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從利維坦的神話出發,淺談西方國家中的權力概念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利維坦(Leviathan)最初是希伯來神話中的一隻怪物,靈感可能來自鱷魚,形象可能與「纏繞」有關,在基督教文化中成為惡魔的代名詞,到了人文主義者霍布斯(Hobbes,1588 -- 1679)的筆下用來比喻國家。
霍布斯的<利維坦> 一書封面
霍布斯曾經擔任詹姆士一世的大法官,對於當時流行的君權神授說有第一手的參與與觀察,同時也開始思考君權、人權、和國家之間的關係,最後在<利維坦>一書中提出了君權是人權的集合體的觀念。
下面這部影片介紹霍布斯的思想。
在霍布斯看來,君權和人權基本上是互相衝突的,如果放任兩者之間衝突,世界就會回到原始的狀態,也就是「戰爭」。人與人間會為了各種理由而爭執,因此人類有責任將所有的權力和力量都交給一個人或議會來行使權力,這就是「主權」(Sovereignty)的概念。
霍布斯不是不了解在這種「權力有高下之別」的狀態下生存有多不愉快,但他認爲君主的個人利益經常與公眾利益一致,因此他認爲「君主不會自己和自己過不去」。
可想而知的是,霍布斯的觀點不會受與君王權力衝突的人民所青睞,更由於揚棄「君權神授」的概念來闡釋主權,因此也不受議會的保皇黨歡迎,所以最後只能隱居而終。
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霍布斯的<利維坦>一書,啟發了盧梭和孟德斯鳩的「社會契約論」,也預見了臣民與國民在遇到自己的生存權受到侵犯時,可以行使「抵抗權」的「近代國民國家」的誕生。
那麼,人民在何種情況下應該行使「抵抗權」呢?
傑佛遜的美國獨立宣言和拉法葉的法國人權宣言都提及了「人權」的概念,也提供了人們凝聚「抵抗權」的思想基礎。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66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紅柿質子的曬書天地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52會員
425內容數
曬書天,好奇地。 文圖連播,播出新識界。 紅柿子在這方小天地不只曬書,也曬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的經典書目是: 鐘阿城的棋王、樹王、孩子王。西元 1987年的阿城知道自己的書在台灣印了十五版,但應當無法預知其後三十年的兩岸發展,可是我們應當知道。
自從擁有兩顆大眼睛的靈長類在地球生命史上登場後,「看見自己」似乎就逐漸成為所有靈長類和其後系子孫中的一個基本願望。不過,人們到底經那些努力才可以看見自己?看見自己是鏡子成為文化史中重要角色的關鍵嗎?本文跨越中西,探索鏡子在中西文化的發展,以及藝文作品中所反射出的歷史變遷。
     柏拉圖的洞穴是西方哲學中影響最深遠的譬喻,柏拉圖所創立的學院更是西方人文教育的重要原型。但是,十四世紀的威尼斯發明鏡子後,促成個人意識更加抬頭之外,也造就了行會和工坊的興起。西方人文教育開始有了不同的面貌。       
活字印刷術帶動了「自己的聖經自己讀」的風潮,也讓歐陸的人們開始質疑天主教會發行的「贖罪券」。但是,英格蘭的亨利八世巧妙地在天主教會和馬丁路德的新教倫理找到了第三條路,只是擔任大法官的摩爾並不同意。摩爾的烏托邦雖是空想,但也大大影響了歐洲後來的思潮。
百科全書派被視為法國啟蒙性的代表,但是法國政局的演變卻出乎百科全書派的預料之外。到底,什麼是理想的政治體制? 什麼樣的體制才符合人與人間的「仁慈」原則,仍待當代哲人思考。
浮士德 (Faust)是歌德(Goethe)的代表作,由一系列敘事詩、抒情詩、戲劇與歌劇主人翁組成,是歌德傾注畢生心力所寫成。但跳脫中世紀基督宗教的眼光,浮士德的主題也許不是與魔鬼交換的故事,而是人類面對自然的難題。
我的經典書目是: 鐘阿城的棋王、樹王、孩子王。西元 1987年的阿城知道自己的書在台灣印了十五版,但應當無法預知其後三十年的兩岸發展,可是我們應當知道。
