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子一年寫作有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讀者問我,我何時開始進入寫作這一行?我回想一下,約莫在1997年因為機緣進入社區總體營造工作之後,在「青年社區成長委員會」擔任特派記者,進行社區的觀察與記錄,那時候的文風絕對是很文青,不像這時候如此的經濟理性與效率掛帥。
我的寫作歷史,可以參考這一篇:
從開始寫作到現在,累積了23年的寫作經驗,到去年的3月13日我加入方格子,發表了第一篇文章:
中斷了許多年的BLOG寫作,其實是忙碌於許多媒體的邀稿,加上手頭工作一忙之後。沒太多的時間逼自己多寫更多的文章,這其實,是一種藉口。
方格子給了一種目標導向的方案,讀者付我錢訂閱,我必須承諾自己繼續寫文章,就這樣,第一篇付費的文章出爐:
我承諾專題每月至少發佈三篇付費文章,並不定期新增開放免費閱覽文章,並且成立讀者LINE群組。計算一下,我一個月在東森新聞雲的「雲論」一個月要發布二至三篇的主筆評論,如果不計其它媒體的話,我得讓自己在一個月之內寫出六至八篇的經濟評論文章,平均一週要出爐兩篇文章,這對一個中年斜槓的作家來說,自是不少的壓力。
我在「雲論」的第一篇文章是2015年11月12日發表的,差不多四年半的時間,算是成立以來某種程度的資深主筆,少說也發表了超過100篇的經濟評論與觀察。這是一種指標觀察與交易信號,付費給一個作者訂閱文章,他到底可以寫多久?他真的能夠有能耐長期寫文章嗎?而我確實寫了很久!
但一年來,這壓力我頂下來了,承諾給讀者的文章篇幅,雖然不是很有系統,但篇篇都是我壓腦袋寫出來的。
經濟評論文章有個特色,它無法像諸多的文章只是憑空掠過,或者只是介紹某個經濟理論,必須緊貼實事、新聞或生活,等於每篇文章都必須是「說故事」的方式進行,這也是經濟評論少見到經濟學家跳下來寫的主要原因。
第一次經營付費訂閱模式,沒打廣告,也深知經濟評論文章本就是一種小眾媒體。如果天天想看大媒體的經濟評論,只消去看「經濟日報」的社論即可,網路上看是免費的。但訂閱媒體有個好處是,讀者可以直接作者互動,想想看,留言給經濟日報的社論主筆(也不知道是誰寫的)能夠即時互動嗎?
一年來,這個訂閱專題寫了91篇,等於一個月至少有7篇文章出爐,真的沒有跳票,加上其他專欄在讀者群組分享,一個月至少可以看到10篇經濟評論,都快集結成一本月刊。
佛系經營之下,一年總計19人訂閱,剛好證明還是有極小眾的讀者願意付費訂閱,累積到後期,計算月訂閱的收入現金流,差不多一千元左右。理性來說,我不應該花時間寫訂閱專欄,機會成本計算之下太高,我應該把這些訂閱專欄的文章,化成媒體專欄才對。這有另一個層面意涵,若有人真想靠寫作維生,還是想清楚再說,但不是說沒有機會,然要累積到也這種能耐,少說也得有十年以上功利與出版著作實績。
但媒體專欄有個限制,內容量以及議題設定,媒體付錢給作者的話,我們就得接受新聞媒體的約定,如改編題與內容,但大致上不會動到內容,只是標題偶爾與我們的原意差異甚大,沒辦法啊,媒體也是要有流量才又有廣告收益。
這個專欄,最多人看的是這一篇:
接下來,我的計畫是什麼?繼續寫文章啊!
這個訂閱專欄還是會繼續,希望還是有讀者願意持續付費支持。而我也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可以開放其它作者一起共筆嗎?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方向,如果有朋友不嫌棄的話,可以找我討論,但是,如果自己可以寫文章找到讀者,取得訂閱收入,說實在也不必找我靠行,不是嗎?
其實,我最大的希望是開班授課,讓有興趣加入經濟評論寫作分析的朋友,可以藉由我的經驗,在未來可以嶄露頭角。我在學校呼籲過,可惜沒有學生願意來學,畢竟,在臺灣,我再過十年就會脫離中生代作家的行列,變成老生常談了。中生代以下的科普經濟作家看來沒什麼人,只有三種可能,第一,沒人願意,第二,沒能力,第三,沒市場所以沒意願,希望這三種可能都不存在......
這是一個以通俗經濟角度寫作的垂直自媒體,以臥底的角度探討社會經濟問題與現象,歡迎訂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果你的答案是不願意多花錢,政府一直用補貼(不是給錢)誘使你多花錢,你還願意嗎? 想像一下,你一個月多花15,000元,只為了拿到5,000元的折扣,而且,這不是單筆消費! 振興酷碰券可以折抵多少錢?
