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變得扁平:《武漢封城日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幾乎沒有一段時期,電視上重複著相同的新聞主題、Youtube推播各國經驗、就連社群媒體也都製作一樣的防疫通知。但沒有人知道現在是不是已經到了高峰期、也不確定何時會結束、接下來幾十年的日子該怎麼過。
2003年的SARS,印象已經越來越模糊。當時我還在台北讀書,正在準備研究所考試,每周三次到台北車站補習,搭公車的時候會經過和平醫院。當時最深刻的畫面就是隔著和平醫院的玻璃,院內醫護人員揮手,報平安的同時預告即接別離的命運。
即使每天量體溫,蒐集每日貼紙顏色,但離開和平醫院範圍,疫情似乎離民眾很遠,更別說其他縣市甚至國家。
誰會想到17年後,竟然有一種傳染病遍佈世界,衝擊遙遠的歐美國家。不過,說起武漢肺炎,還是不得不回到目前認定的起源地:武漢。
前兩日剛出版的《武漢封城日記》,便是社工郭晶在去年12月到武漢工作,碰上疫情之後的實境紀錄。同個時間一定有不少人寫著日記,可能被隱藏起來,也或許當事人不願公開。但我想,要全面瞭解一座城市封城的現象,還是需要夠多的資料輔助,才能看見最全面的事實。
郭晶的《武漢封城日記》可以分成兩大區塊,以人民是否享有活動自由為分界。在二月中實施封閉式管理之前,郭晶依舊能夠在附近走動,觀察人們與店家的生活狀態。然而,在第六章〈現在缺什麼?缺自由〉之後,她就只能待在家裡,透過窗戶、網路、手機群組得知外界的狀況。
在她還能在城裡來去自如的時期,她每天訪問清潔工,問著她們的工作與生活狀況,偶爾提到其他家人。在疫情爆發的時候,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不確定的,平日身處社會底層的人也許更容易感到絕望與悲傷。
封城期間她也每日固定與朋友視訊聊天,或許在限縮人類活動空間的時候反而能激盪更多火花。他們聊著壓力、暴力、性別等嚴肅的議題;分享好事壞事以及秘密。也因為郭晶是個女權運動者(不確定是否該用這樣的名詞),所以有許多天的分享都圍繞在女性承受的社會壓力。
我們在後半段的日記能夠看見比較深沉的心得,例如:「人們現在不得不被集體化,個人消失了。」(208)、「人們從未輕言放棄,而是在不斷積蓄能量。」(226)、「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中,個人必須遵從集體的安排,沒有拒絕的權利。」(273)
所有人被壓縮到群組裡面,在還能團購的時候囤積物資。等到附近出現疑似確診病例之後,就連團購都成為一種奢侈。人們的權力越來越小,生存空間也逐漸變得狹窄。郭晶所住的房子出現漏水、鍋具也開始損壞,有種「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感覺,而在這非常時期,所有修復工程都只能等待。
近日在Youtube上面也有許多外國人分享自己無法出門的生活,甚至網路也流傳著義大利或西班牙的大樓住戶在陽台狂歡的影片。在國外,似乎連封城都是種浪漫的決定。說是苦中作樂也好、懂得過生活也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哲學。
到現在越來越多城市進入封閉階段。《武漢封城日記》的封底打著一句話:「病毒是看不見的,恐慌也是,自由也是。」在如此險峻的疫情壓力下,所有能看見的人事物有可能隨時消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7會員
199內容數
看完書之後,找不到人對話,那就跟書說說話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ngus Y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7年林立青推出《做工的人》之後,曾經引起一陣熱潮。他在臉書上面分享的工地小事,是大多數人無法接觸的世界,更不用說工地裏面的專業術語。
「最初我看見的只是一抹粉紅,很小,很淡,像是清洗狼毫時不小心濺出來的一滴水。」(頁22)
如果看過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除了紅焰的燈籠以外,肯定對大宅門明爭暗鬥的情節印象深刻,故事就源自於蘇童的《妻妾成群》。
〈世紀末的華麗〉:「有一天男人用理論與制度建立起的世界會倒塌,她將以嗅覺和顏色的記憶存活,從這裡並予之重建。」(頁192)
醫生的養成過程、看診故事、以及人生經驗似乎是彙整成散文集很好的題材。
2017年林立青推出《做工的人》之後,曾經引起一陣熱潮。他在臉書上面分享的工地小事,是大多數人無法接觸的世界,更不用說工地裏面的專業術語。
「最初我看見的只是一抹粉紅,很小,很淡,像是清洗狼毫時不小心濺出來的一滴水。」(頁22)
