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洞:移動互聯網黃金十年,一手好牌打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20年的確是玄幻的一年,本來打算休息一個月,年後找工作的我,瞬間成為「比較困難的失業人口」。
在很多長輩們五十歲才經歷的一切,我在三十五歲就體驗到了。這種感覺是怎樣喔?肯定是很不好啊哈哈。
我的背景是這樣的:在2010年左右就在大陸互聯網公司工作,期間有很多好機會可以去更好的平台但沒有去,在不停的換產業、在執行層面糾結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耗盡了所有時間,轉眼來到了三十五歲。
在三十五歲、疫情、從大陸回到台灣、原本產業沒落的四重打擊下,失業好像也是很正常的。
我知道這種時候呢,其實應該去充電增強自己的能力,之後能夠再爬起來。
但是感情上卻總是回想著至今遇到的所有機會,沉浸在後悔中--我想,這種感情就是要發洩出來,讓它留在那裡,就好像你吐掉的口香糖,才能夠讓嘴裡閒下來去做別的事情吧。
所以呢,今天我就要把我的後悔留在這個樹洞裡。

一、第一站

當時一切都還沒有開始沸騰,我進了一間很好的遊戲公司。這間公司後來解散了,但所有的人在解散後都去了大公司。
如果我在那時候好好作人,跟著某個項目組去騰訊、阿裡是有機會的吧。但顯然當時並沒有那樣的眼光,還有覺悟。
如果再來一次:
  1. 好好作人、跟着大部隊去更大的公司
  2. 把英文練起来
  3. 提昇外表
  4. 多参加社交

二、第二站

在這份工作的第二年,得到了很好的機會,做成了一件事情,於是後來獲得了更好的機會。
當時我「覺得這個東西已經有很強的競爭對手,怎樣都無法獲勝」因此沒有作為,而現在想起來,如果我能拿現在的眼光去寫出一套競爭方案,去串連一些資源,也許能做出成績來。
而在公司為了準備上市開人時,沒有去百度或其他大平臺,因為心理的疲憊而直接離開了已經有比較高位置的產業--沒有因為不開心而離職,卻因為疲憊而離開產業,不知道哪個比較蠢一些?
如果讓我再來一次:
  1. 好好做好那個案子
  2. 報名北外、人大、北大、清華在職碩士,開始念其中任何一間
  3. 在職或離職時慎重考慮,去到大平臺

三、第三站

在這間公司,拿到了副總監的位置。期間出現了又一間上市公司的直播業務機會,離職之後有機會去衝擊總監,或著直接去一個k12教育項目做市場。
但是我哪個都沒有抓住,選擇去冒險體驗互聯網外的世界,接觸了四個創業項目。
這段時間很難說是對是錯,只能說是折騰。
如果讓我再來一次:
  1. 進上市公司做直播
  2. 選定教育產業,做大陸市場,埋頭做到2020

四、第四站

這個時候呢,我已經超過三十歲了。
很愚蠢地進了一個規模小的老產業,它的市場在微信、背靠大集團,本質上並不是一個互聯網產業。
在這裡呢,我也有兩個機會,抓住了就可以上岸
1. 臺灣相關產業,上市公司
2. 臺灣無關產業,英文能力好可以進去
但是呢,前者由於貪戀金錢、後者由於能力不足,都沒有抓住這兩根稻草,於是今年就掉到泥裡了。
如果讓我再來一次:
  1. 抓住臺灣相關產業的邀請,先進去再說
  2. 提前準備英文能力,能進入那個產業

五、第五站

今年一月還是有一些機會的,其中遊戲業是真的不能去,除此之外有兩個可靠的機會。
要是當時不是心裡有更想要的,直接抓住了機會,也許現在就不會這麽旁徨。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我想要,但是對方不給的機會。
這些機會都是要做大陸市場的,可惜我並沒有充足的實行案例可以說服對方,所以沒有拿到。
到這裡呢,已經是自身的問題。
如果讓我再來一次:
  1. 抓住可靠的機會,不管薪水多少都去了,面試的時候真誠低調
  2. 提前準備大陸市場的案例

大概就是這樣吧,我這十年一手打爛的好牌。
我也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機會,但就這樣吧。
沉浸在後悔中是沒有用的,但也需要把它排出來,才不會佔據精神的視野;我們都希望自己能有很強的行動力、正面積極並且充滿能量的人,但就不是啊,怎麽辦呢?
難道我們連許個願望、希望自己是那樣的人,然後去探索成為那樣的人的方法,都不可以有了嗎?
每個人的內心都是屬於自己的,一定有自己優化自己的方式,讓大家自己來吧,不要著急指手畫腳、落井下石。
加油吧。

