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子寫文滿一年的感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去年暑假開始在方格子部落格寫文章,前幾天去看看,就發現我已經在方格子寫文章滿一年了

也想要寫寫一些感想

起初

起初時候是想要寫寫看閱讀心得,因為自己有做閱讀筆記,然後想要將書中的知識或是方法給分享出來,在當時候這篇文章裡面有提到(那時候有徵文主題:創作的決心)

https://vocus.cc/article/64f171e6fd89780001d305b5

raw-image

回想一開始在創作的時候,要寫閱讀心得,真的花了很多時間,因為一本書的內容很多,但是當時就會想要把一本書的摘要都濃縮在一篇文章內

這個部分主要是因為看到網路上一些閱讀心得,都會以一篇文章一本書的形式呈現

還記得當時後進入方格子,會去看看站上大家都是怎麼寫文章的,然後一直去思考自己要如何寫閱讀心得

不過,後來我想想看,真的有需要一篇文章就涵蓋所有書內容嗎? 其實就是不一定,每個人的說書方式不同,可能會分成多篇,例如我有看到一個YT頻道是聽聞有書,一本書可以拆成很多集數介紹呀

另外就是對於書中內容,不用每個部分都去寫道文章中,可以選擇裡面一些對自己來說最實用的觀念介紹和寫出自己的心得

所以一本書如果心得很多,不如就分成多篇來介紹

另個疑惑就是書中內容和自己的心得的占比,其實這個問題到現在也還存在,我的解決方式是可以依照個別書本而有所不同

動機

當初寫閱讀心得,有個動機是就是因為寫作是讓自己學習和成長的方式之一,而且即使已經有人寫過心得,自己還是可以試著寫出差異,因為讀一本書對於每個人來說,覺得最有啟發的部分、聯想到的經驗、使用的方式都不同

還有是因為覺得台灣閱讀書的人可能不多,看網路文章則幾乎是每個人都會做的事情,所以把書中概念傳達給大家,就很值得

例如我自己以前就會看一些閱讀心得的YT吸收知識(但還不會考慮看書,是兩年前暑假才重新開始有看課外書的),現在也還是會看看一些閱讀類部落格和YT,就當作吸收知識,也會看看後決定要不要將看這本書

以及這也是表達想法一種方式,表面上閱讀心得是寫書中內容,但更多的時候,其實是說明自己所學習到的知識,以及寫出書中知識或方法對自身影響,或對於書中觀點做出評論

加上在創作的一開始,可以選擇一些跟大眾有比較多關聯性的主題,例如有人會選擇健康、心理、理財,或者是寫電影、遊戲、動漫等心得,因此書籍也算是一個有共同主題的部分

轉變

以線在標準來看的話,那時候創作的速度算是很慢,因為當時後放暑假,如果要我現在回到過的話,一定會產出更多文章的,所以就代表真的進步很多呀

跟後來放寒假的時候相比,寒假大約一週可以產出五到六篇文章,這也代表速度真的有所上升,因為在當年開學後也都有持續在寫文章,現在寫文速度也比當時快很多,也會運用更多技巧

raw-image

而除了一開始讀書心得外,後來也覺得可以試試看不同主題,只要是傳遞所學和想法,都能嘗試看看,例如有時候可以寫篇以主題性為主的文章,或是說明上課所學或在校的經驗等等,重點就是將知識和想法傳遞

raw-image

之後是在3月,參加了Dcard舉辦的創作者年會,當時就參加後感受到那種很多人的創作熱情,就覺得可以是是看經營Dcard,起初也是在那寫閱讀心得,但是成效不是很好

每個平台本來就有不同特性,要依照平台去做調整,後來是寫些ACG內容,就有獲得比較好的成效,也覺得自己可以試著把一些動漫心得分享,之前的閱讀心得能力,也就可以運用在此,就是整理一些動漫內容和寫出心得

而在ACG創作方面,也會有所細分,例如有些是動漫心得,就跟之前閱讀心得比較像,另外一種則是彙整資料的那種,例如把角色故事或事件依時間線做個統整,這類的個人心得就會放比較少,反正就都是一種嘗試

我覺得動漫算是現在主流媒介之一,可以藉由這個共同主題,去從中寫出自己的想法,引起更多人有看過的人的討論和共鳴,或者是整理故事現給他人帶來新的一種體驗方式,沒看過的則可以看決定要不要去觀看