如果看過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除了紅焰的燈籠以外,肯定對大宅門明爭暗鬥的情節印象深刻,故事就源自於蘇童的《妻妾成群》。
〈世紀末的華麗〉:「有一天男人用理論與制度建立起的世界會倒塌,她將以嗅覺和顏色的記憶存活,從這裡並予之重建。」(頁192)
醫生的養成過程、看診故事、以及人生經驗似乎是彙整成散文集很好的題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冠病毒造成的疫情襲捲全球近三年時間,改變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 被強制停下腳步,人與人保持安全距離,生活限縮在小範圍,在緊掩的門窗裡,重新看待理所當然的事物,重新學習如何生活。 夏夏的散文集《來日方糖》三十五篇文,記錄身處疫病覆蓋的世界,生命的消逝,以及富有煙火氣的點滴日常。 每篇都是時間之流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你還記得嗎? 還有多少人記得武漢肺炎COVID-19封控幾年下來的悲慘日子?這個問題不禁讓人陷入沉思。這些大大小小的酒精消毒家中擺著,依然偶爾用一下。自從2019年底武漢首次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隨著疫情的擴散,各國相繼採取了封城、社交距離等嚴格的防控措施,這段時期充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在 2024 年5月 19日開始,所有醫院內再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這意味著 Covid-19 疫情告終。筆者特意創作了「疫後之舞」。
Thumbnail
2019年的年底世界爆發了新冠肺炎,原本熙來攘往紅紅火火的世界,就像突然被澆了冷水一般,所有的流動突然靜止,人與人之間被規範了距離,就連移動也有限制,生活各個方面都被都不似以往便利了,就更別提工作了,緊縮的商業活動,讓許多人的飯碗面臨危機。 我在疫情前就開始接案了,然而天不垂憐,我的生意一直慘淡,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在意外面前, 人命總是那樣的渺小。 相距20年,我對SARS的印象只停留在那個畫面,爺爺在醫院裡動手術,我們戴著層層口罩,連病房都不被允許踏入,快速地看完走人,只因為所有的未知都是病毒帶給我們的恐懼,那時候的我懵懂無知,只以為是場流行感冒。 二十年後,武漢肺炎來襲,醫療、科技都進步的我們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冠病毒造成的疫情襲捲全球近三年時間,改變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 被強制停下腳步,人與人保持安全距離,生活限縮在小範圍,在緊掩的門窗裡,重新看待理所當然的事物,重新學習如何生活。 夏夏的散文集《來日方糖》三十五篇文,記錄身處疫病覆蓋的世界,生命的消逝,以及富有煙火氣的點滴日常。 每篇都是時間之流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你還記得嗎? 還有多少人記得武漢肺炎COVID-19封控幾年下來的悲慘日子?這個問題不禁讓人陷入沉思。這些大大小小的酒精消毒家中擺著,依然偶爾用一下。自從2019年底武漢首次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隨著疫情的擴散,各國相繼採取了封城、社交距離等嚴格的防控措施,這段時期充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在 2024 年5月 19日開始,所有醫院內再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這意味著 Covid-19 疫情告終。筆者特意創作了「疫後之舞」。
Thumbnail
2019年的年底世界爆發了新冠肺炎,原本熙來攘往紅紅火火的世界,就像突然被澆了冷水一般,所有的流動突然靜止,人與人之間被規範了距離,就連移動也有限制,生活各個方面都被都不似以往便利了,就更別提工作了,緊縮的商業活動,讓許多人的飯碗面臨危機。 我在疫情前就開始接案了,然而天不垂憐,我的生意一直慘淡,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在意外面前, 人命總是那樣的渺小。 相距20年,我對SARS的印象只停留在那個畫面,爺爺在醫院裡動手術,我們戴著層層口罩,連病房都不被允許踏入,快速地看完走人,只因為所有的未知都是病毒帶給我們的恐懼,那時候的我懵懂無知,只以為是場流行感冒。 二十年後,武漢肺炎來襲,醫療、科技都進步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