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多數的大廠球桿尤其是木桿類,多會設定高彈道。因為這樣對多數球友來說都是好打、易打!用起來比較立竿見影,二話不說掏錢買桿。但打一段時間後就會覺得打得越來越高,距離越來越短。就會想用彈道比較低一點的桿子,來改善或提升距離。使用本來就有消耗,所有產品都一樣!
另外,如果你很久沒有打球,身體條件已經沒有以前好的時候,再用以前的球桿不見得可以舞的虎虎生風。所以你也會希望找彈道比較高,易打性可以高一點,不需要花力氣去把球打高。所以這些事都牽涉到打出去的彈道高度問題。而且每個人的需求都不一樣。
當然使用者本身的擊球動作也會影響彈道。而我們討論會以球桿為主,去分享我的一些經驗和案例。會影響打出去的彈道高低,在於桿頭的角度和桿頭重心。另外桿身本身的launch/擊球起發角也是因素。不過就我個人的經驗,其實也是桿身廠不對外說的一個核心關鍵:”桿身重量“。
所以要讓你的彈道在你要的高度,其實有很多變數。你看上面的因素就這麼多了,如果其中一個因素不對,也會影響到最後的擊球高度結果。當然如果你是找工坊訂製球桿,這個就是考驗技師的硬實力!所以你不要認為彈道要高,就可以輕鬆拿到高彈道的桿子。要低就有低的桿子。沒有那麼簡單。
當然你可以靠你的揮桿動作和打法去得到不同彈道高度的結果,但這會有一些副作用,也就是倒旋和側旋量。對於最後的距離和滾動就有影響。而這不是單純靠桿子和固定動作得到的好和穩定。所以我常會和朋友或客人說,如果口袋夠深,就不同彈道高度的桿子,都各有一支才是最好。
因為動作固定,利用球桿來得到不同的高度結果才是最穩定,也可以讓動作失誤發生的機會壓到最小。別認為這樣做法很好笑,這才是最實際。因為你有多少時間可以去練動作和練身體?現代人時間有限,能用錢解決的才是容易簡單。
再說到桿身的重量這塊,其實目前各大桿身廠的產品設計,都會把50g的桿身設定的彈道高度比較高(比60g要高)。就算這款桿身的彈道是性能導向的中低彈道。我從過去用很多性能導向桿身,也用60g和50g的同一款式,但不同重量。得到的結果就完全不同。
因為我也用同一款桿頭。現在有桿身套管可以裝不同桿身在同一個桿頭上去比較測試。而且多數球友對於桿身彈道都會有一個錯誤的印象和想法,就是我買性能桿身,不管50g,還是60g的都是一樣的彈道和性能。錯!大錯特錯。
因為桿身廠的設計想法是,50g的桿身給動作速度慢的球友來使用,對於他們這類球友來說,需要讓球比較容易飛到高空上,利用高度去得到比較好的距離效果。所以在設計60g和50g的桿身時,就算是同一款式,彈道的設定也不會一樣。所以有些桿身廠可以看到同一款的桿身,在50g和60g的彈道圖形是有不同。這是比較有良心的廠商會標示出來。
那是不是所有的50g桿身都是比較高的彈道?不是,也是有低彈道50g的桿身產品,但非常的少。因為桿身廠的邏輯是很簡單,如果你速度力量大,就要去用60g,不可以用50g的桿身。因為對桿身廠來說,你打斷的機會比60g的大。所以他們利用彈道差異來避免這個問題和結果。
所以,多數人都知道要選桿頭角度比較低一點,但對於桿身卻所知有限。所以往往桿頭角度也選低了,可是彈道還是高高掛。因為桿身你選不對,桿身重量還是用50g的話,彈道低不下來。同時50g的桿身通常得到的擊球倒旋量會比60g要高。
而且50g的桿身,對於有速度力量的人很容易打軟。桿身一過極限點,倒旋就變多,彈道就高了。要低彈道是要有口袋深度,不然就是神力加持,才打得動重的桿身和低角度桿頭。這不是一般人可以打的出來。還是要有實力,這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