過的念想,無節制地氤氳瀰漫,一天天長出體量,長出意志。它們或曾是些無害的、漂浮如塵的錯覺與白日夢,但在生命的沉積底,願望、怨恨、遺憾、迷惘、失落與思念,疊成了自己的形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為愛朗讀》少年主角邁克的慾望存在於勃發的愛慾之中。漢娜承接了他青春狂妄且無處安放的慾望,以及少年對愛的懵懂憧憬。憧憬與慾望大多來自空缺,正因為空所以衍伸出被填補的需求。而漢娜的空缺明顯地來自於她的不能讀,閱讀的空缺、知識的空缺,於是邁克現身填補,缺失的慾望轉化成愛,跨越年紀、框架、理智等一切萬物。
Thumbnail
少有人發覺,愛情在我們生命裡劃出一個又一個的節點,其實都是每個人階段性檢視自我的最佳時機。其所指向的道理也很簡單,即是如果有一個人不好,兩個人就會不好,感情就會出問題。說起愛這件事的真實面貌,與童話故事中王子與公主後來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相比,其實還有那麼一點點不堪。
Thumbnail
《霓裳魅影》始於平淡而緩慢的爐邊長談,由 Alma 所引導的倒敘口吻讓觀眾透過女性角色所提供的資訊來閱讀 Reynolds 這位處事嚴謹的裁縫師。在此,故事的走向仍處於未知,但電影卻已在開頭處用話語權暗示兩人情愛關係的權力結構轉變──我們即將在她給出的框架下認識 Reynolds Woodcock。
Thumbnail
「我好想抓住雲,隨雲飄向遠方。」 19世紀波蘭的未婚少女雅格娜,在如此保守的農村父權社會中,崇尚自由的她是如此獨特而耀眼,許多青年爭相獻上伏特加示愛,她依然恣意地起舞,無法擺脫的是當地女性必須嫁娶的習俗。她的命運若掌心的絲線隨風飛起,躺在草原中心的她無法全然掌握,已婚的青年安泰克主動靠近,遞送著對
Thumbnail
《愛的噩夢》透過夢境體現的是男主角對戀愛的完美想像,這也可以視作為導演個人想像/意志的延伸,由此嫁接以男主角的畫外音口白,和手機攝製使至更加貼近生活視角的觀看,都成為觀影時的投射路徑。此作未能入骨地剖析眾生心底的慾望,反倒是以斷裂的夢境連結,貼上極度刻板、流於表面的角色形象,呈現出一種滑稽的樣態。
Thumbnail
那曾是兩人的夢想,最後卻僅有一人抵達。 於是他站在瀑布下暗自傷神, 因為他始終相信「站在這裡的應該是兩個人」。
Thumbnail
改編自舍目斯小說《情人》,是我期待已久的兩位演員李現、周雨彤主演。年少性格桀驁,自幼與奶奶相依的遺體整容師陳麥冬,在高鐵上重逢高中同學莊潔,是在大城市打拼的金牌醫材銷售,看似豪放輕浮,其實是掩飾身體殘缺的自卑。兩人在低谷的高中時期相識,重逢後的成年之愛更是傳達給觀眾,要相惜於當下,別禁錮自己的愛。
Thumbnail
社區裡有一位叫林夢的空姐,與鄰居張澤東酒後一夜激情,卻意外身亡,而有女友的東東,並不是殺她的兇手,一邊掩飾自己在場,還要找尋真兇,甚至發現了社區一件件不能說的秘密,劉冠廷可說是全劇最累的一個角色了,眼神與心理變化更是演繹地非常傳神。就在真兇終於透明時,竟然是一個你想不到的人,也是一段不能說的愛。
Thumbnail
事實證明周雨彤挑劇本的眼光依舊挺好的,這次的角色以殘疾人作為出發點,融合前一部《愛情而已》事業心強獨立女性的設定,和從《去有風的地方》無縫接軌到本劇的李現上演一場探討生死別離、探討男女關係該如何在愛情與事業之間找到平衡的愛情劇。
Thumbnail