Buffet的特點就是吃到飽,很適合年輕人,尤其適合有狼性,喜歡狼吞虎嚥的消費者。入場前先把這一頓的餐錢付了,然後,就是狂吃猛喝,但問題是,狼吞虎嚥真的符合經濟理性嗎? 經濟學告訴我們,事實上一點也不!
在中國大陸,吃Buffet要先看「通知」 中國大陸最近幾年開始盛行起吃Buffet,我相信,在中國大陸消費者吃Buffet的方法,絕對不會像我們以前當學生這般理性。 果真如此,新聞媒體的形容是吃Buffet,就是狼性,而且殘餚一堆,不僅吃到飽,且根本沒吃完!
用餐時,各位會不理性的「自我強迫餵食」嗎? 我當窮學生的樂趣,就是...... 吃飯計算邊際效用
有一天,當一名經濟學家與一名數學家在森林中散步時,突然碰到一頭大黑熊。 經濟學家見狀,嚇得轉頭就趕快跑。 數學家說:「你別跑了,我們一定跑不過黑熊的!」 此時,經濟學家則趕快說:「我雖然跑不過黑熊,但我一定跑得過你!」
面對不確定情況,你喜歡保守還是冒險?你對風險機率的認知,真的是一致的嗎?
如果你的答案是不願意多花錢,政府一直用補貼(不是給錢)誘使你多花錢,你還願意嗎? 想像一下,你一個月多花15,000元,只為了拿到5,000元的折扣,而且,這不是單筆消費! 振興酷碰券可以折抵多少錢?
Buffet的特點就是吃到飽,很適合年輕人,尤其適合有狼性,喜歡狼吞虎嚥的消費者。入場前先把這一頓的餐錢付了,然後,就是狂吃猛喝,但問題是,狼吞虎嚥真的符合經濟理性嗎? 經濟學告訴我們,事實上一點也不!
在中國大陸,吃Buffet要先看「通知」 中國大陸最近幾年開始盛行起吃Buffet,我相信,在中國大陸消費者吃Buffet的方法,絕對不會像我們以前當學生這般理性。 果真如此,新聞媒體的形容是吃Buffet,就是狼性,而且殘餚一堆,不僅吃到飽,且根本沒吃完!
用餐時,各位會不理性的「自我強迫餵食」嗎? 我當窮學生的樂趣,就是...... 吃飯計算邊際效用
有一天,當一名經濟學家與一名數學家在森林中散步時,突然碰到一頭大黑熊。 經濟學家見狀,嚇得轉頭就趕快跑。 數學家說:「你別跑了,我們一定跑不過黑熊的!」 此時,經濟學家則趕快說:「我雖然跑不過黑熊,但我一定跑得過你!」
面對不確定情況,你喜歡保守還是冒險?你對風險機率的認知,真的是一致的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四月開始第一篇文章以後,經過了四個月的等待,終於迎來了第5000個瀏覽,可以加入廣告分潤計畫了,現在開始記錄看看甚麼時候可以拿到第一筆收入。方格子的廣告分潤計畫請參考此篇「廣告分潤計畫是什麼?如何加入/退出?」 從開始在方格子進行記錄之後,就一直思考著應該要為了退休後的生活找一些所謂的"職志
Thumbnail
自從 2022 年加入方格子後,經過兩年半終於等到總瀏覽數破十萬的一天啦!其實我也不知道這個速度是快是慢,就是佛系寫著寫著就突然發現快破了 XD。 剛好趁這個機會,也想來跟大家聊聊這四年多來,我是怎麼經營寫作這個興趣的。雖然我也還稱不上什麼很厲害的寫作者,但畢竟都寫了這麼久,應該還是有點參考價值啦(
Thumbnail
接下來我又要恢復Substack那邊的電子報的發報。其實五月之後我的發文頻率就很高,累積文章量也很多,一直沒有發電子報的原因,是在思考「方格子」這邊的文章,有哪些是持續保持上鎖,不會把精簡版放到電子報去?
Thumbnail
去年暑假開始在方格子部落格寫文章,前幾天去看看,就發現我已經在方格子寫文章滿一年了 也想要寫寫一些感想
如果我在方格子寫文章超過30篇,有廣告分潤了,是否一樣還是乏人問津或沒有人想定閱(大概我選的主題是沒甚麼人有興趣的吧),我還是會繼續發文,但就沒有這麼積極的每一兩天發一次文,可能一個禮拜發兩篇就很多了,個人覺得自己的文章有一定價值,如果大家都不想看,我會慢慢把以前的文章設定為付費,我寫日記或心情隨筆
Thumbnail
從2021年加入方格子,算算也已經兩年多了,上星期終於收到人生第一筆讀者訂閱,今天來和大家分享如何尋找靈感,培養創作力,並持續走上斜槓之路!
