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漿飯示意圖,Photo Credit to Ke Vin on Unsplash
在新加坡待三年半,椰漿飯屬我東南亞異鄉家常美食第一名(到底說過幾次第一名) ,它是馬來西亞不成文的國家代表料理,星國的日常生活銅板美食,重要程度可比我們台灣滷肉飯,甚至可以說比滷肉飯還牛逼,因為知名漢堡連鎖店麥X勞還為它出了椰漿飯口味漢堡,向來裝酷不排隊的我,很不想承認的掩面說,當時我的確也屈服了,魅力之強大,不是人人擋得住。
椰漿飯與椰子歷史 東南亞物種豐富,是地理、氣候和文化貿易集成的結果,南島民族遷徙(
出台灣假說 ),亞洲大陸人種向東南亞海上移動(由台灣開始,一路往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紐西蘭、夏威夷、甚至南美洲),在列的馬來西亞於2世紀時被印度化國家統治(Raja Ganjil Sarjuna創立的剛迦王國),信奉印度教與佛教,在12世紀時,改朝換代成了穆斯林教為主的吉打蘇丹王國,16世紀初大航海時代葡萄牙人登陸與統治麻六甲,後來荷蘭、英國也都來參一角,使的馬來西亞可見特有東西混合的豐富文化,建築風味獨特,烹飪方式融合創新,使用的食材也豐富多元。
而椰漿飯,馬來文Nasi Lemak,就是油(Lemak)飯(Nasi),以椰漿為基底的油飯,首次被文字記載是在1909年時,由一名英國的東方文化學者:Sir Richard Olaf Winstedt 爵士記載於他的”The Circumstances of Malay Life(馬來人的生活)”一書當中,只是被記載而非起始,目前沒有找到更多文獻紀錄何時開始把椰漿和飯和在一起,但是如果我們從椰子的遷徙,或許能偷窺一些答案。
椰子的生產發源地在印度與東南亞,因為生長環境關係,不少學者激辯過椰子遷徙到全世界的方式到底是海上漂浮還是人為方式,當然最後學者們和平共處,結論兩種方式都有可能。人為遷徙的記載中,2000年前便有阿拉伯文指稱椰子為zhawzhat al-hind,是”印度人的核果”的意思,後來再透過阿拉伯人向歐洲擴張,到15世紀時,葡萄牙看了阿拉伯商人的椰子殼,覺得很像是頭殼( cocuruto),便稱之為coco-nut: cocuruto+nut,後來16世紀大航海時代時也成為攜帶飲用水的方式之一,跟著到了馬來西亞,因此不難想像中間文化與語言的斷層,讓部分食材歷史追尋難度上升,但椰漿與飯的料理方式在泰國,印尼也很常見,米飯也是千年主食之一,所以我暗自推測這道料理應該比想像還要悠久。
BIBLIOTECA ESTENSE / BRIDGEMAN IMAGES (來源:網路 )
椰漿飯哪裡吃、怎麼吃 我問當地新加坡人與計程車司機大哥,聽過幾次實在的回答「最好吃的在我家巴煞(美食廣場)」,吃的是小時候的味道,家鄉的味道,配的是各式各樣的炸物、烤魚、sambal辣椒醬、小魚乾、蛋(水煮或煎蛋都行)、和兩片小黃瓜,可以當三餐,可以當墊酒、解酒料理,隨時享用,也能自己在家動手做,外帶時也常可以看到用芭蕉葉包裝,東南亞風情味極為濃厚。
最後,因為我真的太愛這項料理了,所以我也動手做過一次,裡面的食材是就近(超市)取材,大家可以用不同品牌代替,魚也可以換成肉。
椰漿飯本身食材:
一杯米(洗過)+一杯椰漿(椰奶)+少許鹽混合好後,上方擺放打結的斑斕葉(上方圖片綠色葉子)+切短的香茅葉,進飯鍋蒸 蒸熟後把斑斕葉和香茅葉取出,飯稍微攪拌後備用
配料:
我是煎魚(抹薑黃粉+鹽巴),兩面煎熟備用,大家可以自行替換,買炸雞是不錯的選擇 水煮蛋一顆,剝殼對切 (也可做煎蛋) 把sambal辣椒醬、小魚乾、花生和所有你想要的配料,連飯一同擺盤,就可以上桌囉!
椰漿飯有滿滿的椰香與香草風味,剛出籠時香氣四溢,讓人口水猛吞,而作法是不是也很簡單呢?這也是星馬家庭必備料理之一,歡迎大家一起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