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1/05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日本高齡駕駛肇事頻傳|評估認知能力有用嗎?

Photo by on
今年 4月,(兩名死者為在路口等紅燈的 31歲媽媽和她的 3歲小孩)。本月 4號,福岡市早良區一對老夫妻開車出門,在路口逆向行駛造成 6台車相撞、9人死傷(兩名死者為肇事車輛的老夫婦)。13號,兵庫縣西宮市一名 69歲女性駕駛開車撞上保育園幼童,造成 2名女童受傷。15號於群馬縣伊勢崎市,也有一名高齡駕駛發生交通事故,造成 3人死傷。
自從 4月東京・池袋的高齡駕駛暴走事件以來,高齡駕駛問題備受討論。高齡駕駛的認知能力退化、運動・神經反射能力衰退,是造成高齡駕駛交通事故的原因,不少人因而呼籲高齡駕駛主動繳回駕照。然而,對於住在距離商圈較遠的高齡者來說,平常想要外出購物或到醫院看病,不能沒有汽車代步。
根據日本內閣府的調查,目前在日本 80歲以上的高齡人口,每 4人就有 1人會開車代步。該如何解決高齡者外出需要代步工具,以及降低高齡駕駛交通事故問題,變成為日本政府一大難題。
— ▌後篇:《》

高齡駕駛肇事率不減反增
根據日本警察廳的資料,2008年發生的交通事故當中,肇事者是 75歲以上的高齡駕駛比例佔 4.1%,但 2018年肇事者是 75歲以上高齡駕駛的交通事故比例佔整體的 7.9%(約 3萬2,000起)。如果比對 2008年和 2018年的交通事故總數,2018年一整年共發生 40萬6,755起交通事故,相較於 2008年減少了 44%,但 75歲以上高齡駕駛的肇事率不減反增。高齡駕駛肇事率在十年內不減反增原因,在於擁有駕照的高齡者人數較多:目前 75歲以上擁有駕照的人數為 540萬人(佔全體 9%),如果是 65歲以上的高齡駕駛則佔所有駕照擁有人數的 25%,對比十年前只有 257萬名左右的高齡駕駛,擁有駕照的高齡者人數足足多了兩倍以上。

2009年修法:75歲以上高齡駕駛須通過認知檢查
2009年6月,日本《道路交通法》修法過後,要求 75歲以上高齡駕駛必須先通過「認知機能檢查」,才可以申請換發駕照。今年正好是修法後第十年,值得比對修法前後這十年來的轉變。

檢查內容有三關
「認知機能檢查」內容主要是確認高齡駕駛的記憶力和判斷力是否正常。檢查時間約 30分鐘,分成三個項目:回答檢查日期當天是幾年幾月幾日星期幾,以及當下的時間為何,接著受試者須回答出時鐘上指定的時間是幾點幾分、以及記憶圖片內容再回答問題(考驗短期記憶)。

檢查結果分三種
「認知機能檢查」結果分成三個類別:第一分類為「有失智症的可能性」,第二分類為「有認知功能衰退的可能性」,第三分類為「沒有認知功能衰退的可能性」。
2017年3月《道路交通法》再度修法,如果是在換發駕照的「認知機能檢查」被判定為「有失智症的可能性」(第一分類),就必須要進一步接受醫生檢查。在 2017年修法前,如果是被判定為「有失智症的可能性」(第一分類),只要沒有違反交通規則,就不需要接受醫生檢查。

第一分類需要醫生進一步檢查
根據警察廳的調查資料,2018年接受駕照換發「認知機能檢查」約有 216萬5,000人,當中被判定為「有失智症的可能性」(第一分類)的高齡駕駛約有 5萬4,700人(2.5%)。這些被判定為「有失智症的可能性」的高齡駕駛進一步接受醫生檢查的結果,降為「有認知功能衰退的可能性」(第二分類)或「沒有認知功能衰退的可能性」(第三分類)的人數約為 8,700人。
至於在「認知機能檢查」被判定為「有失智症的可能性」(第一分類),醫生進一步診斷後依舊被判定為「有失智症的可能性」(第一分類)約 3萬9,000名高齡駕駛當中,因為被醫生診斷患有「失智症」而被吊銷駕照的人數有 1,965人(5%),主動繳回駕照或當駕照過期不再換發的人數約有 2萬3,700人(60%),繼續使用駕照開車上路(駕照還沒過期)的人數則有 1萬3,700人(約 35%)。
另一方面,如果在第二階段被醫生診斷為「不是失智症,但出現認知功能衰退,未來有失智症的可能性」,原則上必須要在 6個月後再度提出醫生診斷證明的人數約 1萬人(26.3%)。

第二分類原則上可以再開車三年 此外,2018年在「認知機能檢查」被判為「有認知功能衰退的可能性」(第二分類)約 53萬1,000名(24.5%)的高齡駕駛,只要完成高齡駕駛講習課,就能原則 3年繼續開車上路。 高齡駕駛肇事者,半數通過「認知機能檢查」 然而實際上,造成交通事故且有死者出現的 75歲以上高齡駕駛肇事者當中,約有半數在「認知機能檢查」當中都是「沒有認知功能衰退的可能性」(第三分類),凸顯出「認知機能檢查」並不能完全防範高齡駕駛交通事故。 名古屋大學專門研究交通政策的加藤博和教授指出,駕駛一旦被吊銷駕照,就很難再次考到駕照,所以在執行上不得不慎重。雖然目前在高齡駕駛「認知機能檢查」上採取兩階段(如果第一次被判定為「有失智症的可能性」,還需要醫生進一步診斷),但即使有第二階段醫生複檢,如果當天檢查很順利也有可能取得認知功能「沒有問題」的結果。 日本神經學會就曾在 2017年指出,不應該以高齡駕駛是否患有失智症作為判斷依據,而應以高齡駕駛實際的駕駛能力,來判斷該名高齡駕駛是否能繼續開車上路。加藤博和教授表示,認知功能衰退的駕駛很難注意到自己的駕駛能力衰退,應該要求駕駛提交一個月份的行車紀錄器資料,作為駕駛能力判斷依據。 或許AI人工智慧能幫上忙 從高齡者獨立/自立生活(Independent Living)的角度來看,不管是外出購物、到醫院就診,有汽車代步是高齡者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起強制高齡者繳回駕照,更重要的是能夠客觀評估高齡駕駛是否為一名安全駕駛的判斷依據,或許AI人工智慧就是其中一個方法。 宮崎縣新創公司オファサポート研發了一款「AI型汽車駕駛評價系統」(AI型自動車運転評価システム,S.D.A.P.),結合GPS衛星定位、距離量測技術與AI機械學習。只要讓駕駛在駕訓場裡利用搭載「AI型汽車駕駛評價系統」的駕訓車實際繞行駕訓場一圈,這套系統就會自動比對該名駕駛打方向盤、車速變換、踩煞車的時間點、轉彎方式和確認左右來車等細節,和事先輸進「AI型汽車駕駛評價系統」的模範駕駛(駕訓場教練)行車紀錄差異,就能替該名駕駛的駕駛能力進行評分。 — ▌後篇:《日本高齡駕駛肇事頻傳(二)|地方政府該如何解決?》 參考資料 自動ブレーキ車限定免許を検討へ 政府が高齢事故防止策 「暴走」高齢者、後付け防止装置に商機 評価に課題も 認知機能検査で「すり抜け」も、高齢ドライバー事故対策に課題 高齢者事故が多発する現在、AI型自動車運転評価システムが高齢者を加害運転から救う 本文同步刊載於【未來城市Future City@天下】,並授權未來城市編輯重新編排上線。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