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百日擴張實驗室44】時間記帳與分析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兩個禮拜多前,我開始上裘凱宇老師的《時間駕訓班》線上課程

然後我開始記時間帳,以30分鐘為單位去記清醒時的時間運用
記滿了一個禮拜。
今天1/28下午我花了半個小時計算,用20分鐘分析。
分析的方法是這樣的:
用緊急/不緊急,重要/不重要,來分出事情的四大象限
第1象限(緊急又重要):寫部落格、寫電子書、教會事工、家庭經文研讀,運動鍛練,跑銀行或郵局,所有可以產生價值的工作事項。
第2象限(重要不緊急):閱讀、思考、研讀、自我充實、訪友、幫助別人。
第3象限(緊急不重要):家事、清潔、打掃、煮飯洗碗、家務、通勤、吃飯、哄幼兒睡等等。
第4象限(不緊急不重要):放空、看電影、滑手機、帶小孩出去公園放風,跟小孩滾來滾去。
分析出來的數字:
清醒116小時。第1象限54小時。第2象限9小時。第3象限42.5小時。第4象限10.5小時
製作成百分比扇型圖如下
花在第1象限的時間比例太高了,把自己過得高溫高壓的,可以調緩一點。
第3象限的家務事沒有自以為的那麼多。
不過,花在第2象限的時間敬陪末座,
分析出來就有數據可以佐證,為什麼心裡常常抱怨「自己的時間太少了」。
可以想辦法從第1.3象限裡面切出來。這個禮拜就有個改進依據了。
本週目標:"有意識的"把自我充實、學習、練習、沉澱的時間找出來。
有興趣的朋友們歡迎先來試聽喔!
avatar-img
0會員
1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探討財富自由的概念及其潛在的陷阱,特別是在現代社會中,如何面對越來越增長的慾望。文章以政府提供生活費的假設為背景,提出即使收入達到財富自由的標準,仍然可能無法滿足內心的需求,因為人類的慾望與資產呈正相關。最終,作者鼓勵讀者探索主動投資的可能性,而不僅僅是依賴被動收入。
Thumbnail
-讀 慢活夫妻 George & Dewi《慢富》💎「慢慢致富,快快自由」 「現代社會讓人變得凡事都想求快,但很多事急不得,快不一定是好事。」
財富自由,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實則建立在紮實的財務規劃與執行之上。它並非一夜暴富的神話,而是一個循序漸進,需要長期耕耘的過程。 實現財富自由,關鍵在於建立穩定的被動收入流,遠遠超過生活所需開支。這需要深思熟慮的策略,並非單純的投資獲利,更包含風險管理、資產配置以及個人財務紀律的養成。 首先,
Thumbnail
今晚跟一位教練聊到時間管理這個議題,似乎怎麼懂得利用時間的人,似乎都難逃會上網搜尋🔍「時間管理」這四個字。 有一本書真的非常值得推薦給大家,我實際測試過,真的很受用。 書名是《最有生產力的一年》,作者推薦四個步驟讓我們無痛做好時間管理。 下方步驟分別是: 1. 辨認出高價值的工作任務
這篇文章是分享一個人在參加劉軒老師的線上課程後,對時間管理力部分的體悟與實際應用的心得,包括對拖延症、未來目標導向、蔡加尼克效應等的討論與應用。作者檢討自己的工作與生活分配,並分享了一些新的觀念和想法。
我應該要先試著模擬來規劃一天的工作生活,配合精力曲線塞進一天的135任務,並在工作到一定的時間點強迫讓自己休息跟伸展,人很容易一工作就停不下來,但這樣傷身消耗體力快,很可能就像老師在結論裡說的:「我們要讓自己能夠選擇提早退休,而不是不得不提早退休」
知道自己的Chronotype,就可以依照自己的Chronotype來安排適合你的工作方式,把最重要的工作集中在你一天精神最好的時刻來執行。
Thumbnail
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有許多待辦事項等著我們去執行,有時候會覺得我們像無頭蒼蠅一樣瞎忙,但時間管理的四象限提供了我們一個辨別要做的事情的方法 時間管理的四象限 1.急事:重要緊急 如應酬、開會、即將截止的工作等 2.要事:重要不緊急 如看書、運動、學英文、培養興趣技能等 3.雜事:不重要緊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探討財富自由的概念及其潛在的陷阱,特別是在現代社會中,如何面對越來越增長的慾望。文章以政府提供生活費的假設為背景,提出即使收入達到財富自由的標準,仍然可能無法滿足內心的需求,因為人類的慾望與資產呈正相關。最終,作者鼓勵讀者探索主動投資的可能性,而不僅僅是依賴被動收入。
Thumbnail
-讀 慢活夫妻 George & Dewi《慢富》💎「慢慢致富,快快自由」 「現代社會讓人變得凡事都想求快,但很多事急不得,快不一定是好事。」
財富自由,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實則建立在紮實的財務規劃與執行之上。它並非一夜暴富的神話,而是一個循序漸進,需要長期耕耘的過程。 實現財富自由,關鍵在於建立穩定的被動收入流,遠遠超過生活所需開支。這需要深思熟慮的策略,並非單純的投資獲利,更包含風險管理、資產配置以及個人財務紀律的養成。 首先,
Thumbnail
今晚跟一位教練聊到時間管理這個議題,似乎怎麼懂得利用時間的人,似乎都難逃會上網搜尋🔍「時間管理」這四個字。 有一本書真的非常值得推薦給大家,我實際測試過,真的很受用。 書名是《最有生產力的一年》,作者推薦四個步驟讓我們無痛做好時間管理。 下方步驟分別是: 1. 辨認出高價值的工作任務
這篇文章是分享一個人在參加劉軒老師的線上課程後,對時間管理力部分的體悟與實際應用的心得,包括對拖延症、未來目標導向、蔡加尼克效應等的討論與應用。作者檢討自己的工作與生活分配,並分享了一些新的觀念和想法。
我應該要先試著模擬來規劃一天的工作生活,配合精力曲線塞進一天的135任務,並在工作到一定的時間點強迫讓自己休息跟伸展,人很容易一工作就停不下來,但這樣傷身消耗體力快,很可能就像老師在結論裡說的:「我們要讓自己能夠選擇提早退休,而不是不得不提早退休」
知道自己的Chronotype,就可以依照自己的Chronotype來安排適合你的工作方式,把最重要的工作集中在你一天精神最好的時刻來執行。
Thumbnail
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有許多待辦事項等著我們去執行,有時候會覺得我們像無頭蒼蠅一樣瞎忙,但時間管理的四象限提供了我們一個辨別要做的事情的方法 時間管理的四象限 1.急事:重要緊急 如應酬、開會、即將截止的工作等 2.要事:重要不緊急 如看書、運動、學英文、培養興趣技能等 3.雜事:不重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