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我現在是實習醫師,到底該怎麼選科?!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寫這篇文時心想,這篇的敘事對象應該是年輕醫師(醫學系剛畢業,才剛拿到醫師執照),還是一般民眾呢?
寫著寫著覺得不易區分,就都混在一起講了(笑);文筆因此有點隨想散亂,還請讀者見諒!

四、五年前,我還在當實習醫師(intern)還有接受畢業後訓練(PGY)時,最煩惱也最常和同學討論的,就是專科訓練該選哪一科。
在醫院,我們這些年輕受訓醫師諮詢的對象不外乎主治醫師和學長姊,他們給我們的建議多半是要我們好好評估兩件事:首先,思考自己喜不喜歡這個科的生活及工作型態;其次,考量自己喜不喜歡這個科的臨床知識
剛開始實習時,我對於前者其實有點不以為然,心裡常想著:喜不喜歡這個科的知識比較重要吧!各科別的生活型態和工作型態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就算不習慣,慢慢適應就好了啊。

回想當初,這麼以為的我實在太天真了。

有些科跟你的 tone 不合就是不合,沒辦法適應就是沒辦法,勉強也沒有用。
舉例來說,長時間待在刀房的外科系,例如神經外科、整形外科、骨科。住院醫師剛開始一兩年幾乎都在顧病房,之後全院會診幾乎都是你負責先跑去急診看,總醫師更要橋病床排班等等;好不容易漸漸可以固定在刀房裡訓練本科該學的東西,但一週三到四天穿戴著無菌手術衣以及刷手手套,十幾個小時待在冷氣房裡,這段期間除了主治醫師和刷手刀助護理師,沒有別人可以互動(外科系多外遇不是假的!);這樣的工作型態你沒進入專科見實習前絕對沒有機會觀察到,甚至也可能進入專科後才發現沒那麼喜歡;尤其是外科次專科訓練大多總共六年左右,如果訓練到一半才想轉換跑道,通常也來不及了。
內科的戰場則是病房。順帶一提,其實每個內科次專科工作型態差異頗大,例如心臟外科和血液腫瘤科治療的病人就截然不同,但內科住院醫師訓練期間多半每個次專都要跑過,大約三年後才會選擇次專科。內科住院醫師處理的臨床狀況五花八門,舉凡突然喘、吐血、代謝異常到肝腎衰竭、時不時遇到病人需插管急救,更不用提在加護病房、一般病房和急會診之間手忙腳亂。
除了以上臨床工作外,當然還有很多耗費心神但卻不是臨床專業的內容,例如遇到經濟狀況不佳的病人、沒有家庭支持的病人(這時社工就是我們的好夥伴)、科內工作氣氛和人事(先不提醫護人力普遍不足,有時候糟糕的同事還比人力不足更令人難受)等等,都會影響到你在專科訓練中的熱情與專注度。

內科人、外科人、小科人?一線科、二線科?

實習中常有同學們互相評論「某某某看起來就是個內科人」、「誰誰誰看起來就是會走小科」,這個說法並不是沒有道理;同專科的人會有種普遍的人格特質,但這種特質和適不適合這個專科沒有關聯
不過,與其說某種個性就一定適合某一科,個人認為倒是有些個性一定不適合某些科(笑)!舉例來說,天性不喜與人相處、不善言語的人,就一定不適合精神科、家醫科這些需要大量會談和醫療衛教的科;個性很急很沒耐心的人,不管走哪一科都會遇到醫療糾紛──絕對沒有特定個性比較適合特定科這種道理!

選擇專科訓練前,實地訪查最重要!

說到底,究竟該怎麼選科呢?
我的建議是,盡早排除不喜歡的科別(要分辨出「這科不是我想走的科」應該不困難!),然後不確定是否真正有興趣的,就實際去那些科別見實習再決定。太多科別有興趣的話就私下聯繫找時間去參訪;多數的老師和學長姊都是樂於教學和協助學生的,而且醫界不大,不難透過同事朋友認識你有興趣的科別的住院醫師和主治醫師。
此外,選擇醫院也很重要,因為很多時候你可能不是真正不喜歡那個科,只是不喜歡你見實習的那間醫院的那個科的氣氛。

