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墮落到殺人前,我們有沒有可能先接住他?寫在兇手伏誅之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07年,Shaun Nichils跟Knobe做了一場思想實驗,他們請受試者假想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所有發生的事,都由之前發生的事決定,在這些原因背後還有原因,環環相扣,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好的。
在這個世界裡,有個名叫比爾的男人,他為了跟小三在一起,決定殺掉他的妻子跟三個小孩,所以他在地下室設下機關,和最近被執行死刑的翁仁賢一樣,比爾燒掉了房子,同時也燒死了全家人。
然後他們問受試者,在這樣的世界裡,比爾是否要為他的行為負完全的道德責任?有72%的人回答要。
與此同時,對另一群受試者,他們描述了同一個世界,但沒有提供任何會引發道德情感的案例,只是單純問受試者,活在這個世界的人們,是否應該為他的行為負完全的道德責任?
只有低於5%的受試者認為要。
當然,多數人認為真實世界不是這樣,即使事出必有因,但人們依然有自由意志可以決定他們最終的作為,也因此我們應該為自己的行動負起至少一部分責任,在翁仁賢的案子中,多數人會認為這一部分的責任,已足以讓他被判處死刑。
翁仁賢自己也是這麼想的,在風傳媒這篇報導中,有提到偵查筆錄中記載著,翁仁賢曾問過檢察官會判多重,檢察官說可能會判無期徒刑,翁仁賢竟一心求死,當場拍桌說:「怎麼能判無期?這要怎麼教小孩?」
我們跟死刑犯的想法一致,這會不會有點奇怪嗎?還是說,我們應該高興雙方達成了「共識」?
另一件我印象深刻的,是當年翁仁賢縱火殺人逃逸後,警方調閱了他近期的通聯紀錄要追緝他,結果發現他一個朋友都沒有,根本無從查起。
在犯下這麼天怒人怨的罪之前,居然沒有任何親近的人可以察覺跡象、安慰或是勸導他,從不滿到殺人,這中間原本應該有一大段的距離留給整個社會阻止憾事發生,可是他卻一個人默默走完,無人關心、無人知曉。
在他殺人跟我們殺了他之前,到底發生什麼事情讓憾事變得無法阻止?
殺人絕對是他的責任,他也為此付出了代價,但當我們想進一步降低冷血凶案發生的可能,那就應該思考,在這個凡事必有因果的世界裡,這麼多兇手都一個人走完殺人這條路,我們是不是也是原因的一部分?究竟這些兇手是被漏接了,還是社會根本沒有接住他們的機制?
如果把一切責任都歸給殺人犯,那在處決槍聲響起時,事情就結束了,但如果我們也有一部分責任,那這份責任才能引導我們進一步改善社會的安全網跟關懷系統,也讓我們有更正確的觀念去關心身邊的每個人,也許在死刑之外,這也是一種讓社會更安全的答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5K會員
274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艾德。 最近突然有感,報紙、網路媒體、新聞頻道各有立場,想靠文字評論生活就必須進入他們的體制,無形中也是接受了他們的束縛;方格子則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看看我們能不能擺脫媒體的綁架,透過直接來自讀者的支持,得到真正獨立思考產生的文字,我想努力看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的其他內容
小博恩不是因為太可愛跟不夠強壯才被侵犯,女性也不是因為太漂亮跟不會保護自己才受傷,那些無法走出陰霾的人,也不是因為他們不知足或是不懂得放下,這一切,都是因為有人傷害了他們。所以,請停止任何不尊重他人的舉動,請停止任何把責任歸咎到受害者身上的行為,我想也許這樣的呼籲,會比「過去可以放下」的幫助更大。
沒有人應該為自己的年少無知道歉,該道歉的,永遠是利用你年少無知的人們。