最後說一下核心的問題:
為什麽能連續把一手好牌打爛呢?因為
不知道機會的珍貴,不知道自己在哪個高度,不曉得大平臺的與資源的關聯性。
為什麽會有這些問題呢?因為
短視,後期缺乏內心的力量,沒有向上的動機
能力不夠
那為什麽會有這些症狀呢?因為
原生家庭與成長環境
可是,這是很普遍的現象--大家都是在一個有好有壞的狀態下長大的,本來家庭的責任就是把你養活養大,不是把你養好。
為什麼呢?因為資源有限--階層越往下,生存壓力就越大,資源越有限
我相信是個人,都會想要生於上層社會的優良家庭,但那顯然是小機率事件--你看看這張圖,就知道有多小了。
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家庭的責任是把你養活,不是把你養好;父母有他們的願望,以及要解決的問題,我們也是。
我們都想要活得更好,所以才會覺得痛苦,加油吧!
avatar-img
5會員
11內容數
把之前的文章收進來,那時候寫內容沒有重點,但是一個歷程,所以收起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三十九歲那年,離開工作了十多年的地方,放下一份穩定的薪水,投入相對不穩定的領域,可以說是人生中第一個最重大的決定。   猶記得學生時期,曾覺得在同一個崗位工作超過五年是很可怕的事,心想自己不可能,也不想如此。誰知,時間轉眼間就過去了。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在那個地方投注了十多年的青春歲月。
Thumbnail
從十幾歲就開始出社會工作到現在,見過太多不公平的事情,記得剛出來工作的時候,因為年紀小個性又直接,吃了不少暗虧,更嚴重的還有金錢損失,早就已經數不清楚為了掙一口飯吃要掉多少委屈的眼淚,有時候想想真的是身在江湖由不得自己,直到有一次因緣際會下.......
Thumbnail
小志在20多歲畢業之後,開始從事資訊相關工作,30歲左右,搭上了網路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順利轉換到網路相關工作,做過網站企劃、電商行銷...等工作內容。轉眼間十年過去了,過了40歲的他,進入了職涯轉折的思考點。
最近花了一些時間,想辦法聯絡上了以前的大學同學,幸運的找到了目前在台積電任職的前同學,問了一圈後我發現,原來以前的同學們現在的出路都挺好的,可能只有我一個人不務正業吧。
Thumbnail
有些朋友喜歡聽我講一些科技公司業界的暗黑面,其實我個人不大喜歡討論這些事,總覺得太負能量了,對年輕人來說,太早知道這當中的八卦事,也沒甚麼太大的幫助。離開了業界也一年了,真的深深感受到,當時再大的事,回頭來看都不算是件事了。   把時間回撥到2022年的年底,在我所屬的前公司,在更早之前,就持續
Thumbnail
有一些人覺得自己的職場生涯總是懷才不遇,明明擁有很好的技術和口才,卻遇不到欣賞自己的伯樂。這些人因為忙著自我感覺良好,所以沒有時間反思問題出在哪裡,所以一直懷才不遇一直失去人生的鬥志。也有一些人,身邊都是伯樂,走到哪裡都能揮棒出擊,這樣子的人也沒有時間去擔擾逆境來了怎麼辦,總是「逆」來順「受」,清淨
Thumbnail
去年我因為私人原因辭職,開始四處學習,其中一項是受朋友邀請,參加了【90後財商必修課】。活動分為兩個階段,進行模擬人生的遊戲,讓我有了對現實生活的覺察力和提升自己的盲點。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
「退休」對我來說還有二十五到三十年才摸到的議題,然而我工作的場所,曾經是一個平均年齡五十五歲(我進公司的那一年),而我又正不巧遇到老廠,裡面的同事等同你父親的年齡,只是受到無限的壓榨而已,你試想你五十五歲遇到二十五歲新進的小毛頭你會如何?好的輪不到你,而且又是全男性的場所,為了「考績」可說是...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三十九歲那年,離開工作了十多年的地方,放下一份穩定的薪水,投入相對不穩定的領域,可以說是人生中第一個最重大的決定。   猶記得學生時期,曾覺得在同一個崗位工作超過五年是很可怕的事,心想自己不可能,也不想如此。誰知,時間轉眼間就過去了。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在那個地方投注了十多年的青春歲月。
Thumbnail
從十幾歲就開始出社會工作到現在,見過太多不公平的事情,記得剛出來工作的時候,因為年紀小個性又直接,吃了不少暗虧,更嚴重的還有金錢損失,早就已經數不清楚為了掙一口飯吃要掉多少委屈的眼淚,有時候想想真的是身在江湖由不得自己,直到有一次因緣際會下.......
Thumbnail
小志在20多歲畢業之後,開始從事資訊相關工作,30歲左右,搭上了網路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順利轉換到網路相關工作,做過網站企劃、電商行銷...等工作內容。轉眼間十年過去了,過了40歲的他,進入了職涯轉折的思考點。
最近花了一些時間,想辦法聯絡上了以前的大學同學,幸運的找到了目前在台積電任職的前同學,問了一圈後我發現,原來以前的同學們現在的出路都挺好的,可能只有我一個人不務正業吧。
Thumbnail
有些朋友喜歡聽我講一些科技公司業界的暗黑面,其實我個人不大喜歡討論這些事,總覺得太負能量了,對年輕人來說,太早知道這當中的八卦事,也沒甚麼太大的幫助。離開了業界也一年了,真的深深感受到,當時再大的事,回頭來看都不算是件事了。   把時間回撥到2022年的年底,在我所屬的前公司,在更早之前,就持續
Thumbnail
有一些人覺得自己的職場生涯總是懷才不遇,明明擁有很好的技術和口才,卻遇不到欣賞自己的伯樂。這些人因為忙著自我感覺良好,所以沒有時間反思問題出在哪裡,所以一直懷才不遇一直失去人生的鬥志。也有一些人,身邊都是伯樂,走到哪裡都能揮棒出擊,這樣子的人也沒有時間去擔擾逆境來了怎麼辦,總是「逆」來順「受」,清淨
Thumbnail
去年我因為私人原因辭職,開始四處學習,其中一項是受朋友邀請,參加了【90後財商必修課】。活動分為兩個階段,進行模擬人生的遊戲,讓我有了對現實生活的覺察力和提升自己的盲點。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
「退休」對我來說還有二十五到三十年才摸到的議題,然而我工作的場所,曾經是一個平均年齡五十五歲(我進公司的那一年),而我又正不巧遇到老廠,裡面的同事等同你父親的年齡,只是受到無限的壓榨而已,你試想你五十五歲遇到二十五歲新進的小毛頭你會如何?好的輪不到你,而且又是全男性的場所,為了「考績」可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