總而言之,相信自己最重要。
可以的話,選擇住院醫師訓練專科前,不要只用打聽的、做做選科線上測試(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人在玩這個哈哈哈),或只跟家人朋友討論,就貿然下決定。實際走訪自己可能會有興趣的科,感受一下只有你能分辨出來的適不適合自己
當然,進入專科以後才發現不喜歡這個科,在醫院也是常見的情況;至少敝科的主治醫師們當中(我所知道的)就有三位第一年的專科訓練不在本科,而是後來轉換跑道才加入本科的。住院醫師第一年還年輕,想換跑道及早下決心還來得及!
另一方面,年輕醫師也不一定要接受專科訓練,醫師執照本身就足夠養活自己了。如果對醫學真的沒有興趣,拿著醫師執照去診所看看感冒、打打雷射,也沒什麼不好,畢竟專科訓練就是個 bonus,不喜歡不必強求。
結果講了那麼多都沒有介紹到自己的科別!下一篇來聊聊〈放射腫瘤科到底算不算爽科〉吧!(很直接的標題啊哈哈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3會員
35內容數
分享放射腫瘤科工作內容。分享癌症科醫師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每年五月放射腫瘤科學會的一百題筆試考卷
放射腫瘤科住院醫師準備考試的項目有哪些?
每年五月放射腫瘤科學會的一百題筆試考卷
放射腫瘤科住院醫師準備考試的項目有哪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醫學系和牙醫系,在近十幾年來都是三類組的頂尖科系,成績好的三類組學生,無不想成為披上白袍的醫師。甚至有學生為了成為醫師,不惜在重考班奮鬥,為了就是爭取進入這個窄門。 那麼,為什麼近幾年越來越多學生在問:我該選醫學系,還是牙醫系?我們先從醫學系和牙醫系的特色說起。
Thumbnail
從畢業後成為急診護理師到轉任研究助理,再到北漂的過程。其中描述了迷茫的職涯抉擇,以及逐步進入臨床試驗領域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醫學生在臨床學習的經驗,包括學習節奏、技能種類、門診學習以及經驗心得。醫學生在臨床學習中遇到的挑戰和心態調整也得到了詳細描述。
Thumbnail
人生的每個選擇就像是面對岔路一樣,選擇了就無法回頭重選了。 那要如何選到自己可能覺得最適合的路途呢? 答案就在一個最重要但是大家都會忽略的問題。
Thumbnail
分享醫學生在一般外科實習的經驗和心得,包括在實習中學到的技能和遇到的挑戰。
Thumbnail
身為一名藥學系學生,進入醫院實習是每個人的必經課題,不過往往有許多人在選擇實習醫院時會不知所措。如果對醫院實習生活感到好奇,或是本身就是藥學系學生的話都歡迎看看這篇文章,我將會分享一些目前為止實習時所體驗到以及觀察到的心得,希望會對大家有幫助!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醫學生在家庭醫學科實習期間的主要內容及經驗心得。在實習期間,醫學生主要進行報告作業、自主學習和觀摩學習,並分享了自己在病房探訪病人、與病人家屬溝通的經驗。作者認為在舒適的生活環境中學習得相對較少,心得也會比較減少。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醫學生在臨床學習過程中的經驗與心得,包括跟隨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看病人、打primary care病人的病歷和學習精神科相關主題的過程。作者從自己的觀點出發,分享了在精神科實習中的錯失與學習經驗。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醫學系和牙醫系,在近十幾年來都是三類組的頂尖科系,成績好的三類組學生,無不想成為披上白袍的醫師。甚至有學生為了成為醫師,不惜在重考班奮鬥,為了就是爭取進入這個窄門。 那麼,為什麼近幾年越來越多學生在問:我該選醫學系,還是牙醫系?我們先從醫學系和牙醫系的特色說起。
Thumbnail
從畢業後成為急診護理師到轉任研究助理,再到北漂的過程。其中描述了迷茫的職涯抉擇,以及逐步進入臨床試驗領域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醫學生在臨床學習的經驗,包括學習節奏、技能種類、門診學習以及經驗心得。醫學生在臨床學習中遇到的挑戰和心態調整也得到了詳細描述。
Thumbnail
人生的每個選擇就像是面對岔路一樣,選擇了就無法回頭重選了。 那要如何選到自己可能覺得最適合的路途呢? 答案就在一個最重要但是大家都會忽略的問題。
Thumbnail
分享醫學生在一般外科實習的經驗和心得,包括在實習中學到的技能和遇到的挑戰。
Thumbnail
身為一名藥學系學生,進入醫院實習是每個人的必經課題,不過往往有許多人在選擇實習醫院時會不知所措。如果對醫院實習生活感到好奇,或是本身就是藥學系學生的話都歡迎看看這篇文章,我將會分享一些目前為止實習時所體驗到以及觀察到的心得,希望會對大家有幫助!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醫學生在家庭醫學科實習期間的主要內容及經驗心得。在實習期間,醫學生主要進行報告作業、自主學習和觀摩學習,並分享了自己在病房探訪病人、與病人家屬溝通的經驗。作者認為在舒適的生活環境中學習得相對較少,心得也會比較減少。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醫學生在臨床學習過程中的經驗與心得,包括跟隨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看病人、打primary care病人的病歷和學習精神科相關主題的過程。作者從自己的觀點出發,分享了在精神科實習中的錯失與學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