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假開始在方格子部落格寫文章,前幾天去看看,就發現我已經在方格子寫文章滿一年了
也想要寫寫一些感想
起初時候是想要寫寫看閱讀心得,因為自己有做閱讀筆記,然後想要將書中的知識或是方法給分享出來,在當時候這篇文章裡面有提到(那時候有徵文主題:創作的決心)
https://vocus.cc/article/64f171e6fd89780001d305b5
回想一開始在創作的時候,要寫閱讀心得,真的花了很多時間,因為一本書的內容很多,但是當時就會想要把一本書的摘要都濃縮在一篇文章內
這個部分主要是因為看到網路上一些閱讀心得,都會以一篇文章一本書的形式呈現
還記得當時後進入方格子,會去看看站上大家都是怎麼寫文章的,然後一直去思考自己要如何寫閱讀心得
不過,後來我想想看,真的有需要一篇文章就涵蓋所有書內容嗎? 其實就是不一定,每個人的說書方式不同,可能會分成多篇,例如我有看到一個YT頻道是聽聞有書,一本書可以拆成很多集數介紹呀
另外就是對於書中內容,不用每個部分都去寫道文章中,可以選擇裡面一些對自己來說最實用的觀念介紹和寫出自己的心得
所以一本書如果心得很多,不如就分成多篇來介紹
另個疑惑就是書中內容和自己的心得的占比,其實這個問題到現在也還存在,我的解決方式是可以依照個別書本而有所不同
當初寫閱讀心得,有個動機是就是因為寫作是讓自己學習和成長的方式之一,而且即使已經有人寫過心得,自己還是可以試著寫出差異,因為讀一本書對於每個人來說,覺得最有啟發的部分、聯想到的經驗、使用的方式都不同
還有是因為覺得台灣閱讀書的人可能不多,看網路文章則幾乎是每個人都會做的事情,所以把書中概念傳達給大家,就很值得
例如我自己以前就會看一些閱讀心得的YT吸收知識(但還不會考慮看書,是兩年前暑假才重新開始有看課外書的),現在也還是會看看一些閱讀類部落格和YT,就當作吸收知識,也會看看後決定要不要將看這本書
以及這也是表達想法一種方式,表面上閱讀心得是寫書中內容,但更多的時候,其實是說明自己所學習到的知識,以及寫出書中知識或方法對自身影響,或對於書中觀點做出評論
加上在創作的一開始,可以選擇一些跟大眾有比較多關聯性的主題,例如有人會選擇健康、心理、理財,或者是寫電影、遊戲、動漫等心得,因此書籍也算是一個有共同主題的部分
以線在標準來看的話,那時候創作的速度算是很慢,因為當時後放暑假,如果要我現在回到過的話,一定會產出更多文章的,所以就代表真的進步很多呀
跟後來放寒假的時候相比,寒假大約一週可以產出五到六篇文章,這也代表速度真的有所上升,因為在當年開學後也都有持續在寫文章,現在寫文速度也比當時快很多,也會運用更多技巧
而除了一開始讀書心得外,後來也覺得可以試試看不同主題,只要是傳遞所學和想法,都能嘗試看看,例如有時候可以寫篇以主題性為主的文章,或是說明上課所學或在校的經驗等等,重點就是將知識和想法傳遞
之後是在3月,參加了Dcard舉辦的創作者年會,當時就參加後感受到那種很多人的創作熱情,就覺得可以是是看經營Dcard,起初也是在那寫閱讀心得,但是成效不是很好
每個平台本來就有不同特性,要依照平台去做調整,後來是寫些ACG內容,就有獲得比較好的成效,也覺得自己可以試著把一些動漫心得分享,之前的閱讀心得能力,也就可以運用在此,就是整理一些動漫內容和寫出心得
而在ACG創作方面,也會有所細分,例如有些是動漫心得,就跟之前閱讀心得比較像,另外一種則是彙整資料的那種,例如把角色故事或事件依時間線做個統整,這類的個人心得就會放比較少,反正就都是一種嘗試
我覺得動漫算是現在主流媒介之一,可以藉由這個共同主題,去從中寫出自己的想法,引起更多人有看過的人的討論和共鳴,或者是整理故事現給他人帶來新的一種體驗方式,沒看過的則可以看決定要不要去觀看
後來則有經營YT,當初其實有想要開YT做說書,但後來其實考慮到影片會比較著重在畫面呈現,這時候ACG內容可能會比較合適,目前YT也有上滿多ACG相關的影片的
目前就是不同平台都有經營,也可以比較有個變化方式,如果今天閱讀心得寫膩了,可以試著寫寫ACG心得,如果ACG心得寫膩,可以換成閱讀心得寫,可以做個轉換
也從中學會試錯方法,可以先釋放出依些小規模的作品,然後看看成效如何,再考慮是否要做下去,以及如果一個主題很少人看,那可能代表這主題的受眾不在這個平台,就要考慮到讀者或觀者會出現哪個平台,然後去放出自己的創作
未來的話,其實就是會更多以讀者角度去思考會想看到什麼內容,例如目前有覺得列點(1、2、3)是種技巧,以及可在文章開頭就說明這篇文章會傳達什麼(例如會選取三個書中內容並寫出我的心得),就可以試著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