自從擁有兩顆大眼睛的靈長類在地球生命史上登場後,「看見自己」似乎就逐漸成為所有靈長類和其後系子孫中的一個基本願望。不過,人們到底經那些努力才可以看見自己?看見自己是鏡子成為文化史中重要角色的關鍵嗎?本文跨越中西,探索鏡子在中西文化的發展,以及藝文作品中所反射出的歷史變遷。
     柏拉圖的洞穴是西方哲學中影響最深遠的譬喻,柏拉圖所創立的學院更是西方人文教育的重要原型。但是,十四世紀的威尼斯發明鏡子後,促成個人意識更加抬頭之外,也造就了行會和工坊的興起。西方人文教育開始有了不同的面貌。       
活字印刷術帶動了「自己的聖經自己讀」的風潮,也讓歐陸的人們開始質疑天主教會發行的「贖罪券」。但是,英格蘭的亨利八世巧妙地在天主教會和馬丁路德的新教倫理找到了第三條路,只是擔任大法官的摩爾並不同意。摩爾的烏托邦雖是空想,但也大大影響了歐洲後來的思潮。
百科全書派被視為法國啟蒙性的代表,但是法國政局的演變卻出乎百科全書派的預料之外。到底,什麼是理想的政治體制? 什麼樣的體制才符合人與人間的「仁慈」原則,仍待當代哲人思考。
浮士德 (Faust)是歌德(Goethe)的代表作,由一系列敘事詩、抒情詩、戲劇與歌劇主人翁組成,是歌德傾注畢生心力所寫成。但跳脫中世紀基督宗教的眼光,浮士德的主題也許不是與魔鬼交換的故事,而是人類面對自然的難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英國率先以指紋建立個人辨識系統,對人民採取「科學」的管理方式,美國與法國則透過照相建立大量的個人資料檔案進行管理。柯南道爾筆下的冷靜思考科學辦案的福爾摩斯,呈現出維多利亞時代大英帝國秩序維護者的臉孔。與福爾摩斯相反,在法國警方積極蒐集個人資料建立檔案的情況下,劫富濟貧不斷變身的亞森羅蘋就此產生。
Thumbnail
  關於自然狀態與戰爭狀態,洛克給出了一套和霍布斯截然不同的說法。他認為自然狀態是一種每個人平等的狀態,也認為在這個狀態中沒有人享有比其他人更多的權力。但有別於霍布斯認為這種狀態下人將無可比免地彼此戰爭,洛克強調了這種狀態裡,人的自由與理性能力。
Thumbnail
  同時,霍布斯也指出,他並非要控訴人性,也沒有誇大這種人與人的爭鬥與不信任。但即便在和平時期,他也希望讀者思考這些問題:為什麼一個人外出旅行時會帶上武器與旅伴、為什麼返回家中要栓上門閂、甚至在家中,也會將擺放貴重物品的箱子上鎖。明明已經知道存在有法律和公權力,他為什麼會做這些行為?
Thumbnail
政治就是資源分配的權力,所以政治的邏輯,終究是資源分配的邏輯。
Thumbnail
撒母耳記中展示了由於權力所帶來的腐蝕,使得政治領袖們失去原本的理想和抱負,而被迫為了維護權力而採取不道德的行為。這種問題不僅出現在政治領袖間,也在教會和其他組織中有所體現。因此,撒母耳記提醒我們需要對擁有權力的人保持警惕,並持續關注他們的行為。
  正義被認為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以漢摩拉比法典為代表,在許多人的心目中,正義就是懲罰與報復。犯罪者在他們犯罪時揮霍了不屬於他們的權利,如今他必須付出代價。但對於生長於貧困社區的這名非裔二年級學生而言,他心目中最值得追求的那種正義是:讓無罪的人得以被釋放、讓那些弒血的名眾在肅穆的真相面前安靜下來。
Thumbnail
法國是17世紀及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的中心,湧現了一大批啟蒙思想家,他們相信理性和知識可以解決人類存在的問題和推動人類進步。 但早在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代,法國就產生了一位傑出的啟蒙思想家拉波埃西。他的著述《自願奴役論》中的思想深刻影響了與他同時代的法國思想家蒙田和法國啟蒙時代的思想大家。
Thumbnail
『自由的界限,應當是他人的自由開始之處。』~ 約翰·斯圖亞特·米爾 米爾是在其的名著《自由論》(On Liberty, 1859)一書中詳細闡述了“害人原則(Harm Principle)”。其核心思想是,個人的自由只有在其行為對他人造成實質性害處時才可受到社會的限制。
Thumbnail