後來則有經營YT,當初其實有想要開YT做說書,但後來其實考慮到影片會比較著重在畫面呈現,這時候ACG內容可能會比較合適,目前YT也有上滿多ACG相關的影片的

目前就是不同平台都有經營,也可以比較有個變化方式,如果今天閱讀心得寫膩了,可以試著寫寫ACG心得,如果ACG心得寫膩,可以換成閱讀心得寫,可以做個轉換

也從中學會試錯方法,可以先釋放出依些小規模的作品,然後看看成效如何,再考慮是否要做下去,以及如果一個主題很少人看,那可能代表這主題的受眾不在這個平台,就要考慮到讀者或觀者會出現哪個平台,然後去放出自己的創作

未來的話,其實就是會更多以讀者角度去思考會想看到什麼內容,例如目前有覺得列點(1、2、3)是種技巧,以及可在文章開頭就說明這篇文章會傳達什麼(例如會選取三個書中內容並寫出我的心得),就可以試著去看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一週年快樂😊😊😊!如果開yt頻道要通知哦!
小豆pik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28
林燃(創作小說家) 感謝支持!
深邃月光-avatar-img
2024/07/29
一周年的收穫想必是十分豐富的,能夠寫出這麼扎實的文章真的不容易啊!
小豆pik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29
深邃月光 謝謝!
十月-avatar-img
2024/07/28
恭喜滿一週年唷!🥳🥳🥳
小豆pik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28
十月 感謝 !
Sunny-avatar-img
2024/07/29
恭喜小豆創作滿一年🎉你很棒耶~一年可以創作到超過百篇,幾乎每一兩天就產出一篇了,讚讚
小豆pik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29
Sunny 感謝!
Raven 學姊-avatar-img
2025/04/06
很晚看到 剛開始創作的後輩還是要留言致敬一下!
avatar-img
小豆pika的園地
128會員
376內容數
目前主要會以書籍心得、動漫心得、生活想法等方面來寫
小豆pika的園地的其他內容
2024/10/11
前言 大家有過創作感到孤獨的經歷嗎? 下面說說幾個原因 旁人不理解,身旁比較少有可以交流討論分享的人 文章發布後,可能有人點讚,但沒有人留言和互動感的感覺 寫文章到發布的過程太長,感覺過程很艱苦 接下來想要結合依些自己的經歷,說說一些方法 應對方式 1 想想創作的優勢 很多在生
Thumbnail
2024/10/11
前言 大家有過創作感到孤獨的經歷嗎? 下面說說幾個原因 旁人不理解,身旁比較少有可以交流討論分享的人 文章發布後,可能有人點讚,但沒有人留言和互動感的感覺 寫文章到發布的過程太長,感覺過程很艱苦 接下來想要結合依些自己的經歷,說說一些方法 應對方式 1 想想創作的優勢 很多在生
Thumbnail
2024/09/22
近期AI 的創作能力逐漸提升,引發了許多人對創作未來的疑惑, AI 會完全取代人類的創作嗎? 有時,也不禁會思考,創作的作品,會不會多年後就被AI取代 然而,思考這個問題時,會覺得以長期來看,創作的體驗與過程的重要性提高了
Thumbnail
2024/09/22
近期AI 的創作能力逐漸提升,引發了許多人對創作未來的疑惑, AI 會完全取代人類的創作嗎? 有時,也不禁會思考,創作的作品,會不會多年後就被AI取代 然而,思考這個問題時,會覺得以長期來看,創作的體驗與過程的重要性提高了
Thumbnail
2024/09/21
大家安安,今天想分享一個近期嘗試,就是關於語音輸入 我平常會需要寫學校報告,也會寫寫文章,不過久了之後多少都會覺得手很痠 然後,有時候寫的時候,也會覺得就是手上打的跟不上腦中想的嘛
Thumbnail
2024/09/21
大家安安,今天想分享一個近期嘗試,就是關於語音輸入 我平常會需要寫學校報告,也會寫寫文章,不過久了之後多少都會覺得手很痠 然後,有時候寫的時候,也會覺得就是手上打的跟不上腦中想的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去年暑假開始在方格子部落格寫文章,前幾天去看看,就發現我已經在方格子寫文章滿一年了 也想要寫寫一些感想
Thumbnail
去年暑假開始在方格子部落格寫文章,前幾天去看看,就發現我已經在方格子寫文章滿一年了 也想要寫寫一些感想
