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謝本文刊登於人本教育札記第370期
「坐船心態
與
深耕心態
這裡不是
一條船
這裡是
一塊固定
在地球上
的
土地」
這是本書之末,但我卻認為作為本文之初是最好的開始,這是對於台灣土地認同最好的註腳,區分出兩種人,面對這塊土地有不同態度的兩種人,一種是把這個島嶼當作一塊土地予以耕耘,一種則是把這個番薯狀的地方看作一條船,上船下船隨心隨時。當然,土地就跟石頭一樣作為自然存在不過就是礦物的聚合而已,但這裡的土地所指涉的是我們存在的地方,我們生活的處所,而這才是我們願意保護的。
這本書是新國家運動30週年鄭南榕基金會紀念專書,由不同的所撰寫的文章集合而成,無論深淺,都是從台灣為主體的出發點所著作。新國家運動是1988年鄭南榕臺灣政治受難者聯誼總會共同發起,而鄭南榕則是第一位公開主張台灣獨立的人物,而且他是在那時的四大族群中的「外省人」。因為社會運動以及自由時代所刊登許世楷的台灣共和國憲法草案而收到刑法第100條高等法院發來的傳票,於1月自囚於自由時代的辦公室,遭到侯友宜帶隊的警隊攻堅而自焚身亡。《狂飆年代的絕對主義者,用生命證明價值》林濁水就提到在除魅後的現世,人的生命消亡再也不會有來世的宗教確保,沒有上帝救贖的保證,上帝早已死亡,而認知於此卻仍為了價值燃燒生命的鄭南榕是超越常人能及的境界了。對他而言,生命就是這樣了,然而他把生命這樣使用,是難以望其項背的崇高舉動。
而對於台灣獨立,各個作者之間的看法或有不同,例如林濁水對於台獨的看法認為舊金山和約簽訂時是韓戰的背景,台灣的地位未定是無可厚非,但戰後到90年代兩岸的事實分力長達半個世紀,各自有統治政府也不具有隸屬關係,獨立就成為事實。同時在台灣也有國會、總統的選舉,實現了自我統治的民主體制,民進黨的1987《台灣主權獨立的決議文》認定的台獨、國會全面改選與總統直選之間的連動,使得民主化的自我統治就是台灣獨立的實現,而國際間的承認與否則非法理問題,而是政治現實的問題而已。而許世楷在《衝破言論自由的紅色封鎖線,主張台灣獨立》也是持相同的利場,並且還提到外國人進入我國必須遵守法律且需要簽證。而在《台灣建國之路始於「生活在一起」》中顏銘緯與柯汎禧對談提到文化主體性是在經濟、政治以及學術之下的基礎,而所謂的文化則是共同生活的渴望,且是在政治行動中確立,而非考掘過往的歷史只強調共同語言與土地。在政治行動的當下才能建立出歷史與文化的意義,只有如此才能充分了文化的內蘊。又或是馮光遠與吾爾開希的對談中在《當我們談論台灣價值,我們談的是自由》提到建國精神不在血統、歷史、地理,而在於自由作為共同肯認的價值。這其中或有差異,然而我們能發現的共同點就在於各人對於台灣獨立的想望、理解以及詮釋,而這裡所要論的不是台灣在舊金山和約的效力之下的效力未定或是往後的事實上是否獨立問題,這些都是既成事實,我們更必須著重的是現下的每一刻持續實踐政治,創造我們的文化,充實台獨的底蘊。從反面的例子來說,《1984》的大洋國的統治技術用一句標語來統括即為“Who controls the past controls the future. Who controls the present controls the past.”而這正是因為現下是最重要的,而現下的掌控就掌控了過去,掌控了過去就掌控了未來,而我們與殖民者所爭奪的,就是這話語權,以及當下的意義詮釋權。這更可見於教育者王順仁於《島嶼向望:對未來新國家教育的思考與想像》所說:「我們從出生開始,便是從『歷史』和『語言』來開展自身對這個世界的理解與想像—認為彼此擁有相同過去的一群人,將進一步產生我群(we-group)的歸屬感;而語言作為承載一個族群對宇宙萬物理解和表達的工具,便是提供我們認識『自己是誰』的一面鏡子。...事實上,語言正是一個族群靈魂棲息之所在。」
而在《台灣主體的文化思維》前教育部長杜正勝分析了「本土化」這個彆扭的概念,因為他的意思是漸漸本土了,然而這就好像在說我逐漸在變成我,台灣逐漸在變成台灣,「好像我在說『逐漸變成我了』,『台灣逐漸變成台灣了』。」就如同「世界上任何主權獨立的國家,不論是政治的認同或社會集體意識,以及教育的規劃,沒有不是以自己的國家做主體的。他們不會開口閉口談主體意識,正如英國人不會特別強調英國主體意識;因為從自己、鄉土、國家出發的教育本是天經地義,不必爭取,也不必宣揚,除非面臨亡國危機或在敵人鐵蹄之下。」這就像彭明敏《自由的滋味》作為政治黑名單無法歸台時對於美國與台灣歷史教育的差別,前者是從自身周圍出發同心圓式對於歷史的認識,後者卻是對於失去的故土的自慰幻想。本土化固然是荒誕的,然而這正對應著荒謬的現實,也就是被殖民的狀態才導致我們必須努力才能成為我們,我們必須主體化自身,台灣人在找回自己,而所謂的台灣主體,「卑之無甚高論,不過是台灣人要成為真正有尊嚴的人,能決定自己的前途,掌握自己的命運而已,在民主國家,這只是基本人權而已。」。
本書中充滿著以台灣為主體作為前提開展出的各種觀點、論述,最特別的我想是Isak Afo在《一個台灣原住民的新國家願景》所提出的在原住民的觀點中,原住民族在歷史之中所不斷面臨的各種壓迫與干預,不論是來自葡、西、日、清、中,這些都是我們必須正視的傷害,同時在我們主張台灣獨立的運動中所訴諸的民族主義式進路,也必須了解到民族主義所內涵的殖民主義性格,在民族認同情感凝聚的好招中所帶來的同化,也代表了抹煞標準之外的多樣性。最後,主張台灣獨立所代表的不只是政治上的獨立、經濟上的獨立、文化上的獨立,更也代表思想上的獨立,不再成為他者(殖民者、統治者)灌注思想的填充物,悲哀地成為統治者統治自己所使用的統治工具。1987年解嚴至今31年,然而解嚴並不是一個分水嶺,在時前時候截然劃分出威權與自由,而是持續推動的進程,是一個傾向性的民主「化」的波浪,惟正如同王順仁於《島嶼向望:對未來新國家教育的思考與想像》所言,殖民狀態才是根本的問題,我們不是解嚴了31年,而是被殖民了73年。而在台灣的處境下,何謂獨立建國的精神?反殖。「唯有反殖,我們才可能有真正具有台灣主體性意義的教育,我們才可能將和土地失去了連結找回來,我們才可能真正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待和理解世界。唯有反殖,我們才可能成為一個人,成為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