從去年底,我們就開始關注中國的疫情,12月31日,大家忙著跨年慶祝,行政院已經召開了第一次防疫會議,到現在三個月過去,這麼多人這麼多步驟,只要一個細節出問題,船就要翻,但我們卻在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撐到了現在。
一個完全透明、沒有隱私的社會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張上淳的兒子都30歲了,惹出爭議還是可以咎責到忙於防疫的他身上;陳其邁深耕高雄二十幾年, 一句老爸貪污就打死他了;反觀韓國瑜,過去就是最後一名差點被罷免的立委,但威權崇拜者卻寧願相信他早已改過自新變成民族救星,別人要為父親、為成年的兒子負責,但韓國瑜甚至不需要對過去的自己負責任。
白色恐怖的巨大恐懼,常常成為受難者終身擺脫不了的夢魘,例如許席圖在刑求過程中精神分裂治療至今、陳新吉的母親在兒子被抓後,無時無刻都覺得窗外有人在監視、黃溫恭被槍決後,他的母親即使晚年因阿茲海默症失憶,都還記得要牢牢抓著身分證,否則會被警察抓走。
小博恩不是因為太可愛跟不夠強壯才被侵犯,女性也不是因為太漂亮跟不會保護自己才受傷,那些無法走出陰霾的人,也不是因為他們不知足或是不懂得放下,這一切,都是因為有人傷害了他們。所以,請停止任何不尊重他人的舉動,請停止任何把責任歸咎到受害者身上的行為,我想也許這樣的呼籲,會比「過去可以放下」的幫助更大。
沒有人應該為自己的年少無知道歉,該道歉的,永遠是利用你年少無知的人們。
從去年底,我們就開始關注中國的疫情,12月31日,大家忙著跨年慶祝,行政院已經召開了第一次防疫會議,到現在三個月過去,這麼多人這麼多步驟,只要一個細節出問題,船就要翻,但我們卻在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撐到了現在。
一個完全透明、沒有隱私的社會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張上淳的兒子都30歲了,惹出爭議還是可以咎責到忙於防疫的他身上;陳其邁深耕高雄二十幾年, 一句老爸貪污就打死他了;反觀韓國瑜,過去就是最後一名差點被罷免的立委,但威權崇拜者卻寧願相信他早已改過自新變成民族救星,別人要為父親、為成年的兒子負責,但韓國瑜甚至不需要對過去的自己負責任。
白色恐怖的巨大恐懼,常常成為受難者終身擺脫不了的夢魘,例如許席圖在刑求過程中精神分裂治療至今、陳新吉的母親在兒子被抓後,無時無刻都覺得窗外有人在監視、黃溫恭被槍決後,他的母親即使晚年因阿茲海默症失憶,都還記得要牢牢抓著身分證,否則會被警察抓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有的犯人因為知道自己的刑責是死刑時,在被逮捕之前會想盡各種辦法,也拖累其他人,既然自己過的不好;其他人也別想好過 而我呢?我犯錯時我會好好的接納因我愚昧而導致的後果嗎?還是我也會去陷害其他人呢? 我想我不會做這種事,我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而我的餘生一定是讓其他人感到舒暢的
Thumbnail
同一間房子又出事了?是連續殺人事件嗎?還是..
Thumbnail
道德的最低底線,就是不管這人適不適合留待社會都一率給我活著,這樣嗎。
Thumbnail
前陣子看完這本不完美的正義,作者是一位長期為了死刑、量刑過重、少年犯,特別是那些貧窮、黑人、婦女、孩童等弱勢提供法律支持的辯護律師。 這本書內容提到了許多有關美國司法體制的狀況,作者的工作內容,主要在為死刑犯辯護,對於作者來說看待的角度不是:「犯人該不該為了自己所做的事情而附上死亡的代價?」,而是
Thumbnail
今天的影片內容全部都是我的個人意見,裡面很可能有些我過度解釋,或者我夢到的劇情環節,請各位理智討論、海量包容,給怕被捏的孩子們一句無雷簡評:2019年台劇神作在此,不看?神經病喔!啊,不能說神經病,很敏感。
Thumbnail
  他只是同情地看待這一切,看著父權與上層社會的暴力,如何將人們染上暴戾之氣,連同他自己也被捲入其中。他承受,但不是原諒,只是沒有花時間再去追究。   於是故事也由此帶出問題:暴力的惡性循環究竟如何終止?如果生命是一種在時間裡的完成,那麼,剝奪時間不也是相當於剝奪生命?