政治哲學問的問題不是說明最初社會關係如何起源,而是試圖說明何謂政治權力的基礎。當我們攤開從古希臘的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到文藝復興的馬基維利、近代的霍布斯、洛克、盧梭、康德等西洋政治思想史,其理論想像、假設了政治社群發展的過程。但如同找尋文化如何起源,推論政治社群發展過程的理論也必定是片面、邏
Thumbnail
被譽為是21世紀版的《動物農莊》,以超現實手法,諷刺、警示現代多數國家體制中,蘊藏的風險與威脅。但比起喬治・歐威爾的作品,這本由小說家喬治‧桑德斯在2005年所著的《統治者菲爾的瘋狂崛起》顯得更加科幻、獵奇,簡潔的文字與篇幅,卻隱隱預言了近代在社群媒體與媒體助長下,更加暗潮洶湧的國際局勢。
Thumbnail
英國率先以指紋建立個人辨識系統,對人民採取「科學」的管理方式,美國與法國則透過照相建立大量的個人資料檔案進行管理。柯南道爾筆下的冷靜思考科學辦案的福爾摩斯,呈現出維多利亞時代大英帝國秩序維護者的臉孔。與福爾摩斯相反,在法國警方積極蒐集個人資料建立檔案的情況下,劫富濟貧不斷變身的亞森羅蘋就此產生。
Thumbnail
  關於自然狀態與戰爭狀態,洛克給出了一套和霍布斯截然不同的說法。他認為自然狀態是一種每個人平等的狀態,也認為在這個狀態中沒有人享有比其他人更多的權力。但有別於霍布斯認為這種狀態下人將無可比免地彼此戰爭,洛克強調了這種狀態裡,人的自由與理性能力。
Thumbnail
  同時,霍布斯也指出,他並非要控訴人性,也沒有誇大這種人與人的爭鬥與不信任。但即便在和平時期,他也希望讀者思考這些問題:為什麼一個人外出旅行時會帶上武器與旅伴、為什麼返回家中要栓上門閂、甚至在家中,也會將擺放貴重物品的箱子上鎖。明明已經知道存在有法律和公權力,他為什麼會做這些行為?
Thumbnail
政治就是資源分配的權力,所以政治的邏輯,終究是資源分配的邏輯。
Thumbnail
撒母耳記中展示了由於權力所帶來的腐蝕,使得政治領袖們失去原本的理想和抱負,而被迫為了維護權力而採取不道德的行為。這種問題不僅出現在政治領袖間,也在教會和其他組織中有所體現。因此,撒母耳記提醒我們需要對擁有權力的人保持警惕,並持續關注他們的行為。
  正義被認為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以漢摩拉比法典為代表,在許多人的心目中,正義就是懲罰與報復。犯罪者在他們犯罪時揮霍了不屬於他們的權利,如今他必須付出代價。但對於生長於貧困社區的這名非裔二年級學生而言,他心目中最值得追求的那種正義是:讓無罪的人得以被釋放、讓那些弒血的名眾在肅穆的真相面前安靜下來。
Thumbnail
法國是17世紀及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的中心,湧現了一大批啟蒙思想家,他們相信理性和知識可以解決人類存在的問題和推動人類進步。 但早在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代,法國就產生了一位傑出的啟蒙思想家拉波埃西。他的著述《自願奴役論》中的思想深刻影響了與他同時代的法國思想家蒙田和法國啟蒙時代的思想大家。
Thumbnail
『自由的界限,應當是他人的自由開始之處。』~ 約翰·斯圖亞特·米爾 米爾是在其的名著《自由論》(On Liberty, 1859)一書中詳細闡述了“害人原則(Harm Principle)”。其核心思想是,個人的自由只有在其行為對他人造成實質性害處時才可受到社會的限制。
Thumbnail
政治哲學問的問題不是說明最初社會關係如何起源,而是試圖說明何謂政治權力的基礎。當我們攤開從古希臘的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到文藝復興的馬基維利、近代的霍布斯、洛克、盧梭、康德等西洋政治思想史,其理論想像、假設了政治社群發展的過程。但如同找尋文化如何起源,推論政治社群發展過程的理論也必定是片面、邏
Thumbnail
被譽為是21世紀版的《動物農莊》,以超現實手法,諷刺、警示現代多數國家體制中,蘊藏的風險與威脅。但比起喬治・歐威爾的作品,這本由小說家喬治‧桑德斯在2005年所著的《統治者菲爾的瘋狂崛起》顯得更加科幻、獵奇,簡潔的文字與篇幅,卻隱隱預言了近代在社群媒體與媒體助長下,更加暗潮洶湧的國際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