Thumbnail
2021年挑戰每月寫一篇文章,有持續一整年。但之後就因為工作和生活忙碌停了一年沒有更新。 直到去年2023年離職在家休養身體半年恢復身心狀況後,7月終於有動力重新在方格子上寫文章。 7~12月產出的文章數不多,還是來看看數據統計和廣告收入累積的結果如何。
Thumbnail
這是一篇創作者分享個人經驗的文章,涵蓋了在方格子平臺上創作獲利的心得。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平臺上創作的收益門檻和流量分析,以及文章主題和觀看次數。提及選擇創作主題的重要性和對於文章變現方式的討論,同時也深入討論流量與關鍵字的相關性。此外,對於創作意義和作者策略的思考也在文章中有所體現。
大家好,初來方格子,我是一個晨間一書蟲。 我雖然不敢自詡為一位多認真又有天份的小說創作者,劣作當前也陷入一個創作瓶頸,加上長輩的接連過世,內心時刻深陷一個悔恨之中。 最近反覆思量,莫名想起了這一路走來的小說創作之路。 猶記在2000年時,當時台灣小說出租店蓬勃而發,當時的鮮網、說頻、冒天可謂三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四月開始第一篇文章以後,經過了四個月的等待,終於迎來了第5000個瀏覽,可以加入廣告分潤計畫了,現在開始記錄看看甚麼時候可以拿到第一筆收入。方格子的廣告分潤計畫請參考此篇「廣告分潤計畫是什麼?如何加入/退出?」 從開始在方格子進行記錄之後,就一直思考著應該要為了退休後的生活找一些所謂的"職志
Thumbnail
自從 2022 年加入方格子後,經過兩年半終於等到總瀏覽數破十萬的一天啦!其實我也不知道這個速度是快是慢,就是佛系寫著寫著就突然發現快破了 XD。 剛好趁這個機會,也想來跟大家聊聊這四年多來,我是怎麼經營寫作這個興趣的。雖然我也還稱不上什麼很厲害的寫作者,但畢竟都寫了這麼久,應該還是有點參考價值啦(
Thumbnail
接下來我又要恢復Substack那邊的電子報的發報。其實五月之後我的發文頻率就很高,累積文章量也很多,一直沒有發電子報的原因,是在思考「方格子」這邊的文章,有哪些是持續保持上鎖,不會把精簡版放到電子報去?
Thumbnail
去年暑假開始在方格子部落格寫文章,前幾天去看看,就發現我已經在方格子寫文章滿一年了 也想要寫寫一些感想
如果我在方格子寫文章超過30篇,有廣告分潤了,是否一樣還是乏人問津或沒有人想定閱(大概我選的主題是沒甚麼人有興趣的吧),我還是會繼續發文,但就沒有這麼積極的每一兩天發一次文,可能一個禮拜發兩篇就很多了,個人覺得自己的文章有一定價值,如果大家都不想看,我會慢慢把以前的文章設定為付費,我寫日記或心情隨筆
Thumbnail
從2021年加入方格子,算算也已經兩年多了,上星期終於收到人生第一筆讀者訂閱,今天來和大家分享如何尋找靈感,培養創作力,並持續走上斜槓之路!
Thumbnail
2021年挑戰每月寫一篇文章,有持續一整年。但之後就因為工作和生活忙碌停了一年沒有更新。 直到去年2023年離職在家休養身體半年恢復身心狀況後,7月終於有動力重新在方格子上寫文章。 7~12月產出的文章數不多,還是來看看數據統計和廣告收入累積的結果如何。
Thumbnail
這是一篇創作者分享個人經驗的文章,涵蓋了在方格子平臺上創作獲利的心得。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平臺上創作的收益門檻和流量分析,以及文章主題和觀看次數。提及選擇創作主題的重要性和對於文章變現方式的討論,同時也深入討論流量與關鍵字的相關性。此外,對於創作意義和作者策略的思考也在文章中有所體現。
大家好,初來方格子,我是一個晨間一書蟲。 我雖然不敢自詡為一位多認真又有天份的小說創作者,劣作當前也陷入一個創作瓶頸,加上長輩的接連過世,內心時刻深陷一個悔恨之中。 最近反覆思量,莫名想起了這一路走來的小說創作之路。 猶記在2000年時,當時台灣小說出租店蓬勃而發,當時的鮮網、說頻、冒天可謂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