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想分享的內容有點多,我會依照書本的五個章節來分享。
在書的開頭提到阿德勒的基本主張大致上有三項,分別是(1)人是可以改變的、(2)世界無比單純、(3)誰都能獲得幸福。並且指出關鍵點:我(個體)把世界變複雜了。簡單來說,沒有任何一個人是住在客觀的世界裡,我們都住在各自賦予其意義的主觀世界,所以問題從來不在於世界長什麼樣子,而在於我是什麼樣子。
第一章 否定心理創傷
一開始書籍提到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主張心理創傷會影響我們的現在,甚至是未來,屬於宿命論。而阿德勒提出人是可以改變的,基於現在的目的──目的論。
因此阿德勒認為心理創傷並不存在,不經由經驗決定自我,而是由我們「現在的目的」來賦予經驗的意義。
目的是我們真正要達成的,但很多人不會意識到自己的真正「目的」(這裡書中沒有特別去提到,我個人解讀傾向於我們多用習慣或者是保有現況來自我保護,這種自我保護是不想去付出更多的代價),因此會有下述的狀況:
1. 人常常決定不要改變:
(1) 從目的論來看,不要改變是我們的選擇,我們選擇了自己的生活型態。但如果生活型態不是天生的,而是自己選的,應該就有重新選擇的可能性。
(2) 大家儘管有種種不滿,但保持現在的我還是比較輕鬆又安心的。由個體成本來討論的話,不改變是現階段成本最低的狀態,一旦轉變就包含著生活的變動與心理的變動。更深一點來說,是因為缺乏變得幸福的勇氣。
2. 不幸是自己選的:透過「正當理由」,來讓自己過得不幸,例如書中提到無人自願為惡,每個犯罪的人都有犯罪的內在正當理由,所謂正當理由指的是為了自己的「善」,這裡的「善」指的是「有用的」,而「惡」是「無用的」,這是希臘語的用法,跟我們「道德上的善惡」是不一樣的,所以當我們生活在不幸時,其實是我們為了合理我們目的的正當理由。
3. 憤怒是可以收放自如的工具:人會捏造憤怒的情緒,常見的受憤怒的情緒驅使而大聲吼叫,但其實是為了大聲吼叫而憤怒。書中用母親來作例子,母親生氣時對小孩大聲吼叫,但卻在接起電話時將憤怒的情緒先放到一旁,但講完電話面對小孩時,又能夠繼續憤怒大叫。(或許能擴大解釋我們人類更多情緒的反應。)
你的人生決定於當下:要改變就要有捨棄現有生活型態的決心。活在「如果怎樣怎樣就可以怎樣怎樣的」想像中就不可能改變,我們會一直拿這些當藉口。例如因為忙而沒有寫作參加文學獎項,卻總說如果自己不忙的話就能夠參加。所以阿德勒主張無論你之前的人生發生過什麼事,那對你將來要怎麼過日子一點影響也沒有。
*上面的整理有用我自己的話加以詮釋,所以部分跟書裡的用字或寫法不太一樣。
*看完第一章的部分對於[目的]會有更多的思考,包含我的現狀以及做事的一些選擇,而且個人認為《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可以說是白話版的佛法,但沒打算跟大家聊宗教。回到目的,大多時候我們不會去意識到目的的存在,但確實是有的,所以多注意自己的狀態會對自己更加了解,我自己也有點訝異自己的行為怎麼會這樣,但從目的思考的話,會發現真的如阿德勒所說的一樣,我一直都在往成就自己目的的行為走去(不論是正向目的或負向目的)。
*嘗試製作成Podcast,但真的很難,錄了兩三個小時錄不好,成功後再放在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