那個新聞我也覺得很可怕,之前香港也試過兩名少女在商場被砍死,好慘,但斬人的人是當下瘋了失去理智,兩邊都是慘的。一想到一些無辜的市民無端端遭遇這些不幸,我就會覺得是前世因果,嘗試去理解事件為何會發生。宗教其實也是思緒的出口。 你有沒有想過突然遇上交通意外,或被人斬死,你剩下的是什麼。 我現在如果死
Thumbnail
前市長慘遭謀殺,並成為年度矚目案件,吸引了眾人目光。這篇文章探討了案件的種種細節以及律師、檢察官和證人之間的心理戰,讓人一窺法庭內外的勾心鬥角。
爺爺是在13年前的過年後不久往生的,他被同村的頭痛人物預謀殺害。憾事發生前,加害者的兒子有去跟警方報案,說他的爸爸最近唸著要殺人,但是警察回說:事情又還沒有發生,是在緊張什麼? 發生了再來說。 所以,人民保姆沒能保護到爺爺。 這次事件死亡的人數總共3人,一位是加害者的弟媳,一位是我爺爺,最後一
Thumbnail
這樣的悲痛事件中,所有人都是受害者 新北國三少年枉死案中,沒有人是贏家。不論是受害人、加害人、唆使人、他們的家人、同學、班導師,以及網路上肉搜撻伐他們的人,看這則新聞感到難受的國人,沒有人從這起事件當中是贏家。 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父母,也幫助孩子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有的犯人因為知道自己的刑責是死刑時,在被逮捕之前會想盡各種辦法,也拖累其他人,既然自己過的不好;其他人也別想好過 而我呢?我犯錯時我會好好的接納因我愚昧而導致的後果嗎?還是我也會去陷害其他人呢? 我想我不會做這種事,我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而我的餘生一定是讓其他人感到舒暢的
Thumbnail
同一間房子又出事了?是連續殺人事件嗎?還是..
Thumbnail
道德的最低底線,就是不管這人適不適合留待社會都一率給我活著,這樣嗎。
Thumbnail
前陣子看完這本不完美的正義,作者是一位長期為了死刑、量刑過重、少年犯,特別是那些貧窮、黑人、婦女、孩童等弱勢提供法律支持的辯護律師。 這本書內容提到了許多有關美國司法體制的狀況,作者的工作內容,主要在為死刑犯辯護,對於作者來說看待的角度不是:「犯人該不該為了自己所做的事情而附上死亡的代價?」,而是
Thumbnail
今天的影片內容全部都是我的個人意見,裡面很可能有些我過度解釋,或者我夢到的劇情環節,請各位理智討論、海量包容,給怕被捏的孩子們一句無雷簡評:2019年台劇神作在此,不看?神經病喔!啊,不能說神經病,很敏感。
Thumbnail
  他只是同情地看待這一切,看著父權與上層社會的暴力,如何將人們染上暴戾之氣,連同他自己也被捲入其中。他承受,但不是原諒,只是沒有花時間再去追究。   於是故事也由此帶出問題:暴力的惡性循環究竟如何終止?如果生命是一種在時間裡的完成,那麼,剝奪時間不也是相當於剝奪生命?
那個新聞我也覺得很可怕,之前香港也試過兩名少女在商場被砍死,好慘,但斬人的人是當下瘋了失去理智,兩邊都是慘的。一想到一些無辜的市民無端端遭遇這些不幸,我就會覺得是前世因果,嘗試去理解事件為何會發生。宗教其實也是思緒的出口。 你有沒有想過突然遇上交通意外,或被人斬死,你剩下的是什麼。 我現在如果死
Thumbnail
前市長慘遭謀殺,並成為年度矚目案件,吸引了眾人目光。這篇文章探討了案件的種種細節以及律師、檢察官和證人之間的心理戰,讓人一窺法庭內外的勾心鬥角。
爺爺是在13年前的過年後不久往生的,他被同村的頭痛人物預謀殺害。憾事發生前,加害者的兒子有去跟警方報案,說他的爸爸最近唸著要殺人,但是警察回說:事情又還沒有發生,是在緊張什麼? 發生了再來說。 所以,人民保姆沒能保護到爺爺。 這次事件死亡的人數總共3人,一位是加害者的弟媳,一位是我爺爺,最後一
Thumbnail
這樣的悲痛事件中,所有人都是受害者 新北國三少年枉死案中,沒有人是贏家。不論是受害人、加害人、唆使人、他們的家人、同學、班導師,以及網路上肉搜撻伐他們的人,看這則新聞感到難受的國人,沒有人從這起事件當中是贏家。 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父母,也幫助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