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由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我們終於明白了什麼是社會學,只是不幸的是,此時哲學又來了,它要挑戰的對象是科學。我們說科學是建立在經驗主義基礎之上的知識體系,所以才會如此推崇實驗和觀察,但是科學賴以建立在其基礎之上的經驗主義發展到極端後會有什麼問題和危險?這道問題在休謨那裡得到了很好的表達。
這裡,其實我們又是一度回到了第二節第二小節裡給大家介紹的知識論的討論。在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的千古之爭中,休謨以懷疑論之姿從這些討論中殺出來。作為一位終極的實在論者,他把經驗主義的原則貫徹到底,休謨採用了洛克的白紙理論、觀念概念與感官印象互換重組的觀念拷貝理論、心靈內容的原子論,對因果律的解構(摧毀因果律),因為人們習慣性聯想因果關係,例如太陽曬,石頭熱,但不全然知道中間運作的因果機制,因與果之間還有許多因果,人們只是憑直覺強硬連接二者的直接關係,脫離一切印象、知覺、感官、經驗與感覺的都不是真的,但就算今天是真的,明天呢?因為二者事物只是在時間上次序有先後,在當下可能是相關連的,但卻非是因果的。
但是,因果關係卻是科學最重要的基石。觀念拷貝理論補充了洛克的白板說,觀念與印象並非要絕對對應,還原想像的東西無法脫離經驗,但人們可以想像擬人化的上帝(全知+全能+全善)、獨角獸(馬+翼+獨角),因為觀念憑著感官印象得以重組。
以往知識論都是符合亞里士多德的真理符合論:「觀念」符合「對象」。當對象不斷的變動,我們永遠都追不上他,例如黑天鵝,休謨的懷疑論才得以成立,知識只是經驗的堆積而已。
二、康德的挽救方案
可是如此一來,科學的基礎不是蕩然無存了嗎?德國哲學家康德感受到了這種危機,所以他的哲學工作就是企圖將理性主義、經驗主義、懷疑論統合在一起。康德將這兩大學派的主張統合起來,也就是「哥白尼式的哲學革命」,他的解釋就如同文藝復興時期的哥白尼一般,將原本的「地心說」變為「日心說」。因為他認為這兩者其實都沒有涵蓋到疏失的點,理性主義變成了自說自話的獨斷,而經驗主義卻認為一切都是要靠感官來找尋知識,否定了事物本身既有的規律,就是「形式」直接被忽略,但是這不可能來自經驗,這樣就不合理了,也因為這樣產生了休膜的懷疑論,舉例來說,當一棵樹倒下,因為自身沒聽到,就判定倒下其實並未發出聲音,這就是感官認知與現實的落差。
康德曾經說過:「沒有感性,將不會有任何對象被給予我們,而沒有知性,則將不會有任何對象被加以思考。沒有內容的思想是空洞的,沒有概念的直觀則是盲目的。」因此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這兩者其實缺一不可,畢竟它們本身的意義就是相異,並不能互相取代,必須相互結合才能夠產生出知識。
面對休謨「理性如何不可能」論點,科學的基礎岌岌可危,因此為了捍衛科學康德便挺身而出。康德的策略並不是正面回應休謨的問題,因為他也明白一旦懷疑論被貫徹到底,我們是如何也無法辯駁的,所以康德選擇的策略是去回答「先天綜合判斷如何可能?」並將回歸因果律,以可能為前提。
舉例而言:數學如何可能?先驗感性論;自然如何可能?先驗邏輯論;形而上學如何不可能?先驗分析論;未來的形而上學如何可能?先驗辯證論。先驗感性論的感性直觀形式(時間、空間),認為一切的知識從經驗開始,但不全都源自於經驗。而以先天綜合判斷對休謨發出批判,把人想像成為電腦,外部世界的資訊就像輸入資料,代碼可能是錯的,但還是照常運行,物自身不可知,真理不可知,只能從經驗表象得到知識,主觀是由先驗的結構去把握。以命題出發做出判斷:「這朵花是美的」人的先驗的認知結構具有普遍性的設定,先天賦予人審美觀。
康德提出了哲學的一個基本概念,為理性劃界的「物自身」,又譯為「物自體」或「自在之物」,物自身是現象的基礎,人們承認可以認識到現象,一定要承認作為一種現象的基礎的物體自體的存在。康德認為只能認識世界的表象,而物自身則不可得知,或是獲得的條件非常嚴苛。
五、對科學的批判:從黑格爾的角度
乍看之下,科學從康德手上被哲學拯救了,但在哲學之內,黑格爾又發出了批判,特別在這種批判中,我們其實也能看到如何從哲學的角度思考科學的危險性。
黑格爾的批判是如何成立的?首先康德的底層邏輯是:理性是有限的,因為物自身不可知,所以理性能夠達到的邊界就在我們自身。「我們看到的,僅是我們看到的;我們能知道的,也僅是我們能知道的。」上述的觀點看似有些主觀唯心主義,但康德說不對,我是一位先驗唯心主義者。先驗在哪裡?感性直觀形式、知性十二範疇、圖式、統覺。這些都是人的先天能力。因此雖然是主觀的,主觀之中卻包含了客觀。
但德國古典哲學不滿意這種結論。對黑格爾來說,理性是無限的。在這裡,黑格爾把理性塑造成了理性之神,也就是所謂的絕對精神。對黑格爾而言,歷史是絕對精神的外化,人類終究有天會透過歷史進程達到絕對精神、達到理性,現在只是尚未達到。為什麼我們可以達到?因為真理早在一開始就已經以一種整體的形式對我們給出了,所以:不是問「我們為什麼可以達到」,我們早就能達到;不是為什麼的問題,因為它就是一個事實,而是要問「我們怎麼達到」。在這裡,絕對精神是一種結果,它指的有很多方面,大致是觀念、理性、上帝等,歷史則作為絕對精神展開自身的一種手段,在開端早就是一個整體了。
當然必然的追問是:什麼叫做一開始以整體的方式給出?什麼意思?用最易懂的科普形式讓人明白的話,我們可以舉幾個例子體會什麼叫「整體」?一開始以整體的形式給出的意思究竟是什麼?
