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家, 是快速成長的開始。
如果可以, 每個人都應該有那麼一段獨立生活的經驗。
還記得大學那年, 考上了外縣市的學校, 離家生活的事實已經確定。詢問了從高中開始便開始住宿生活的好友, 有什麼注意事情。她只簡單說了一句:就想想一天從醒來到睡覺, 你會需要那些東西?
依照朋友所建議的方式, 便開始了各項必需品的準備。還記得新生第一個在宿舍過夜的晚上, 整晚精神都很好的睡不著。與其說想家, 不如說是被終於開始了的離家生活興奮感, 而導致的亢奮狀態才整夜未眠。
生活上的所需大概在一周內就會發現有哪些還需補足。期間家人晚上通電話, 無非就是關心新生活的適應狀況。然而畢業至今, 我仍未再與家人同住, 即便工作與原生家庭位處相同縣市。同事也不解為何要捨棄方便又省錢(跟家人同住)的選擇。
除了獨自生活的自由以外, 期間發現獨立生活還能建立起很多人格特質。那些過去我因與父母同住的所未被發掘的自我能力與思考模式, 都好像被觸發了一樣。
以下淺見, 獨立生活會幫助人格塑造的幾個面向:
不再有人在睡過頭的時候喚你起床。一切生活起居, 從整天作息的時間掌握到三餐吃什麼、何時該洗衣、房間窗戶關不關、關心天氣空汙等, 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得開始留心與規劃。控制得宜, 自然就會從容行事;若是日夜顛倒毫無章法, 那麼其苦頭自然也會回應你。必須了解到, 這是自己的人生, 自己的路, 自己的故事。
由自律延伸而來。當再也無人於旁督促時, 學會對自己的生活有掌控權、對每天該辦事項有個概念, 規劃何時完成、如何完成。若有生活上的難題, 又該如何自己解決? 遇到突發狀況, 又該如何運用生活中有的資源去排除?
所有好壞皆是自己選擇的後果。當開始對自己生活做決定時, 其決定的後果也該由自己承擔。再也無從抵賴, 推卸。從而在下次更聰明的做選擇, 從失敗中學習經驗。由觀察所見, 長期(或從未)離家自生活者, 較容易於面對壓力時放棄堅持、或因事情結果好壞而怨懟旁人、較少有自省的機會。
這兒有個簡單的例子 :
某次出門時小美詢問其父母是否需要攜帶錢包等個人物品, 因此次外出目的僅為至寺廟參拜, 因此告知小美應無其需求。不料返家途中小美想起自己隔天需要準備相關文具用品, 須至文具店添購。此時小美父親表示自己所需品由自己支付才對, 進而拒絕先行支付。小美認為是父母出門前告知無須攜帶錢包才導致此狀, 因此與父親發生一番爭執。最後由小美母親替其支付。
以上案中的幾個問題:
- 出門是否攜帶錢包的決定—為何此事還需要徵詢他人意見? 攜帶錢包也非難之事, 如此小的決定卻還需依賴他人。
- 計畫與掌握生活中所需完成事項的能力—隔天便必須使用文具卻未能及早準備。
- 承擔自己所做決定後的後果—事起於未帶錢包才致文具無法購買, 然而小美轉而責怪父母, 說於出門前說無須攜帶。
也許您會認為上述案例誇張而無發生可能, 然而, 此為我身邊朋友的真實案例。雖然是小事, 但從旁觀察此三人的反應與處理方式甚是有趣。
現代許多父母凡事為孩子操心、凡事關注與替其下決定而被稱為直升機父母。倘若就這麼一直持續下去, 孩子缺乏學習獨立的機會, 進而對自己產生不信任, 認為自己未能有足夠的能力去判斷、做決定。惡性循環下, 孩子凡事依靠, 父母親也將遭受不必要的困擾煩惱。
與原生家庭同住固然好處多多, 生活起居凡事有人照顧 (父母親總是會為孩子多做一點、想多照顧一些) , 處處有人施以援手。然而, 對自己處理各項事務的能力便缺乏了練習的機會。婚姻案例中時常可見因為丈夫不足的獨立性而導致的爭執。看似簡單的事件, 細看深討後, 也許就與人格特質建立的過程有關係。
現在回想起當初至外地讀書離家的心境, 心中也是有點小小的膽怯。可很快的當生活中出現了需要解決的問題時, 便會想起還在家中生活時父母親所嘮叨過的話語, 試圖從中找尋答案。很快的, 我發現了遠水救不了近火。唯有主動找尋身邊現有資源處理問題, 才能有解。
這些都是訓練我獨立、凡事不求人先求己的開始。也因為有這些過程, 使更能去聽取長輩以及他人經驗中的故事。
畢竟, 父母親的任務, 不是一輩子呵護看顧孩子平安, 而是教其面對問題的方法。