感性而論,則是大友在與鐵雄走過殘瓦的破敗之後,再次以抱著希望的眼光回望廢墟下的殘破世,洞悉了人之意志本真就是一場苦難。但同時也理解,唯有龐大的情意,才能將離別以後牽掛了半生的思念,化作巨大的意念──即使是雨中之淚,但一瞬的現身與存在也能作為永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為愛朗讀》少年主角邁克的慾望存在於勃發的愛慾之中。漢娜承接了他青春狂妄且無處安放的慾望,以及少年對愛的懵懂憧憬。憧憬與慾望大多來自空缺,正因為空所以衍伸出被填補的需求。而漢娜的空缺明顯地來自於她的不能讀,閱讀的空缺、知識的空缺,於是邁克現身填補,缺失的慾望轉化成愛,跨越年紀、框架、理智等一切萬物。
Thumbnail
少有人發覺,愛情在我們生命裡劃出一個又一個的節點,其實都是每個人階段性檢視自我的最佳時機。其所指向的道理也很簡單,即是如果有一個人不好,兩個人就會不好,感情就會出問題。說起愛這件事的真實面貌,與童話故事中王子與公主後來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相比,其實還有那麼一點點不堪。
Thumbnail
《霓裳魅影》始於平淡而緩慢的爐邊長談,由 Alma 所引導的倒敘口吻讓觀眾透過女性角色所提供的資訊來閱讀 Reynolds 這位處事嚴謹的裁縫師。在此,故事的走向仍處於未知,但電影卻已在開頭處用話語權暗示兩人情愛關係的權力結構轉變──我們即將在她給出的框架下認識 Reynolds Woodcock。
Thumbnail
「我好想抓住雲,隨雲飄向遠方。」 19世紀波蘭的未婚少女雅格娜,在如此保守的農村父權社會中,崇尚自由的她是如此獨特而耀眼,許多青年爭相獻上伏特加示愛,她依然恣意地起舞,無法擺脫的是當地女性必須嫁娶的習俗。她的命運若掌心的絲線隨風飛起,躺在草原中心的她無法全然掌握,已婚的青年安泰克主動靠近,遞送著對
Thumbnail
《愛的噩夢》透過夢境體現的是男主角對戀愛的完美想像,這也可以視作為導演個人想像/意志的延伸,由此嫁接以男主角的畫外音口白,和手機攝製使至更加貼近生活視角的觀看,都成為觀影時的投射路徑。此作未能入骨地剖析眾生心底的慾望,反倒是以斷裂的夢境連結,貼上極度刻板、流於表面的角色形象,呈現出一種滑稽的樣態。
Thumbnail
那曾是兩人的夢想,最後卻僅有一人抵達。 於是他站在瀑布下暗自傷神, 因為他始終相信「站在這裡的應該是兩個人」。
Thumbnail
改編自舍目斯小說《情人》,是我期待已久的兩位演員李現、周雨彤主演。年少性格桀驁,自幼與奶奶相依的遺體整容師陳麥冬,在高鐵上重逢高中同學莊潔,是在大城市打拼的金牌醫材銷售,看似豪放輕浮,其實是掩飾身體殘缺的自卑。兩人在低谷的高中時期相識,重逢後的成年之愛更是傳達給觀眾,要相惜於當下,別禁錮自己的愛。
Thumbnail
社區裡有一位叫林夢的空姐,與鄰居張澤東酒後一夜激情,卻意外身亡,而有女友的東東,並不是殺她的兇手,一邊掩飾自己在場,還要找尋真兇,甚至發現了社區一件件不能說的秘密,劉冠廷可說是全劇最累的一個角色了,眼神與心理變化更是演繹地非常傳神。就在真兇終於透明時,竟然是一個你想不到的人,也是一段不能說的愛。
Thumbnail
事實證明周雨彤挑劇本的眼光依舊挺好的,這次的角色以殘疾人作為出發點,融合前一部《愛情而已》事業心強獨立女性的設定,和從《去有風的地方》無縫接軌到本劇的李現上演一場探討生死別離、探討男女關係該如何在愛情與事業之間找到平衡的愛情劇。
Thumbnail
感性而論,則是大友在與鐵雄走過殘瓦的破敗之後,再次以抱著希望的眼光回望廢墟下的殘破世,洞悉了人之意志本真就是一場苦難。但同時也理解,唯有龐大的情意,才能將離別以後牽掛了半生的思念,化作巨大的意念──即使是雨中之淚,但一瞬的現身與存在也能作為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