Thumbnail
本文介紹方格子作為寫作平台的特色,就是會員們正面的互動,做成一個互相鼓勵的氣氛。而方格子不斷求進的團隊,亦讓作者們可以放心創作。作者分享她在方格子設立部落格一週年的體驗,透過與其他作者和讀者的互動而令自己視野變得更寬闊。
Thumbnail
本文介紹方格子作為寫作平台的特色,就是會員們正面的互動,做成一個互相鼓勵的氣氛。而方格子不斷求進的團隊,亦讓作者們可以放心創作。作者分享她在方格子設立部落格一週年的體驗,透過與其他作者和讀者的互動而令自己視野變得更寬闊。
Thumbnail
我是從去年7月尾開始,在方格子上寫文的,到現在差不多一年時間。 以下是數據統計,有91位追蹤者,4萬多瀏覽量。 互動數量:完讀率19%,愛心數645,留言數162。 印象最深刻的,是各位格友的温暖留言。 最近收到方格子邀稿團隊的商案合作邀稿電郵,真的很開心。 這一年在方格子上,印象比較深刻的事。
Thumbnail
我是從去年7月尾開始,在方格子上寫文的,到現在差不多一年時間。 以下是數據統計,有91位追蹤者,4萬多瀏覽量。 互動數量:完讀率19%,愛心數645,留言數162。 印象最深刻的,是各位格友的温暖留言。 最近收到方格子邀稿團隊的商案合作邀稿電郵,真的很開心。 這一年在方格子上,印象比較深刻的事。
Thumbnail
距離第一篇文章居然已經過了兩年,當初發表後不久即找到正職工作,忙著學習打理一間小店的事務,卻放空了寫作的初衷。 期間信箱還是會不時收到方格子的通知,但直到最近平台轉型的樣態呈現出來,才讓我產生回頭研究的好奇心。比起初期主攻專業內容帶動虛擬貨幣收入,如今的方格子比較像是分享想法的社群平台,每個人開闢
Thumbnail
距離第一篇文章居然已經過了兩年,當初發表後不久即找到正職工作,忙著學習打理一間小店的事務,卻放空了寫作的初衷。 期間信箱還是會不時收到方格子的通知,但直到最近平台轉型的樣態呈現出來,才讓我產生回頭研究的好奇心。比起初期主攻專業內容帶動虛擬貨幣收入,如今的方格子比較像是分享想法的社群平台,每個人開闢
Thumbnail
紀錄自己在方格子發表文章三個月的經驗與成長。 回顧3~5月的發文變化和互動成果。
Thumbnail
紀錄自己在方格子發表文章三個月的經驗與成長。 回顧3~5月的發文變化和互動成果。
Thumbnail
去年二月,建立了方格子的部落格,想要平時下班的時候寫寫東西,跟世界上的同好們,或意外看到我文章的讀者讀一讀我對這世界的看法,或,對這世道。 一年多過去了,莫名突然間,發覺部落格寫的文章全都在寫自己的事情,部落格的文章從沒提過自己對於各種議題的看法,每次的文章就等於自己每個月的人生寫照。
Thumbnail
去年二月,建立了方格子的部落格,想要平時下班的時候寫寫東西,跟世界上的同好們,或意外看到我文章的讀者讀一讀我對這世界的看法,或,對這世道。 一年多過去了,莫名突然間,發覺部落格寫的文章全都在寫自己的事情,部落格的文章從沒提過自己對於各種議題的看法,每次的文章就等於自己每個月的人生寫照。
Thumbnail
2023/8/15是我加入方格子的第一天,開啟了我在方格子的寫作。接下來,做了一連串我以前不曾接出觸過的事情,讓我一一向你分享得到的收穫!
Thumbnail
2023/8/15是我加入方格子的第一天,開啟了我在方格子的寫作。接下來,做了一連串我以前不曾接出觸過的事情,讓我一一向你分享得到的收穫!
Thumbnail
2023/8/15是我加入方格子的第一天,開啟了我在方格子的寫作。接下來,做了一連串我以前不曾接出觸過的事情,讓我一一向你分享做了哪些事吧!
Thumbnail
2023/8/15是我加入方格子的第一天,開啟了我在方格子的寫作。接下來,做了一連串我以前不曾接出觸過的事情,讓我一一向你分享做了哪些事吧!
Thumbnail
今天一早起來,瀏覽了一下方格子的訊息,發現有一則 "贊助"通知,讓我有點受竉若驚。 進入方格子快滿半年了,以前也曾經在其他部落格平台寫過好幾年,但之前的平台就是單純放文章上去,有時一整年也沒有多少瀏覽量,所以久而久之,也沒什麼動力認真寫,後來它就成為我類雲端功能的平台,儲存一些簡易資訊
Thumbnail
今天一早起來,瀏覽了一下方格子的訊息,發現有一則 "贊助"通知,讓我有點受竉若驚。 進入方格子快滿半年了,以前也曾經在其他部落格平台寫過好幾年,但之前的平台就是單純放文章上去,有時一整年也沒有多少瀏覽量,所以久而久之,也沒什麼動力認真寫,後來它就成為我類雲端功能的平台,儲存一些簡易資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