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充滿藝文的博物館標案都是公平競爭嗎?別傻了孩子。
在負責兩岸專案的三五年間,也接觸到幾個自然類博物館的標案過程。
像是地方城市的自然史博物館、地質博物館、恐龍博物館等等。
而在前期階段業務洽談有了眉目以後,身為企畫主管便得跟著去開會,當面溝通與實地場勘。
所以我也見識到,就算充滿藝文與學術的博物館領域,遇到動輒上億人民幣的大型標案,也是滿滿利益凌駕專業的貪婪人性...
全家就是他家,能投標的其實就那幾家
博物館的標案可不是誰都能投,因為有所謂的「資質限制」。
就像建築土木業的甲級、乙級營造概念,從資本額、技術規模到作品經歷都有所設限,以及相對應的加分項目。
但往往是因人設事,到最後有資格投標的永遠就那幾家。
於是,花錢找這些具資質的公司「掛牌」便成為常態...
至少數十間大大小小的設計規劃公司,投標案子前得先找某間「登記」,然後無論屆時中標與否,都要上繳標案總額10-20%不等的「掛牌費」。
所以,你以為這些具資質來投標的公司,作品背景看起來都很厲害?
大多是掛羊頭賣狗肉的雜牌軍,靠關係花錢買張門票罷了。
好設計不如好打點,懂規劃不如懂應酬
如同《功夫足球》的經典台詞:裁判,球證,旁證都是我的人,你怎麼跟我鬥!
能買到資質投標只是第一步,接下來見不得人的才是中標關鍵。
說好聽點是「拉人」。
說難聽就是「賄絡」。
很多看起來公平競爭的標案,其實也是層層圍標:從擔任評審的學者、博物館內部成員、甚至犧牲陪標的其他公司,全都得事先經營且好好打點。
於是乎,優良設計方案不叫專業,敬酒喝到醉倒才叫專業。
尤其很多學者是田野研究或地質考古出身,工作後喝酒提神已是家常便飯,也讓自然類博物館圈的應酬陋習,相較於文化藝術類來說更加明顯。
所以評審標案當下就很有趣了。(笑)
因為總可以感受出,哪個學者哪位專家是收了哪一間公司好處。
而就算那間公司的投標方案再糟再爛,還是有很大機率就這樣被護航過關。(嘆)
利益高於良心,劣幣驅逐良幣
一個博物館如果規劃設計的好,不僅能帶動地方觀光、增進環境美學,提升就業率,甚至讓整個城市都引以為傲。
反之,就變成一座浪費民脂民膏的蚊子館。
正因「興建博物館」是強國近十年來「提升文化水平」的政策之一,也計劃2020年達到平均每25萬人就享有一間博物館的目標。
導致從1978年時,全中國只有349間博物館,至今卻有超過5100間。
也就是說,這些「文化建設」當中的油水有多麼豐厚...
整體環境的不尊重專業,也使得博物館品質完全是劣幣驅逐良幣。
反正中標靠的是人脈應酬,所以設計就大同小異東拼西湊;反正最終要的是利益分配,所以規劃內容虛應了事能唬就唬。
一堆都是金玉其外敗絮其內、規劃不良效果不佳的建築設計,日後營運維護也存在諸多問題。
最可怕的是,參與的眾人都不覺得在做壞事,因為大家都是這樣子幹、這樣撈錢的。
在這醬缸待得越久,就越沾染成一種共犯氣息。
而這段經歷,也種下了我日後萌生退意、決定在台灣好好做創生企劃的原因之一。
偏向人治的「應酬」文化,向來是值得檢討的弊病;拿捏公關與交際、專業與利益的分寸,也是一門不容小覷的學問。
我不敢說台灣公家標案已經沒有這些狀況。
但至少,有越來越清廉透明的趨勢。
更多年輕團隊的作品得標出線,也有更多優質設計被建設、被看見,未來創意策展人的路也將更加寬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