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3|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傳承路上的有心人

距離農曆四月初八尚有一些日子,但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一項澳門民間節慶傳統「舞醉龍」,就當是向昨日辭世的劉惠洪師父道別。
有關「醉龍」的傳說,最早起源於宋代,相傳是因為瘟疫橫行,民眾向佛祖求助,抬著佛像路過河邊時,河中躍出大蛇,鄉民斬殺大蛇後,蛇血染滿河水,而鄉民飲河水後除病祛瘟,更覺大蛇是龍降凡間,故以「舞醉龍」紀念此事。後來,香山一帶的魚行先輩移居澳門,遂將此習俗亦一同帶到小城。
我們現時所說的「舞醉龍」,正名為澳門魚行醉龍節,於2009年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預備名錄》及於2011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由名字可知,這是屬於澳門魚行的節慶,而舞醉龍,也可以用舞龍的形式去想像,只是那條龍是醉的,舞得東歪西斜;負責舞龍的朋友一邊舞,一邊喝酒,到最後是真醉龍抑或假醉龍,大家都分不清了,連同龍船頭飯的派發、舞獅等,成了澳門街在農曆四月初八的一道獨有風景。
而這項民間節慶之所以能為人所識,劉惠洪師父亦功不可沒。
據澳門特區政府公佈的資料,劉師父自小習武,數十年來活躍於本澳鮮魚行及武術界,致力推動武術及舞醉龍的發展,為「魚行醉龍節」的第二代傳人;八十年代澳門武術總會成立後,更多次與徒弟們赴外參加表演和比賽,將「舞醉龍」帶到國外,令這項澳門獨有節慶得以弘揚。
時代不斷向前,節慶文化要一直流傳,確實不易,在此再向劉師父,以及一眾走在傳承路上的有心人致敬;更希望我們也能早日除病祛瘟,人人除罩相見,重現笑臉。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