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智慧型手機興起,社會進入「低頭」世代,科技與生活密不可分的程度,離過去「做完功課才能玩電腦」的世代已遠,甚至大學課堂中也融入手機、平板或筆電的互動運用,
麥肯錫公司甚至在 2012 年就出具調查報告,指出 ”mEducation”(融合手機運用的教學)的需求與普及性將大幅成長,預測在 2020 年達到全球 700 億美元的市場。
鏡頭轉回臺灣,手機不只在家滑,也滑進大學課堂。研究能量豐沛的臺大校園,究竟教師們如何兼顧研究與教學?甚至在課堂上導入科技,提升學生學習動機與授課品質?
你也是唱獨角戲的大學教授嗎?原來學生不愛問問題是因為…
「同學有問題嗎?」這句話幾乎成為下課前暗號,絕對沒人發問,這樣的學習不僅缺乏思辨,老師也無法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
根據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及清華大學教授組成的
研究團隊發現,多數大學生認為靜態照本宣科的講課對學習幫助較小,而結合問答的互動教學幫助較大,不過學生實際的課堂表現卻是沉默不語,原來是「愛面子」作祟。也就是說,臺灣學生因害怕問「笨問題」丟臉,不願在課堂間發言。該研究也指出,分組討論能提高學生的回答意願。
但「分組」並不完全解決互動率極低的教學現場,而臺大老師們最近流行運用課堂教學互動工具(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IRS),再也不擔心上課太「冷」。
臺大數位學習中心課堂引進互動工具 推動數位教學知能培訓工作坊
分組討論能夠增進學生思辨能力與活絡課堂氣氛,但光是點名、加簽和分組佔掉許多授課時間,臺大數位學習中心成立以來,關注數位知能運用,致力運用科技提升教師授課品質與效率,近年引進課堂教學互動工具 Zuvio,不僅課堂分組一鍵完成,老師還能即時出題,並設定是否「匿名」回答,同學只要透過手機就能答題、進而愛上課堂回饋或主動提問。
然而,科技能恰到好處地輔助課堂互動,但「導入」是一個問題。以臺灣大學為例,為維持豐沛研究能量,老師們授課、備課之外投入學術研究大量時間,即便想增進授課氣氛,難免力不從心。
由臺大數位學習中心辦理的數位教學知能培訓工作坊,每學期不定期舉辦,課程包括製課輔助軟體教學、課堂互動工具與技巧、混成教學的數位課堂運用實例、教材智慧財產權工作坊等。
關於課堂互動工具的工作坊內容,單次約 2 小時,由業界講師手把手教學,有效率地一次學會課堂互動科技,不僅是老師,工作坊亦開放教學助理參與。實務上,教學助理扮演大班討論課中的重要角色,傳統課堂上的教學助理忙於協助課堂庶務,但教學助理實為討論課中重要的橋梁,他們協助教師掌握學生學習狀況,也能引導學生更深層思辨,若運用適當工具,有助於解放教學助理人力,使其真正運用於教學上。
此外,不諱言地,許多人擔心年長的大學教授面對科技課堂互動工具會有「陣痛期」,但根據實際出席統計紀錄,不僅有中生代的助理教授、副教授主動報名,也有部分資深的教授也參與,至於互動工具的課堂應用,也可由教學助理協助操作,因此和教學助理一起參與的老師也不少。
有溫度的科技:課堂互動工具增溫師生情誼
科技濫觴下的高教現場,「學習」不再是單向度的,連點名都能請 AI 幫忙,無論是線上學習或甚至是運用 AR、VR 的智慧型教室(smarter classroom),一味地追求最新科技並非教育本意,科技可以輔助教學,卻永遠無法取代教師的角色。
臺大承辦數位教學知能工作坊的楊小姐表示,根據參與老師們的回饋,互動教學工具活絡課堂氣氛,還能即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馬上知道學生有沒有聽懂,除此之外無形中更拉近師生距離。
大學一門課每周授課時數為 2 至 4 小時,將鏡頭放遠,大學課堂內的師生互動近乎「一期一會」,學生如何在這學期的每周 2 小時充分吸收老師多年的學識累積?或問一個「好問題」?對老師而言,一堂超過 50 位學生的課,如何適切關照到每個人?師生間真誠的互動是個解方,畢竟,學生真心喜歡上課是自主學習的基礎,而「師生情誼」內蘊涵的真實人際互動,填補知識與科技難以深入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