我們先思考一個問題:「什麼叫活著?」答案很簡單:還沒死就叫活著。可是,如果筆者再給出這樣一種翻轉:人從一出生就已經死亡了,只是還沒死透而已,大家是否同意?如果可以同意,那麼真理是整全的意思其實便是如此。人從一開始就已經死了,活著是死亡的過程,同理:真理從一開始就是整全了,只是我們尚未達到而已,歷史是達到絕對精神的一種過程。
任何事情都反映著「真理是整全」這件事,可是我們不能在一開始就擺出來。例如:蘇格拉底是蘇格拉底,這句話得不出任何道理,因此定義和分析哲學的出現還是適時甚至是必要的。我們必須去拆分它、用分析思維去介入作為整體的真理,勇敢地描述出來:「蘇格拉底是男的、蘇格拉底有黑頭髮」,最後,經過一段過程,「蘇格拉底是蘇格拉底」這句話才有威力和意義。再舉個具體實例:游泳。我們在學游泳時,一定是一步步學的,先學手再學腳,用拆分的方式學習(還原論),可是在實踐的當下,它一定是一個整體(整體論),但一開始擺出這個整體,人類也不會懂,一步步地拆分幾乎是種必然,偏於一方都不好。我們不能在一開始擺出來。
這裡又帶到下一個概念:「開端而非實現」。這也是一種整全觀。實現完是一個整體的過程,開端只是一個點,一種結果。「開端而非實現」可以應用在很多議題上,例如定義。通常人們問定義時,其實只是為了澄清一個自己不懂的概念而已,但是當我們真的定義時,其實還是不會懂。譬如一秒的定義:「銫133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階間躍遷對應幅射的9192631770個週期的持續時間。」可不可以定義?可以,但只是開端,而不能作為實現。定義和邏輯支配著現實的經驗世界,但不只有經驗世界而已,價值、美、意義,這些宗教、文學、哲學、藝術和美學支配的領域,也是重要的。科學主義正是妄想用邏輯來侵入美學的領域。
這也就是為什麼,黑格爾不像康德如此消極地看待矛盾(Contradiction)。康德的思維依然還是有停留在亞里士多德的形式邏輯的那種影子。遇到矛盾而停止,這是以形式邏輯為基礎的科學的思考方式。所以面對二律背反,康德直接就下一個結論叫:物自身不可知。可是黑格爾認為,為什麼我們要把矛盾(或二律背反)當成是不好/錯的東西看待?因為:那不就是事實本身嗎?
為什麼一開始人類會以為理性是有限的?因為人類必須透過對立來把握自身。舉個例子,「原住民」是從哪裡來的?所謂「原住民」的誕生,是在非原住民的外來人開始出現之後,才會界定的。我必須透過把「他們」界定為原住民來界定漢人,但其實本來就是一個整體,不分人種。如果不再用漢人的視角看待原住民,就會發現原住民的富足就在我們眼前。
所謂「女性」的誕生,是男人必須透過界定她們來確立我自己,但其實本來就是不分的。我們說女性是根據生理器官不同而區分的,那麼為什麼不是根據頭髮?根據膚色?最後一個例子:正常是從哪裡來的?如果我們要說我們正常,誰給我們的正常?我們說我們是正常人,其實一開始是一個整體、一片虛無,也就是說沒有什麼正常,正常和異常是同一的,我們在說這個正常的同時,其實是因為我們先設定了一個東西是不正常的,才能理解什麼是正常。
真理本來是整體的,分析的結果只是更加地破碎化,例如:美是一種整體,我們非得要給美下個定義、把美分類,只會離美愈來愈遠。所以主體跟實體一定是處在依賴關係、辯證關係當中。看一件事情不能只看它正面,正面背後必定有個反面。馬克思就是繼承這種思想,去分析資本主義和經濟現象。同樣面對一件經濟現象,亞當斯密的分析方式是一種還原論、拆解的分析方式,而馬克思則是辯證地看事情。對黑格爾而言,真理不能像科學所做的一樣被規定為命題與事實的符合,而是應該被規定為整全的和絕對的整體。
最後一個話題是辯證法。對辯證法最直觀的理解是「正反合」,但黑格爾本人沒有這麼說過。這種說法很容易讓人誤會正反合完後,最後會跑出一個新的東西,其實不是這樣,正反本身就是一種合。辯證法並不難理解,事實上我們日用辯證法而不自知:
「危機即轉機。」
危機與轉機被辯證地統一起來。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危險跟安全,被辯證地統一起來。
鄭興《過於喧囂的孤獨》 「過於喧囂的孤獨,過於平靜的追逐,享受這甜蜜的痛苦。」
熱鬧與孤獨,被辯證地統一起來。
艾利·魏瑟爾: 「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漠不關心。」
愛跟恨,被辯證地統一起來。恨你,正是太過於愛你。
G. W. F.黑格爾《精神現象學》 「照我看來 — — 我的這種看法的正確性只能由體系的陳述本身來予以證明 — — 一切問題的關鍵在於:不僅把真實的東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為實體,而且同樣理解表述為主體。」
實體跟主體,被辯證地統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